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力元 ,陶 瀅 ,王 琛 *,張 弘
(1.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江蘇蘇州 215004;2.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江蘇蘇州 215006)
來華留學生臨床醫學教學初步探索
張力元1,陶 瀅2,王 琛1*,張 弘1
(1.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江蘇蘇州 215004;2.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江蘇蘇州 215006)
本文以來華留學生臨床醫學教學實踐為內容進行探索,著重從了解留學生特點、課件準備、課前試講、課堂教學、課后見習、與留學生及時交流以及改進教學方法、應用多種教學手段等方面探討如何提高留學生臨床醫學教學質量,為今后教學實踐提供參考。
來華留學生;臨床醫學;全英教學
隨著經濟全球化及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趨勢也日益明顯,留學生教育不僅是我國加強教育文化對外交流的需要,也逐漸成為我國教育國際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留學生教育促進了教育服務貿易,增加了我國經濟總量;能夠縮減我國在國際教育服務貿易中的巨大逆差;增加了高校的預算外收入;改變了高校的教育資源結構,提高了教育管理效率[1]。然而,留學生教育的成敗不僅關系到他們學業的成敗,而且會影響到留學生回國后對東道國的評價,影響我國在國際上的形象。因此,留學生教育事關重大[2]。
自2004年以來,蘇州大學已連續5年招收了臨床醫學本科專業的外國留學生,目前在蘇州大學醫學部就讀的外國留學生已達700多名,居江蘇省第一,成為江蘇省最大的外國留學生臨床醫學教學基地。對于西醫留學生班,我校醫學部進行了全英教學模式,對廣大教師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但同時也是為其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我們在接到教學任務后,本著“授人以漁”的精神,結合醫學進展,提出了啟發式的興趣教學方法,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著重加強學生的基本技能訓練,獲得了外國留學生的好評,以下是我們幾年來對“西醫留學生”教學實踐的幾點體會。
1.1 了解學生特點
我校西醫留學生大都來自南亞、東南亞等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尤以印度學生居多。他們英語水平很好,但是發音通常不標準,帶有濃重的地方口音,中國教師一般很難聽懂,例如印度口音常常把“th”發成“t”等。作為授課教師,在上課前必須熟悉并了解留學生的英語發音與標準美式/英式口語的差別,才有助于上課的交流。尊重學生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是取得學生信任和接納教師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們要熟悉這些國家的國體、政體、民族、宗教和文化特點,并將這些融入日常教學過程中,并關心愛護他們,為教學過程創造一個親切、和諧的氛圍。中國臨床醫學學費低、教育水平高,醫學院硬件條件好,這是印度留學生選擇到中國學習醫學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美國從業醫師的收入高,部分留學生計劃在中國獲得醫學學位后,利用自己在語言上的優勢,參加美國的醫師執照考試,獲得執業資格,在美國行醫;還有部分同學將回印度行醫;另有部分學生計劃畢業以后去英國、美國等國家繼續深造,向科研型醫學人才方向發展[3]。
1.2 精心準備課件
語言是教師與學生溝通的橋梁,留學生授課為全英模式,這對授課教師的英語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若要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認真充分地做好前期準備工作顯得十分重要。除教科書外,還需閱讀相關的英文版專業書籍,記憶大量的相關醫學專業詞匯。西醫留學生的教科書是由美國醫學專家編著的,因此介紹的是美國醫學模式,與中國學生的教科書側重點不同,某些觀點、理念也有所差異。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講解教科書上的內容,同時也有責任將具有中國特色的醫學發展歷史和醫學理念在課堂上進行傳授講解。其次,以幻燈形式準備好相關課件和英語版醫學視頻,使用聲像并茂的現代電教手段進行理論課的教授,重視邊講解邊討論,務必使學生聽清、弄懂相關醫學知識。
1.3 課前試講
我們在正式授課前還組織了多次試講,所有任課教師都必須對其所要講授的內容在教研室范圍內進行試講,大家相互交流、共同討論,并結合外教的意見,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加以改進。試講重點在于教學內容設置和教學方法的運用以及對青年教師的英語水平尤其是專業英文詞匯的發音進行強化訓練,直到能熟練應用英語表達授課內容為止。另外,留學生非常好問,為了較好地回答問題,要準備好相關知識,以便在課堂上和學生更好地交流。
2.1 激發學習興趣
心理學告訴我們,有了興趣才能集中精力、才能有敏銳的觀察、才能有豐富的想象、才能有積極的精神狀態。激發興趣對一切學科都是重要的,而對于臨床教學來說尤其重要。如何引起留學生的重視和興趣,使他們在短時間內學到實用的知識和技能,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點。
醫學留學生的畢業志向絕大多數是從事臨床工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時刻對其臨床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同時教學上盡量采用理論聯系臨床實際的病案教學法。這種方法既可以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避免基礎課講授的枯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對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臨床實踐能力以及臨床思維的培養,增強了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其綜合素質。當然病案教學法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熟悉教材內容,更要結合臨床實際設計問題,需選擇合適的病案和資料供學生討論。
