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峰 黃陳
[摘 要] 現代學徒制是將傳統學徒培訓與現代學校教育相結合的一種職業教育制度,是推進產教深度融合、校企協同育人的有效途徑和實踐模式。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動物藥學專業群從體制機制創新、實施路徑探索和保障條件建設等三個層面進行了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有效提升了人才培養質量。
[關 鍵 詞] 現代學徒制;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動物藥學專業群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4-0016-02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產業集群優化調整,行業企業轉型升級,由此牽動了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系統性改革。我國高職教育正在建立健全產教深度融合、校企協同育人機制。將傳統學徒培訓與現代學校教育相結合為特征的現代學徒制因其強大和高效的人才培養功能備受各國職業教育重視。積極探索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發揮企業人才培養的主體作用,成為高職院校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進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徑。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動物藥學專業群(動物藥學、藥品生產技術、藥品質量與安全)依托中國(泰州)醫藥城開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試點,從體制機制創新、實施路徑探索和保障條件建設等三個層面進行了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有效提升了人才培養質量。
一、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體制機制創新
現代學徒制需要企業全過程參與人才培養過程。動物藥學專業群在現代學徒制試點過程中,依托中國(泰州)醫藥城,通過與江蘇中牧倍康藥業有限公司、揚子江藥業集團、江蘇華威特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等城內企業深度合作,組建動物藥學專業群建設理事會,構建“政府、企業、學校”三元合一的管理體系,共同制定相關規范和政策,如各方職責、職業培訓條例、專業教學標準、資金補貼、學徒津貼等。根據企業崗位和人才規格要求,組建了“鳳凰學院”(準員工培訓學院),實施“校城一體、雙崗雙職”管理體制和“城校共育、雙師三證”校企協同育人運行機制,學院聘請企業技術人員擔任學員的企業導師,企業聘請學院專業教研室主任擔任企業技術管理部門副職等,企業技術骨干與學院專業教師組成項目課程教學團隊,由學校與企業共同開發教材;“量身”訂制課程,以工作項目為載體進行課程內容設計;“雙師”組織教學,把課程內容通過“教學做一體化”和工作項目的過程進行有機編排,人才培養過程實行校企協同參與的“柔性化”的教學管理模式,建立了具有靈活性、可變通的動態教學管理運行模式,以實現學生即技工的“零過渡”。
二、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實施路徑探索
(一)創新招生、招工機制
通過組建專業建設理事會,與專業建設理事會成員單位開展聯合招生、招工。新生入學后,自愿報名組建“揚子江班”“倍康班”等訂單班。二年級進入企業半工半讀前,學生與企業簽訂“試用工合同”成為企業的“準員工”,企業承擔學員二、三年級學費,同時提供給學員(企業學習期間)免費食宿,每月發放補貼。學生畢業與企業簽訂合同后享受企業正式員工待遇,企業為就業畢業生交納“五險一金”。實施駐企式工學結合,開展半工半讀的頂崗實踐與學習相結合的培養模式,使學生與技工一體化,實現專業能力與崗位能力同步,學校與企業一體化,實現學生畢業與學生就業創業同步。
(二)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構建
1.實施“三融合、五遞進”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動物藥學專業群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探索了以動物藥品“生產—檢測—營銷—服務”工作任務為主線,招生招工一體化,校企共同實施的“三融合、五遞進”現代學徒制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突出校企“雙主體”融合,專業成長和職業成長“雙通道”融合,教學過程與生產服務“雙過程”融合?,F代學徒制人才培養過程中,學生(學徒)在學業上的成長經歷了由基礎知識、基礎技能→基本技能→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素養→拓展知識與綜合技能→綜合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五個階段的遞進,對應的職業成長經歷了由職業準備期→職業探索期→職業適應期→職業成長期→職業成熟期五個階段的遞進,學業成長與職業成長過程融為一體,最終成為一名合格的企業技術技能型人才和成熟的職業人。
2.構建以實踐導向的課程新體系
動物藥學專業群在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構建過程中,以企業真實崗位所對應的典型職業活動的工作能力為導向,強調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的相互融合,借助多種實訓形式,培養學生駕馭工作過程的能力;遵循“產業發展要求—職業崗位工作能力—人才培養類型與規格—課程體系”的邏輯思路,依托專業理事會,確定本專業的核心崗位、核心能力和核心課程;以工作任務所需要的職業能力組織課程內容,以工作實踐過程為課程實施情境,構建“以實踐為導向”的高職教育課程新體系;校企共同制定核心課程的教學標準、實訓裝備配備標準和實踐教學考核標準,實現學生職業技能提升和職業素質培養的有機融合。
(三)組建“雙導師”教學團隊
