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最近在媒體上看到美國召開茶黨大會,請問茶黨大會是怎么回事?
福建讀者 趙汝州
提到茶黨大會,先要清楚“茶黨”。 近一年來,美國媒體頻提“茶黨(茶葉黨)”這個詞。從歷史上看,“茶黨”一詞源于1773年美國史上著名的“波士頓傾茶事件”。該事件是美國獨立戰爭導火線。后來“茶黨”一詞演化為革命的代名詞。
而“茶黨”再度被美國關注,和2009年2月美國電視主持人里克·桑特利有關。他抱怨政府不應發放房屋救濟貸款,呼吁“茶黨”再現,并建議“茶黨”在7月4日(美國獨立日)舉行抗議。而來自哈特蘭研究所的約翰·奧哈拉和《美國觀察家》雜志的弗萊里于4月15日,即美國人年度納稅截止日,策劃并組織了全國性“茶黨”游行示威活動,表達對奧巴馬經濟政策的不滿。當天,全美300個城市進行了大約5000場游行,上百萬“茶黨”人士走上街頭,抗議政府的高稅收、高支出以及醫療政策,呼吁減稅,并希望政府規模減小。連國會前議長金里奇和南卡羅來納州州長等共和黨高層都參加了游行。示威者認為,由于奧巴馬拿納稅人的錢去刺激經濟,現在美國民眾面臨的稅收和北美殖民地時期的情況相似,所以要繼承祖輩的反抗精神。根據“茶黨”網站解釋,“稅已收得太多了(Taxed?。牛睿铮酰纾琛。粒欤颍澹幔洌钡娜齻€首字母也剛好組成“茶(TEA)”。
在“茶黨”的活動中,共和黨人多于民主黨人?!安椟h”之所以在美國大行其道,與奧巴馬競選時的減稅承諾未兌現不無關系。頗具諷刺意味的是,“茶黨”的支持者管美國政府叫“你們政府”,而不是“咱們政府”。在今年馬薩諸塞州參議員席位之爭中,共和黨人布朗之所以贏得席位,就是成功利用了“茶黨”人士對政府的不滿。共和黨領導人認為,他們能駕馭“茶黨”,以便在2010年11月的國會中期選舉中,一舉收拾民主黨。
2010年2月4日到6日,600名來自美國各地“茶黨”領導人召開首次全國大會。大會成立了政治行動委員會,名為“保證自由團體”,準備推選出20個候選人參加國會中期大選。美國《大西洋月刊》2月5日分析說,雖然“茶黨”尋求成為一個政治性政黨,但它目前還不具備成為政黨的條件?!? (戴之庭)
環球時報201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