2.2 教學模式調整
參考國外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中采用問答的方式開啟留學生的積極性以及啟發他們的思考。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正所謂“無問不成學,問則疑,疑則學”。由于我校的留學生普遍存在課前不預習,課后也很少主動復習的問題,因此在每節課后,提出一些問題,在下次上課前進行課堂提問,這樣就起到了督促他們學習的目的。留學生偏愛自由、想象和思考,所以教學以寬松、交流、探討的形式進行尤為適宜,啟發式的興趣教學方法使留學生的學習心態變被動為主動,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
加強直觀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教育心理學認為,讓人識別一種東西,所運用的方式不同,所需要的時間也不同,用語言描述比用觀看實物或圖形要多用一倍以上的時間,這就提示我們在課堂上加強直觀教學的重要性。醫學教學名詞多、內容抽象,學生普遍反映難以理解、記憶難度大。在教學中,只有把龐大復雜的理論上升到“形”的認識和理解,才能啟發學生思考,誘導豐富的形象思維[4]。
3.1 臨床見習
由于語言的原因,很難在課堂上用語言生動地讓留學生對醫學知識有更深的體會,故采用操作實踐教學尤為重要。操作過程中給予理論講解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既可以復習理論知識,又可以加深印象。運用醫學模具進行更生動、更易理解的操作示范,不僅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在模型上專門操作,還可使留學生擺脫語言交流的障礙,更易領會并記憶深刻。
3.2 多媒體教學
組織留學生觀看多媒體教學錄像,利用現代電教手段,使學生接受大量具體、生動、形象,圖、文、聲、像并茂的信息,既看到了一些在課堂上講解的臨床操作,又對基本操作訓練加強了印象。同時,可以鼓勵留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進一步深入學習。
3.3 人文關懷
留學生特別關注臨床實習以及今后就業的問題,課后的提問也大多是針對這些問題,因此課后可留下自己的聯系方式,如E-mail或手機號碼,便于學生課后交流和釋疑。同時利用周末時間,讓感興趣的同學來醫院參觀學習,從而加強了醫學實踐教學,使留學生充分了解中國的醫學模式。
目前對于大多數教師而言,如何給留學生授好課已成為壓力和負擔,而教學相長,如果變壓力為動力,變負擔為挑戰,不斷提高英語的交流和授課能力的話,將會在教學中獲得無限的樂趣,而生動的教學,也可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外國留學生終身受益。我們堅信,只要對留學生教學堅持求實、創新的指導思想,認真踏實地總結經驗,必定會讓西醫留學生的臨床教學工作走上一個新的臺階。
[1]張民選,黃復生,閆溫樂.大學的收益:留學生教育中的經濟學意義[J].教育研究,2008,29(4):22-29.
[2]萬梅.關于來華留學生跨文化化應問題研究的綜述[J].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2008,12(6):19-21.
[3]陳曹逸,趙祥強,謝曉玲,等.留學生醫學遺傳學教學初探[J].遺傳,2008,30(12):1647-1650.
[4]黃巨恩,黃光武,羅佐杰,等.落實評估指標 抓好臨床醫學專業的全英教學與雙語教學[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7,21(9):18,23.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into clinical teaching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ZHANG Liyuan1,TAO Ying2,WANG Chen1*,ZHANG Hong1
(1.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zhou University,Suzhou 215004,China;2.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006,China)
Based on practice of clinical teaching for oversea students,clinical education to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s explored.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teaching preparation,classroom teaching and trainee after class,probation,timely communication,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of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the exploration are discussed how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clinical teaching practice.
International students;Clinical teaching;English Teaching
G642.0
C
1673-7210(2010)02(a)-113-02
張力元(1978-),男,講師,主治醫師,在讀醫學博士,主要從事臨床醫療與教學工作。
*通訊作者
2009-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