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光,于增國,裘紅梅
(大連大學醫學院,遼寧大連 116622)
臨床血液學檢驗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與應用
宋 光,于增國,裘紅梅
(大連大學醫學院,遼寧大連 116622)
目前臨床血液學檢驗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遠遠落后于學科發展的步伐。在網絡教學模式下,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是順利開展教學工作、快速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的重要環節。本文介紹了醫學高等院校臨床血液學檢驗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過程、教學應用與特點。
臨床血液學檢驗;網絡教學;教學資源
隨著國內外高等醫學網絡教育的迅猛發展和多媒體技術與網絡功能的不斷進步,為臨床血液學檢驗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開辟了新的途徑。近年來,筆者結合教學大綱的要求與學科教學的特點,應用網絡教育技術加強學科教育內涵的建設,自主設計并開發了實用的助教、助學型臨床血液學檢驗網絡教學資源,以充分發揮網絡教學資源開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個性化服務的特點,有效地配合了課堂教學,賦予“教與學”以全新的模式與手段。
1.1 圖片、視頻資料的收集、編輯與處理
資料素材選材于醫學檢驗專業各層次教材、學術專著、專業圖譜、掛圖、幻燈片、VCD光盤、錄像帶、互聯網相關網站、血片、骨髓片和患者照片等,并根據需要制作原創性圖像資料。將素材進行分類保存,編輯電子文檔,以多種文件格式儲存,便于電子課件或書稿中的使用、網絡傳輸和后期加工。骨髓圖文分析儀采集顯微鏡下細胞的典型圖片,充分利用網絡豐富的信息資源為模板,通過攝制動態資料,有選擇地摘取所需片段并保存。通過各種處理方式,現已積累了不同格式圖片1 000余張,視頻文件10多個,為網絡教學資源建設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1.2 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與制作
以全國高等醫藥建設教材研究會規劃教材為藍本,在總結以往教學經驗的基礎上,認真分析大綱和教材,詳細了解、分析學生的特點,明確教學目的要求和教材的重點、難點,確定課件的框架結構包括血液檢驗、紅細胞檢驗、白細胞檢驗、止血與血栓檢驗等四章內容。采取任務驅動法,按“章—節—知識點”的樹狀結構組織課件學習內容。應用PowerPoint、Flash和Autherware等軟件制作教學課件。
自2000年以來,在專業教學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已經全部采用課件,內容翔實,充分利用表格、圖片、視頻等多媒體技術對基本概念、基本理論進行詳細講解;重點、難點、要點闡述清楚,文字簡練精要;課后附有啟發性的思考題和適中的參考資料,有益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1.3 網絡教學資源的建立
臨床血液學檢驗的教學是以血液疾病為主要教學對象,其中血液細胞形態學貫穿始終,據此將近年來所收集的大量的血液病患者的血片、骨髓片通過顯微照相技術拍攝的典型圖片、病例素材進行加工整理,分門別類地建立起了具有專業特色、內容豐富的多元化網絡教學資源,包括正常血細胞形態學圖譜、血液疾病細胞形態學圖譜、臨床典型病例、骨髓圖文報告等。
用Dreamweaver軟件制作網頁,建立臨床血液學檢驗網絡教學資源,內容包括課程介紹、教學文件、多媒體教學、實驗指導、習題集、參考文獻、細胞形態學圖譜、案例分析、資源拓展、在線交流等。采用模塊化的組織方式,清晰的框架網頁布局,良好的導航系統,以方便學生自主學習。各個模塊的內容和功能既相對獨立,又相互關聯,構建完成本課程的多元化網絡教學資源。
臨床血液學檢驗網絡教學資源的應用,克服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使教學手段更加豐富多彩,教學內容更加直觀,有效地提高了本專業學科信息的傳播與學習效率,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1 時限上的開放性
精煉課堂講授內容,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拓寬學生知識面,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教師對授課內容及時間安排周密思考,反復推敲,按清晰的思路對主題內容逐漸展開分析闡述,做到層次分明、重點突出、難點講透、深入淺出、啟迪思維。例如在講授缺鐵性貧血(IDA)時,簡單闡明鐵的吸收及代謝過程,精講IDA的主要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并提出問題:何種情況下會發生缺鐵?缺鐵造成血細胞哪些改變?學生課后總結,可以通過網絡教學資源理解IDA時紅細胞系形態特征,并配以相關的圖片、病例分析、營養學、飲食習慣等內容,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學習興趣。
2.2 實踐上的創新性
推進實驗教學內容和實驗教學模式改革和創新,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利用網絡資源,將開放實驗室的相關內容設計成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在網上公布,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有選擇地進行。并將實驗課程設計分成兩大部分:①以細胞病理學為基礎的形態學實驗:通過開放式互動顯微鏡平臺,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掌握正常血細胞、血細胞分類、白血病和典型形態改變的病理性血細胞形態;②以血細胞生化、功能和血漿蛋白特性為基礎的機能性實驗:通過對現代醫學實驗儀器和方法的學習,掌握基本血液機能實驗。形態學和機能學的結合讓學生分組對指定血液病展開模擬和實際操作相結合的實驗研究。
2.3 資源上的豐富性
網絡教學資源包括理論教學、實驗指導、習題集等多個環節,實現了多向互動,使課程教學手段現代化,豐富的教學信息資源得到共享。網絡案例教學取代了傳統案例教學,如白血病的教學,通過網絡教學資源提供詳細的案例資料(包括臨床表現、各種實驗室檢查及臨床診斷和治療等)及典型的骨髓圖文報告,空缺明確的診斷,在實驗課上給學生提供相應的瑞氏染色和細胞化學染色骨髓涂片,學生分組進行觀察和討論,最后給出診斷意見。鼓勵學生以研究為基礎、以問題為引導的學習,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教學實踐證明,臨床血液學檢驗網絡教學資源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作為新型的教學手段,有助于更新、豐富和擴展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創新觀念,提高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水平,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和時間,真正實現了學生自主學習。在強化課堂結構和教學形式多元化的同時,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在精通本專業知識、熟悉相關學科知識的基礎上,還要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完善網絡教學資源,服務于教學,促進教育現代化。
[1]陳金寶.談現代醫學教育資源庫的設計[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01,15(1):44-46.
[2]尹榮章,李朝品,宋吉祥.開放網絡課程互動平臺,提高醫學生學習興趣[J].醫學教育探索,2008,7(6):642-643.
[3]陳飛,張克儉.CAI課件在骨髓細胞學檢測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J].醫學教育探索,2006,5(8):787-788.
[4]吳漢耿.網絡環境下醫學教育教學模式探微[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9):136-138.
[5]王俊生.基于Flash8平臺的醫學網絡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與開發[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5):137-138.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et-teaching resources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hematology
SONG Guang,YU Zengguo,QIU Hongmei
(Medical College of Dalian University,Dalian 116622,China)
At present,the fashions,methods and means of clinical laboratory hematology teaching have fallen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s.Under the patterns of net-teaching,the construction of net-teaching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tache to develop teaching favourably,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eaching fleetly.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a net-teaching resources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hematology,the applications and characters of the database in teaching in medical college.
Clinical laboratory hematology;Net-teaching;Teaching resources
G434
C
1673-7210(2010)02(a)-109-02
2009-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