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1月24日文章,原題:美國對日外交正輸給中國 去年10月,美防長蓋茨拜訪日本新任領導人時,曾公開向日方施壓欲使其同意一項軍事基地協定,日本媒體因而指責他仗勢欺人。此事過去才兩個月,日本一高層代表團出訪,受到日本昔日對手中國的熱忱歡迎。那次訪問與蓋茨訪日判若云泥。
那次訪問由頗有影響力的小澤一郎組織,而這只是日中關系升溫的種種顯著跡象之一。這也表明,美國作為日本的親密盟友,在與北京的外交拉鋸戰中初現敗績。
分析家說,日本首相鳩山比前任更愿意接觸北京和亞洲其他國家,這反映了在當前美國衰退征兆確鑿無疑之際,日本對其地區定位的廣泛反思。同時也說明日本日益認定,其經濟前景越來越離不開中國,后者已超過美國成為日本最大貿易伙伴。
東京慶應義塾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添谷吉秀說:“鳩山認為美國影響力在衰退,他要用亞洲抵消由此帶來的影響。他覺得自己可以利用中美兩國?!?/p>
添谷和其他分析家認為,日中熱絡對華盛頓未必是壞事,美國早就擔憂日本在地區過于孤立。但一些人擔心,日本新出現的對中國的開放,可能是基于對美國“占領心態”的不滿。美國專家們則表示,奧巴馬政府未能及時認識到,日本對其傳統保護者和老對手的看法的改變。
政治專家也認為,與美國相比,中國似乎更善于跟日本新任領導人打交道。前外交官警告說,北京正抓住東京當前重大政治變動的時機,改善與日本的關系——并有可能破壞美日關系。
日本前駐北京高級外交官宮家邦彥說:“這對中國來說是絕佳機會。中國人擺出比華盛頓更為友好的面孔,目的是抗衡美國的影響力,甚至離間日美關系?!?/p>
華盛頓一些保守的日本問題專家甚至警告說,未來美國若與中國在臺灣等問題上發生對抗,一個更獨立的東京將不太愿意支持美國或繼續容納美軍駐扎日本。
不過,盡管專家憂心忡忡,鳩山繼續強調與華盛頓的同盟仍是日本安全的基石。分析人士說,日本對中國猜疑根深蒂固,而且對在亞洲失去主導地位不悅,因而態度或外交政策一時不太可能出現重大轉變。添谷警告說,日本新政府接近中國至少要三思而行,“鳩山先生對于依賴中國而帶來的真正后果尚無清楚認識,也不知道是否可取。”▲(作者馬丁·法克勒,汪析譯)
環球時報201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