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區依法治區領導小組辦公室(天津 300191)■文
不斷完善青少年"三位一體"法制道德教育體系的實踐與探索
Practice and Exp loration on Constantly Imp roving the'Trinity'Juvenile Legal andM oral Education System
天津市和平區依法治區領導小組辦公室(天津 300191)■文
青少年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和希望,承擔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重任。他們法律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我國法治建設的成敗。因此,我們必須把對青少年法律素質的教育與培養,擺上法制宣傳教育和綜合素質教育的重要議程,抓實抓好。多年來,和平區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立足校內,拓展校外,構建起"三位一體"的法制道德教育體系,并獲全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創新一等獎,成為全國先進典型,打造出一批具有"和平特色"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品牌。胡錦濤、曾慶紅、李長春、賀國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到和平區視察,對和平區這些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和平區是天津市的中心區,在校生6萬余人。和平區具有豐厚的基礎教育資源,擁有一批名學校、名校長、名教師和一批國家級、市級學科帶頭人。曾先后獲得全國文明城區、全國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區、全國平安建設先進區、"長安杯"等殊榮。
和平區因地制宜制定了《關于進一步深化"三位一體"法制道德教育體系,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若干問題的意見》,搭建"以家庭為基礎、以學校為主體、以社區為平臺"的"三位一體"法制道德教育體系,積極開展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1、組織機構到位。廣泛開展"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區"創建活動,建立了"和平區青少年健康指導中心",和平區法院成立了少年審判庭,建立了全市首家異地戶籍青少年幫教中心,檢察院設立了未成年人刑事檢察科,全面加強了對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全區六個街和職能單位普遍成立了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各社區普遍成立了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志愿者隊伍,不斷完善全區黨委主抓、依法治區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團區委、教育局協助、各部門齊抓共管的區、街、社區"三級"工作網絡。
2、目標責任到位。為確保工作有效落實,各成員單位及時向依法治區領導小組辦公室報送信息,溝通情況,定期召開聯席會,將責任目標分解到各部門,與年度其他工作同布置、同檢查、同考核。做到了年初有計劃,年末有總結。
3、資金保證到位。和平區在區財政并不寬裕的情況下,每年都撥出一定資金,作為開展青少年法制宣傳工作的專項經費。
1、以學校為主體,狠抓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重要環節。堅持正面教育,將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全過程,滲透在各學科的教學中,引導在校學生加強道德修養,增強法制觀念。聘請39名公安干警擔任法制副校長,他們協助學校制訂法制教育教學計劃,編寫和選擇實施教材,采取以事論法、以案釋法,用學生身邊的事例和案例講解法律法規,增強了學生們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全區所有中小學生、中專技校不僅全部開設了法制教育課,而且做到了教學計劃、教材、課時、師資、考核、法制副校長"六落實"。全區每個學校均設立校園警務室,實現了"一校一警",積極配合校方加強校內治安日常管理,強化對學校周邊的綜合檢查和治理,嚴厲打擊侵害在校師生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活動。法制副校長和校園責任民警還建立不良學生幫教小組,立足于教育挽救為主的方針,對可能出現違法行為的學生進行幫教,使很多治安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同時,學校與相關職能部門聯合組織學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主題實踐活動:區檢察院、司法局、教育局、團區委聯合舉辦"把握青春航標、法律伴我成長"為主題的中學生法律知識競賽,兩萬余名學生參加活動,人數和規模均創下我區歷史之最;普法講師團在11所中學組織巡回模擬法庭活動,由在校初中生根據真實案例自行排演,受益學生達2600余人,天津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做了現場報道;區檢察院未檢科干警參加天津人民廣播電臺的"走進直播間"節目,以案釋法,對如何從社會、學校、家庭等層面對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預防青少年犯罪提出了建議;依法治區領導小組辦公室、團區委結合2007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開展宣傳周活動,發放宣傳材料3000余份,編印《和平區12355青少年服務案例集》,以案說法,提高學生遵紀守法意識;在"6.26"國際禁毒日到來之際,團區委、依法治區領導小組辦公室、街道以及61中學的老師、學生走進市戒毒所與戒毒所負責人員一同與戒毒人員進行了零距離接觸,開展了"參與禁毒有我有你,珍愛生命你我同行"---6.26國際禁毒日主題教育活動。團區委與教育局聯合,在全區中學范圍內舉辦了"青少年權益校園情景劇大賽",通過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的權益情景劇方式,創新的活動方式引起在校學生的強烈反響,最終二十中學的情景劇《不堪重負》摘得了比賽桂冠。
2、以家庭為基礎,狠抓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起步環節。父母是子女的首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青少年的成長。和平區在加強家教政府研究和家教知識普及的基礎上,在全區開辦了89所"家長學校",覆蓋了全區中小學和居民社區,由社區教師和綜治、教育、司法、文化等部門工作人員輪流到家長學校授課,每年參加學習的家長達11萬人次。圍繞"一個孩子怎么教"、"青春期心理特點"等問題,通過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和法律知識,指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家教觀,掌握科學的教子方法,營造和諧的家教環境。
