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學芹
(樺甸市人民醫院 吉林樺甸 132400)
本文通過問卷調查,旨在了解手術室護士遇到壓力時,常采用的應對方式。
對我院的40名手術室護士進行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37份,有效回收率為92.5%。
采用問卷調查法。問卷分2部分:(1)一般資料問卷,包括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稱、手術室工作年限、婚姻狀況。(2)應對方式問卷。應對量表由Lazarus等研制,由中國醫學心理工作者翻譯并形成。該量表由指導語和2個分量表共44個描述條目(應對策略)組成。2個分量表分別為積極和消極的應對2個方面。積極的應對又分為面對、淡化和探索的方式。其中1~12條為“面對”的應對策略;13~20條為“淡化”的應對策略;21~27條為“探索”的應對策略。消極的應對又分為幻想和逃避的應對方式,其中28~36條為“幻想”的應對策略,37~44條為“逃避”的應對策略。該量表以0~3分的形式記分。0分表示從未用過,1分表示有時用,2分表示較常用,3分表示經常用。
描述指標采用均數及百分比。
本次調查顯示,手術室護士采用較多的5種應對策略均為積極的應對方式,采用較少的6種應對策略均為消極的應對方式,其中“面對”是采用最多的應對方式。可見,大多數手術室護士能夠采用積極的應對方式面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努力去解決問題,從而調整心理平衡,保持身心的健康,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手術室護士采用較多的5種應對策略中未出現“探索”的應對策略,說明本組研究對象缺乏探索精神;手術室護士采用較少的6種應對策略中,最為少用的應對策略是“回避已發生的事情”,可見本組研究對象遇到問題時能夠積極面對,不是消極的采取“逃避”的應對方式。消極的應對方式使得手術室護士不能有效的應對各方面的壓力,嚴重影響了身心健康狀況,從而影響到醫療活動的順利實施和護理服務質量。有研究表明,積極的應對方式有助于緩解精神緊張,使之最終成功地解決問題,從而達到心理平衡及保護精神健康。本文通過調查分析,手術室護士也是采用了積極的應對方式去解決問題,從而保持身心的健康。
手術室護士在面對問題時能夠通過有效的采取積極的應對方式,來減少可以控制的壓力源,從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及護理質量。具體要求如下。
積極響應醫院“打造醫院文化,樹立團隊精神”的號召,科室堅持每月組織醫護人員認真學習醫療法律法規、醫院各項規章制度、接受愛崗敬業等各種醫德醫風教育,并有討論記錄。
在日常工作中,護理人員時刻牢記“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做到凡事都來換位思考“假如我是病人”。積極推行年初規劃的“一對一全程服務”,接待好每一個手術病人,做好每一項工作,關心每一個病人。
有好的管理是優質服務的基礎和前提,為了使管理更加規范化和專業化,我們堅持做到周周有計劃、月月有小結。建立健全服務目標,自覺接受病入及社會的監督。深入開展整體護理,積極發揮責任護士的主觀能動性,特別加強術中關愛、術后指導、護理措施的落實、對手術室護士的滿意度調查等工作,從而大大增強了護士的工作責任心。
社會不斷前進和發展,我們深刻體會到全面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是科室發展的重要環節。努力培養一支文化素質高、職業道德好、專業技術精的隊伍。首先我們通過不間斷的學習,提高護理專業理論水平,做到每月進行業務學習,每季進行操作考核和“三基”理論考試,不僅如此,護理人員為了使自己的文化層次再上一臺階,在百忙之中應積極報名參加各種自學、成人考試,從中使大家的思維方式、文明禮貌、風度氣質等方面在潛移默化中都得到明顯提高。
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在管理意識上還要大膽創新,持之以恒;在人性化護理方面,手術病人的訪視和健康教育還流于形式;在規章制度執行方面,仍有少數同志意識淡漠;在論文撰寫、護理科研方面幾近空白;尤其在服務態度、病人滿意度上還明顯不足。病人的需要是我們服務的范圍,病人的滿意是我們服務的標準,病人的感動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優質服務是永無止境的。我們將不斷總結經驗、刻苦學習,使服務更情感化和人性化,為醫院的服務水平登上新臺階而不懈努力。
[1]LazarusRS,FolkmanS.Stress,appraisal,andcopingprocess[M].New York:Mcgraw-HillBook,1984:328~333.
[2]盧抗生,姜乾金,祝一虹.中老年人的應對方式初探[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0,14(2):93~95.
[3]AndorowsG.Life even tsstress,social support,copingstyle,and risk of psychological impairment[J].Journal of Nerve Mental Disease,1978,166:307~316.
[4]石亞波.手術室護士工作壓力的心理干預[J].江西醫藥,2005,40(4):86~87.
[5]朱小琴.手術室護士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J].中華臨床醫學研究雜志,2005,11(2):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