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立敏 王淑輝 劉桂鳳 崔紅霞
(山東省濱州市人民醫院眼科 山東濱州 256600)
新鮮人羊膜移植術治療眼重度堿燒傷的護理配合
崔立敏 王淑輝 劉桂鳳 崔紅霞
(山東省濱州市人民醫院眼科 山東濱州 256600)
目的 探索適合新鮮人羊膜移植治療眼重度堿燒傷的有效護理措施。方法 對27例(32眼)眼重度堿燒傷行新鮮人羊膜移植術患者,系統做好術前急救處理、病情觀察、心理及健康指導、基礎護理等護理措施。結果 27例32眼均保全了眼球,26只眼睛角膜恢復透明,4只眼形成角膜白斑,2只眼全角膜混濁,無免疫排斥、繼發感染、新生血管長入、瞼球粘連等并發癥發生。結論 系統合理的護理措施是提高手術成功率、促進患者康復的重要環節。
眼重度堿燒傷 新鮮人羊膜移植 護理
眼重度堿性化學燒傷是一常見致盲性外傷,早期新鮮人羊膜移植術是其重建眼表、減少并發癥的有效方法。我院自2004~2010年對27例32眼急性重癥堿燒傷患者在傷后3d以內,在保守治療基礎上積極施行新鮮人羊膜移植術,配合系統化護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組患者27例,男24例(29眼),女3例(3眼),均為全角膜Ⅲ度以上燒傷,部分病例結膜有一定面積Ⅳ度燒傷,皆不伴有嚴重眼瞼缺損。32眼均3d內及時行新鮮人羊膜移植手術。術后行抗炎、對癥及支持治療,配合有效的護理。27例32眼均保全了眼球,眼球外觀基本正常;26只眼睛角膜恢復透明,視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4只眼形成角膜白斑;2只眼全角膜混濁;無免疫排斥、繼發感染、新生血管長入、瞼球粘連等并發癥發生。
爭分奪秒徹底沖洗眼部,是最重要的一步,能將燒傷減少到最小程度[1]。先滴入數滴愛爾卡因表面麻醉劑,再用大量生理鹽水徹底沖洗傷眼,囑患者輕輕轉動眼球,必要時可用毛刷或刮匙。用試紙檢測結膜囊pH值,恢復正常后仍需沖洗l~2min[2]。盡快配合醫生行前房穿刺沖洗,放出堿性房水,減輕眼內反應,,改善傷眼房水循環。所以值班護士接診眼重癥堿燒傷患者時,盡抉準備好前房穿刺用品。
患者因燒傷突發眼部腫疼、睜眼困難、視力下降等而產生焦慮、緊張、恐懼心理。故應熱情接待患者,因人制宜實施全程有效心理護理,做好入院、術前、術后、出院有效健康指導,鼓勵患者面對現實,介紹疾病相關知識、羊膜移植手術成功的病例,讓患者對重度堿燒傷及羊膜移植術有較深的認識,了解治療目的、預后、康復出院后的注意問題等,能積極配合治療,提高自我保健能力,達到最佳康復狀態。
2.3.1 術眼及移植片的觀察 觀察傷口有無疼痛、敷料有無滲出、包扎是否牢固、植片成活、結膜血管爬行及角、結膜創面愈合情況。如術眼分泌物增多伴持續性疼痛提示有傷口感染、植片撕脫、移位可能,應及時報告醫生并查明原因。其次做好消毒隔離,預防交叉感染。如術后植片透明,2~3周后突然出現術眼劇痛和眼壓升高、睫狀充血、房水混濁等,說明有排斥反應,遵醫囑加大免疫抑制劑用量。若植片成活,術后5~12d可見結膜血管向羊膜伸入,但中央無血管區。新生上皮由角膜緣上皮及健康結膜向羊膜植片增殖、移行,覆蓋重建的眼表面,植片與創面貼覆平整。本組病例植片均生長良好,未見溶解、脫離及血管翳生長。
2.3.2 術后高眼壓及瞼球粘連 每日2次監測眼壓,出現高眼壓時,遵醫囑逐漸減少類固醇眼液滴眼次數和滴眼濃度,口服乙酰唑胺直到眼壓恢復正常。為防止瞼球粘連,可安放隔膜,并涂大量抗生素眼膏。本組病例無一例瞼球粘連發生。
術后患者取平臥頭高位,鼓勵病人吃易消化、清淡、高維生素食物,保持大便通暢。術后點眼前要認真洗手,用無菌棉棒輕拉下眼瞼,將藥水滴入或涂眼膏入下穹窿處,眼藥瓶不能接觸角膜及植片。注意區分羊膜和眼分泌物,不要誤將羊膜當成分泌物擦掉,并反復向病人強調,勿揉眼、頻繁轉動眼球及活動頭部,以免羊膜移位、脫落,尤其對年齡小的患者應特別注意防護。
人羊膜是一種透明基底膜,厚度為0.02~0.05mm,有一定韌性,無血管、神經和淋巴管,抗原性甚微[3]。新鮮人羊膜獲取容易;在正常環境條件下,不表達人類白細胞抗原,不必擔心手術后免疫排斥反應;具有抗病原微生物功能,術后感染機會可大大減少;羊膜具有很強抗粘附作用,可防止瞼球粘連發生;羊膜移植還具有恢復正常眼部外觀的功能。眼重癥化學燒傷是嚴重致盲眼病并影響外貌,而早期新鮮人羊膜移植術是重建眼表、保存眼球、減少并發癥、治療重癥眼堿燒傷的關鍵所在。護理重點是系統做好術前反復沖眼球表面、結膜囊和前防穿刺的急救處理、術后嚴密觀察羊膜植片存活及角膜生長情況、心理及基礎護理、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導等護理措施,以提高手術成功率,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促進康復。
[1]惠延年.眼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36.
[2]徐錦堂,孫秉基,方海洲.眼表疾病的基礎理論與臨床[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379~385.
[3]萬修華.羊膜移植在重建健康眼球表層的應用[J].國外醫學眼科學分冊,1999,23(2)∶110.
R779.6
A
1674-0742(2010)06(c)-0149-01
2010-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