3、以社區為平臺,狠抓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關鍵環節。全區選派百名優秀中小學教師進入社區擔任法制輔導員,架起了學校與社區、家庭的橋梁,從制度上解決了校內外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銜接問題。社區教師根據學校法制教育工作的需要,利用社區的教育資源,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社區法制輔導員在放假前夕,深入中小學開展集中的法制宣傳教育。通過具體案例,結合學生的特點,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講解法律法規知識和自救常識。定期填寫《和平區社區教師(社區法制輔導員)工作手冊》、《和平區社區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手冊》,及時掌握各社區的動態,提高了社區普法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社區利用假期組織青少年開展各類社會實踐活動,以彌補假期學生法制教育的空白,體育館街每年都舉行冬令營和夏令營、南市街成立和平區"社區青少年自護教育宣講團",為社區青少年開展了自護、禁毒知識宣傳,英語培訓等活動,使學生渡過充實而有意義的假期生活。區司法局組織專職律師在勸業場街濱西社區、南京路社區開展"暑期未成年人法制講堂"活動,集中為未成年人普及法律知識及提供法律援助。同時,開展"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區"創建工作,在體育館街尚友里社區創建成功、小白樓街樹德里社區積極創建的基礎上,進一步規范了"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區"的創建要求,每個街都確定了創建點,立足于服務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建立"社區青少年法律學校"、"社區家長學校",做到社區常住和暫住未成年人無犯罪行為。
有效整合和利用各種資源,是完善"三位一體"的法制道德教育體系,加強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有力保障。多年來,通過各職能部門的積極探索和實踐,鍛造了一批具有和平區特色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品牌,如:區法院成立少年法庭、首家異地戶籍青少年幫教中心;區檢察院的"心理關懷";依法治區領導小組辦公室創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等。在挖掘品牌活動的內涵上、在擴展品牌活動的外延上下了很大的功夫,通過深化品牌活動帶動了全區預防工作水平的整體提升。
區法院以未成年人維權崗為載體,不斷積累少年法庭和社區矯正的成功經驗。成立了少年審判庭,建成全市首家異地戶籍青少年幫教中心,加強延伸幫教工作,與本市海運職業學院等兩個單位共建青少年教育基地,以點帶面,形成未成年人幫教網絡。檢察院設立了未成年人刑事檢察科,檢察官定期深入學校開展未成年人法制宣傳教育。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圍繞典型案例著重講解了學生在日常家中、社會上以及學校等場所,遇到不法侵害時如何做到維護自身的安全和權益。為全區各中小學及街道、社區的未成年人編發《未檢專刊》,與教育部門、社區聯合成立我市首家"關護教育未成年人工作站",制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心理矯正工作辦法》,聘請專家開展心理矯治工作。工作站的成立是我區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又一創舉。團區委與依法律師事務所成立了"和平區青少年法律維權中心",在對未成年人及其家長的普法教育活動,免費對未成年人案件實施法律咨詢與法律援助工作,成為基層團組織維護青少年權益工作的新亮點。依法治區領導小組辦公室命名匯文中學等5個單位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根據不同年齡段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組織青少年積極參加寓教于樂的法制宣傳教育以及法制實踐等活動,使青少年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區文化和旅游局加強對全區網吧和娛樂場所的管理,嚴厲打擊非法出版物,為未成年人營造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組建了"社區教師、老干部網吧義務監督員隊",發動社會力量對違規網吧進行監督。每年兩次對我區中小學周邊的書店和書攤進行了全面檢查和清理。總之,全面動員公、檢、法、司、綜合執法、文化、教育、共青團等各職能單位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相互配合、齊抓共管,形成我區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的有利局面。
效果一:青少年法律意識不斷提高。根據和平區依法治區領導小組辦公室發放的調查問卷顯示,絕大部分學生(98.4%)認為法律在社會生活中"非常重要",93%的學生具備基本的法律常識,92%的學生關心并了解與自身相關的法律法規,87%的學生具備對日常生活行為的正確處理和判斷能力。95%以上的學校認為學生"遵紀守法意識提高,違法犯法現象減少",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很有必要",學校對法制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一位中學老師感慨地說: "通過開展法制講座、模擬法庭等法制教育活動,學生進網吧的少了,自覺學習的多了;打架斗毆的少了,相互幫助的多了;與社會閑雜人員接觸的少了,遵守校規校紀的多了。"
效果二:青少年犯罪勢頭得到遏制。據區公安分局、區檢察院、區人民法院統計,未成年人犯罪的立案數、拘留數和審判數量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自2001年以來,全區在校中小學生犯罪率僅為萬分之零點六,位列全市最低。截至目前和平區未成年社區矯正人員重新犯罪率為零。
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的法制道德教育機制,以不同的空間和時間形式占據了青少年的整個生活,三者互動,形成合力,發揮各職能部門的整體功能,將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做深、做實、做細,為未成年人的茁壯成長營造一個和諧健康的社會環境。
(責任編輯 張藤青)
book=78,ebook=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