丁四清 謝建飛 肖美蓮 鐘竹青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 湖南長沙 410013)
創新臨床護理實習管理模式的探討①
丁四清 謝建飛 肖美蓮 鐘竹青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 湖南長沙 410013)
目的 探討適應老師和學生層次差異的教學管理辦法。方法 通過更新教學管理制度,完善教學評價制度,創新教學管理手段等辦法改進并創新護理臨床實習教學管理工作。結果 達到了教學相長的目的,患者對護生的服務滿意。結論 只有創新教學管理模式,解決帶教過程中教與學的矛盾,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學相長,保證護理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護理實習 教學 實習管理
教務管理是教學工作的主題內容,也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而當前臨床實習教學中存在著把臨床教學當作應急任務,未納入常態化管理范疇,忽視教學質量實時控制、教學資源與挖潛不足等問題,直接導致了實習教學與臨床工作的脫節,不僅浪費了護生在院實習的時間,而且也未能減輕科室新護士培訓的工作量和壓力[1]。在醫院領導的指導和關懷下,我院積極探索臨床教學規律,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創新舉措,從實際出發,取得一定成效。現報道如下。
教學常規管理工作的開展是“因院而異”的,我院在實踐中形成了一套具有本院特色的管理體系。
為了進一步做好層層監控,加強實習護生的管理,我院成立了專門負責護理教學管理的護理教研室,并建立“主管院長-護理教研室-科室教學組長”的縱向三級教學管理與“護士長-科室教學組長-科室分帶教老師”的橫向三級教學管理相交通的立體教學管理組織架構。另外,我院吸收院內外的護理專家、教學骨干成立了護理教學督導組,定期評議教學質量,確保教學目標層層落實,教學質量層層監控。
我院在護理帶教單元和帶教老師資格認定上嚴格把關,并將帶教老師所承擔的教學任務,作為職稱晉升的條件和依據,進一步規范了臨床實習教學管理。
護理帶教單元申報條件:(1)科室自愿承擔臨床帶教工作,能夠圓滿完成本年度的科室教學任務;(2)護士長及帶教老師支持并熱愛教學工作;(3)要求合乎帶教資格的老師(不包括護士長)在6人以上并遞交《帶教老師情況匯總表》,既往無教學事故發生,提出專科帶教特色與設想,然后遞交《臨床護理教學單元申報表》經護理教研室審核。
臨床帶教老師申報條件:(1)具有良好職業道德、較好的身體狀況、較強表達能力及交流溝通能力,熟悉和掌握實習大綱、實習計劃、護生量化指標及考評標準;(2)具有比較全面的業務素質,具有較強的帶教意識,能夠以身作則,并關心愛護實習同學;(3)自愿承擔臨床帶教工作,并遞交《帶教資格申請表》,以書面形式介紹個人資料、工作經歷、教學經歷、帶教優勢,經護理教研室審核;(4)學歷與工作經歷要求(表1)。
教學活動的根本目的是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呢?核心問題有兩個:(1)要抓教師教的積極性和科學性,(2)要抓學生學的積極性和科學性。如何抓好這兩點,在我院的工作實踐中有很多具體的做法和手段,其中建立科學的評價制度是重要手段之一。在近幾年的教學管理實踐中,我院在制訂和完善了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專科教學規范的基礎上,主要建立了《崗前培訓反饋調查問卷》、《教學老師理論課考核表》、《學生實習表現評議表》、《臨床護理帶教工作評議表》、《護理操作分級考核表》、《護理本科實習生導師工作評價表》、《優秀帶教科室考核評價方案》、《優秀帶教老師考核評價方案》等相關的教學評價制度,并把教師和學生的基本情況和教學考評情況建立一個完整的檔案,并通過教學檔案管理系統對全院帶教老師和實習護生實行分層次管理,以便掌握全院教師的實際狀況,為年度評優和職稱評審提供參考。

表1 臨床帶教老師學歷與工作經歷要求
教學常規指的是一個帶教老師應當完成的最基本的教學任務,包括:備課、上理論課、上操作課、組織學生小講課、護理教學查房、出科考試、實習鑒定評定、出科前總結反饋等。教學干事定期到各科室巡查,嚴格管理,將帶教計劃完成不好的科室和表現不突出的同學作為重點監管對象。
動態評價有2層含義:(1)跨越多個時間點觀察評估學生的進步與改變情形,了解學生動態認知歷程與認知能力變化的特點和潛能。(2)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之間產生大量的互動,強調評價與教學計劃,實施個體化的診斷評價與教學補救[2]。我院采用動態評價,不光注重結果做總體評價,還強化了中間過程監控,客觀、真實地把握臨床教學情況,不斷調整完善學生的學習,發現問題及時補救,根據評價調整教學,使教育與學習都能取得最大化效果。
我院在技術操作內容評價上運用《護理操作分級考核表》,先由學生如實填寫進行自我評價,然后由該生的帶教老師進行考核并簽名;學生自評分為:C(Competent完成)、MT(More Training繼續培訓)、ND(Not Done未做)3個等級,考核成績分為優、良、合格3個等級,考核表每月上交1次,每一階段的操作內容考核合格后才能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
調整教學評價由學生的單向評價改為師生互評,對學生的年度考核還結合了患者滿意度調查、教學活動的表現等;對老師的年度考核結合教學督導組測評、患者滿意度調查、年終學生無記名投票數、是否承擔醫院實習生培訓講座授課、是否組織院內教學大查房等,多維度評價教與學的水平和效果。
我院在回顧性總結往年實習生管理工作的基礎上,查閱相關資料,組織召開帶教老師和學生討論會,結合當前醫療形勢和護生特點制訂護理操作分級管理標準,將護生10個月的實習期分為3個階段,并將護生實習期間能進行的護理操作進行分級、分階段管理,編寫了《護生操作分級管理辦法(試行)》,實現護生的能級對應;為學生學習提供目標,為臨床帶教老師提供參考。通過對護生的護理操作實施分級管理,強化學生的基礎護理意識,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確保醫療安全。
