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燕
(吉林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吉林長春 130118)
選修課誕生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但在中國的發展源于20世紀80年代。近些年來,為了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各高等院校紛紛開設了專業課選修課。但是,對開設英語選修課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吉林農業大學開設專業課選修課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而英語選修課僅有6年的時間,且在此期間只有5位教師斷斷續續地開設了5門課程。吉林農業大學現有的課堂模式及課時安排已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多方面的需求和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因此開設選修課勢在必行。通過選修課的開設,可以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帶動課堂教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好地滿足學生對外語學習的要求。
本研究采用抽樣調查法,對吉林農業大學不同學科 (文科、理科、工科和農科)的相關專業 (家政學、社會學、傳播學、中藥學、農機、電子信息、農學、植物保護、動物科學)的不同年級 (2007級、2008級、2009級)的學生進行抽樣調查,在實施過程中,實際發放問卷525份,收回有效問卷506份,有效率為96138%。
研究內容主要包括是否有必要開設英語選修課和開設的課程內容。
表1 開設英語選修課必要性調查結果
由表1可以看出,80183%的被調查學生認為有必要開設英語選修課,說明學生已經充分認識拓展知識面和文化視野,優化自身的知識結構,增加未來就業的競爭力以及提高綜合素質等方面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因此,有必要開設英語選修課。
表2 開設英語選修課課程內容調查結果 (多選)
由表2可以看出,學生對各方面知識的渴望,包括語言技能類——高級聽說、口譯、高級閱讀;語言應用類——商務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論文寫作、英語報刊選讀;語言文化類——影視欣賞、英美文化概括、英美文學選讀。研究發現,學生最希望開設的選修課程是高級聽說和影視欣賞,這說明學生渴望把自己培養成高素質的、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復合型人才。為此,我們進行了英語選修課的實踐教學。
(1)開設英語選修課。為了滿足學生對多方面英語知識,包括綜合英語類、語言技能類、語言應用類、語言文化類等的需求,執行《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此外,吉林農業大學外語學院的教師十分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但由于課堂時間有限,需要尋求其他的渠道來配合課堂教學以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學校在新修訂的人才培養方案中明確指出課程體系中課內部分包含“素質拓展課程平臺”,為外語教學改革提供大好時機。因此,本學期有7位教師針對學生的需求,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實施吉林農業大學制定的本科人才培養方案,開設了英語視聽說、英美影視文學、中英語言文化比較與翻譯、英語詞匯學,實用交際英語、圣經故事選讀、英文廣告賞析等選修課。
(2)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選修課具有課時少、信息量大、學生人數多等特點,吉林農業大學為開課教師提供多媒體教室,滿足本學期開課教師的需求及學生的愿望。由于多媒體具圖、文、聲并茂的特點,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育技術創造出良好的英語教學和實踐環境,調動學生視、聽、說、手、腦等多種感官,使學生積極思維,主動記憶,聯想、詢問、操作、探討,及時反饋,不斷總結,達到傳授知識、開發智力、培養創新能力和協作學習能力的目的。
(1)教學管理嚴格。吉林農業大學教學管理部門,如教務處,嚴格執行開課審批制度,開選修課教師向教務處提交“選修課登記表”主要包括:課程名稱、課程主要內容、開課教師、開課學時及考核方式等。開課前教務處對開課教師及課程內容進行嚴格審核并將審核合格的教師的選修課登記表登錄到教務網上供學生選課參考。要求開課教師提交該門課程的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等相關的教學文件。
(2)課程考核制度規范。為了使課堂教學井然有序,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對所開課程知識掌握的狀況,課程考核分為形成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占課程總成績的30%,包括出勤、課堂提問、課后作業及課堂表現等進行綜合考查。終結性考核占課程總成績的70%,依據課程的特點可以采取開卷、閉卷、撰寫報告等形式;考試之前開課教師將試題、標準答案和評分標準一并交到教務處,由教務處統一安排管理,以達到考核公平與公正的目的。
通過開設英語選修課,可以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綜合能力,為培養應用型、復合型、研究型高素質人才奠定良好基礎。但是,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目前高等院校英語選修課在學生中還存在出勤率低和混學分問題,在師資方面也存在問題,外語學院專任教師中有81.9%獲碩士學位、13.3%在讀碩士和博士,雖然師資隊伍較強大,師資力量較雄厚,但還是無法滿足開設英語選修課的需求,有些熱門、實用性強的選修課開不出來,這些問題有待于今后進一步研究解決。
[1]齊建曉.落實《課程要求》精神,完善大學英語選修課程[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3):142-145.
[2]何霜.以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為目標的大學英語公選課研究[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7(7):95-96.
[3]蔡蔚,張文霞.以人為本:英語提高階段課程體系改革的思考[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1):82-85.
[4]劉斌賢.影視選修輔助大學英語教學探討[J].繼續教育研究,2009(5):139.
[5]洪震,秦永生.河北省高校大學英語選修課課程現狀及對策[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3):93-94.
[6]周山.論高校大學英語選修課的發展模式[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140-141.
[7]沈燕瓊.大學英語選修課課程設置與管理初探[J].教育探索,2008(11):53-54.
[8]陳麗江.高等師范院校英語專業選修課的現狀分析[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8):20.
[9]南紅艷,李超.大學英語選修課教學模式初探[J].中國成人教育,2007(7):181-182.
[10]石海毓.大學英語教學應“與時俱進”[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9(1):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