動物藥學專業群在現代學徒制試點過程中,通過內培外引、專兼結合,建立了一支由企業導師和校內教師組成的高水平“雙導師”教學團隊。探索建立學徒制導師制度和課程建設項目經理制度,制定導師(師傅)的職業標準,建立雙導師選拔、培養、考核辦法,形成校企互聘共用的管理機制,企業按35%的比例配備技術骨干作為兼職實訓指導教師。校企共建“獸藥研發科技創新團隊”“獸藥應用技術服務團隊”、獸藥生產與檢測“技能大師工作室”,建立靈活的人才流動機制,校企雙方共同制訂雙向掛職鍛煉、聯合技術研發、專業建設的激勵制度和考核獎懲政策。通過團隊中專兼教師的相互協作、取長補短,實現培養過程中“工”與“學”的有機結合,使教師與技師一體化,實現教學方式與生產方式同步。
(四)改革教學組織與管理模式
動物藥學專業群在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過程中,依據學生發展的共性特點和個性需求選擇教學組織形式,實行校企協同參與的“柔性化”動態教學管理模式。校企雙方根據現代學徒制的特點,共同制訂學徒管理辦法、雙導師管理制度、工學結合的教學管理制度和教學質量評價標準與考核辦法,采用靈活有效的手段對教學過程進行監控管理。如專業核心課程《獸藥生產技術》教學中,學院組織成立了由學院專業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組成的項目課程教學團隊,以工作項目為載體進行課程內容設計。由學校與企業共同開發教材,把課程內容通過“教學做一體化”和工作項目的過程進行有機編排。為保證課程教學項目實踐條件的完整性,課程實施過程中根據企業生產線的實際情況,和企業原有的粉散劑、注射劑、粉針生產線互補,學院在校內建設獸藥生產實訓中心,企業向學院捐贈獸藥生產實訓中心的片劑生產線和溶液劑生產線相關生產性實訓設備用于項目教學,保證課程教學項目實踐條件的完整性。課程各項目教學安排上,片劑生產項目、溶液劑生產項目在校內實訓中心由項目教學團隊完成教學,粉散劑、注射劑、粉針生產項目在企業由企業技術骨干和學院專業教師共同完成理實一體化教學。
(五)改革考核評價機制
動物藥學專業群在校企共同開發“雙主體”人才培養方案的基礎上,探索“學業標準”與“學徒標準”相結合的評價考核體系,建立明確企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學習內容,制訂基于企業崗位用人標準和行業技術標準的專業課程考核評價標準。學徒的學業采用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實施校企聯合考核鑒定。課程考核中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機制來綜合評價學生職業能力成長水平,引導、激勵學生發展職業綜合素質。
三、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保障條件建設
(一)以產教深度融合為理念,建設“四位一體”的校企協同育人實訓平臺
以“產業行業企業”與“職業教育教學科研服務”的全過程深度融合式發展作為核心理念,創新校企“共建、共管、共享”機制和“合作、合資”模式,整合中國(泰州)醫藥城企業資源以及中央財政支持的生物制藥實訓基地、5個省級獸藥科技平臺和1個市級技術研究中心,建設集教學、生產、研發和技術服務“四位一體”的高職教育產教融合綜合實訓平臺——江蘇省動物藥學專業群校企協同育人實訓平臺。實訓平臺包括中藥材加工實訓中心、動物藥品生產實訓中心、動物藥品質量檢測中心、動物藥品研發與技術服務中心和虛擬仿真實訓中心,為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實訓場所。
(二)以“一室兩站一基地”為依托,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離不開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動物藥學專業創新思路與建設理念,開辟政府、學校、企業多元化的建設渠道,依托江蘇省獸藥飼料質量檢驗所、中國(泰州)醫藥城等相關企業,組建“一室兩站一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教師工作站和技師工作站,教師專業發展基地),共同搭建“四大平臺”(教學實踐平臺、科研創新平臺、企業實踐平臺和技術服務平臺),以生產和科研促進教學,為企業技術更新、產品換代提供技術支持和智力保障;為教師獲取一線實踐經驗,掌握新科技新技術提供平臺;為學院“產學研”結合提供基礎,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由此保障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過程的精細化管理,為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提供智力基礎。
(三)以“互聯網+”為驅動,打造立體化專業教學資源
積極推進優質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依托互聯網技術建成共享信息的技術平臺,建成《獸藥藥理》《獸藥生產技術》《獸藥檢測技術》《獸藥營銷》等在線開放課程;以“輔教輔學”為基本定位,融入職業資格標準,集成行業企業優質資源,通過系統設計,構建集成式、交互式、共享型動物藥學專業教學資源庫,并于2017年9月入選國家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備選庫。校企共同開發提升學生職業素質和為專業服務相結合的核心課程教材,在專業核心課程中引入職業標準和行業技術標準,將職業資格考證等內容融入專業課程教學內容,推動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課程教學與技能大賽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加強文化課與專業課間的相互融通。通過立體化教學資源的建設,滿足教師、學生在學校、企業、實訓基地等不同時空的教學需求,保障現代學徒制教學活動的有效實施。
參考文獻:
[1]趙有生,姜惠民.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的實踐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夏韓輝.高職院校參與現代學徒制的機制和路徑[J].高教探索,2016(5):90-92.
[3]潘建峰.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端制造業人才培養研究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5):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