臨床護理帶教老師更換頻率高,講解內容重復,限制了老師了解學生,也不利于帶教老師對學生的因材施教。為了切實抓好護理本科生教育,我院根據申請擔任本科生導師的老師所在科室的特點、承擔的本科教學任務及帶教優勢和設想,擇優錄用 “護理本科實習生導師”,并實施了導師津貼制。本科生導師條件:(1)具有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和本科以上學歷,在我院工作時間5年以上。(2)綜合素質高,身體健康,有較強的事業心與責任感,為人師表,嚴于律己。(3)熱愛教學工作,具有豐富的臨床教學經驗,承擔過本科教學任務;了解護理本科生的培養目標,熟悉培養過程和要求。(4)具備一定的科研意識和能力,有進行專業學習和科學研究的指導能力。(5)本人提出申請,填寫《本科生導師申請表》交護理教研室審核。通過實施護理本科生導師制,運用行動導向教學法[3],強化了護生的護理專業思想、培養了師生的科研能力、同時也促進了教師的成長,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3.3.1 護士長、教學骨干層通過 (1)擔任本科實習生導師;(2)參與護理學院本科生授課;(3)承擔全院護生業務學習和帶教老師培訓講座;(4)組織全院護理教學大查房;(5)送外出參觀學習等措施來進行培養。
3.3.2 低年資帶教老師層通過 (1)參加助教資格認定授課試講;(2)參加院內帶教老師培訓班;(3)擔任科內小講課;(4)參加操作技能大賽等途徑來培養。
3.3.3 教師培訓講座內容包括 教學方法、人文知識、專業價值、專科護理、護理科研等方面,全面打造學習型教學梯隊。
臨床帶教質量的高低,關鍵在于帶教教師的自身素質[4]。我院通過分層次培訓師資的管理辦法,將帶教隊伍實施分層次管理,進行多途徑培訓,充分調動臨床帶教老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全面提高教師素質,取得了良好成效。
這些管理工作開展以后,護生的理論考核成績、操作考核成績、基礎護理意識、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提高;增強了護理臨床帶教老師的帶教意識,全方位發展了帶教老師的綜合能力;患者對護生的服務反映良好。
人們常說,一個沒有創新的民族,終究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同樣,在教學上如果沒有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教學方法和管理手段落后,教育也不可能得到快速發展。教學管理手段創新化、現代化,是提高教學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和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手段。我院在總結和繼承傳統教學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創新了教學手段,重視細節管理,保證了護理教學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1]于冬梅,盧根娣,王蓓,等.護理臨床實習教學管理模式的改進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6):430~431.
[2]薛潔,韓榮,潘蓉.動態評價理論在臨床實習管理中的應用[J].新疆中醫藥,2008,26(5):54~55.
[3]林力敏.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高職婦產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3):28~59.
[4]邱桂華,李文珍,吳軍.新形式下帶教實習護生的難點與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02,17(10):764.
Innovates the Clinical Nursing Practice Management Pattern Discussion
DING Siqing XIE Jianfei XIAO Meilian ZHONG Zhuqing
Third Xiahgya Hospotal,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13,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in level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adapt to the teaching of management.Methods Of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by updating,innovative.teaching methods to improve management of clinical nursing practice teaching.Results Achieve the purpose of both teaching and learning,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the services of nursing students.Conclusion The only innovative teaching management,teaching for the process to re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ursing education.
Nursing practice;Teaching;Practice management
R-4
A
1674-0742(2010)12(b)-0127-02
①通訊作者:謝建飛:E-mail:xiejianfei007@163.com。
201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