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江蘇省無錫市濱湖醫院婦產科,江蘇無錫 214062)
羊水偏少的分娩方式和結局探討
李海燕
(江蘇省無錫市濱湖醫院婦產科,江蘇無錫 214062)
目的:探討羊水偏少的分娩結局。方法:對我科2004~2006年住院分娩且3 d內B超示羊水偏少的孕婦的分娩方式和結局作回顧性分析。結果:經產婦陰道分娩的比例高;陰道分娩與手術分娩在產后出血和新生兒窒息方面無顯著性差異。結論:對于羊水偏少的孕婦,只要宮頸條件成熟,在嚴密監護下可以行陰道試產,同時做好醫患溝通和相應的記錄。
羊水偏少;陰道分娩;手術分娩;宮頸條件;醫患溝通
羊水量減少包括羊水過少和羊水偏少[1]。一般認為絕對羊水過少嚴重影響圍生兒的預后,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明顯增多[2],以剖宮產終止妊娠為宜。而對羊水偏少的分娩方式,臨床醫師態度不一。有的基層醫院甚至把羊水指數(AFI)在5.1~7.0之間的孕婦按羊水過少處理,導致剖宮產率上升。本文對我院診斷為羊水偏少的464例產婦的分娩方式和結局作回顧性分析,旨在探討羊水偏少終止妊娠的方式的合理性,為臨床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
我院2004~2006年住院分娩的孕婦2 205例,選擇產前3 d內超聲檢查為羊水偏少的孕婦464例,其中,手術分娩283例(包括49例陰道分娩失敗改為手術分娩),陰道分娩181例(包括5例產鉗分娩)。孕婦年齡20~40歲;初產婦354例,經產婦110例。所有產婦骨盆外測量均在正常范圍內,無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
所有病例均行嚴密產前監護,包括胎兒生物物理評分、24 h尿雌三醇與肌酐、盆內測量和宮頸評分等。陰道分娩時嚴密監測胎心率、羊水變化,遇胎兒宮內窘迫及羊水污染,以樂杰主編的《婦產科學》(第6版)為診斷標準,產程進展不良者及時行手術或用產鉗。羊水收集方法為陰道分娩破膜時置聚血盆與產婦臀下,持續收集或剖宮產術中以吸引器吸盡羊水,估算其實際羊水量。
按Rntherford分類法。AFI≤5.0為羊水過少,AFI 5.1~8.0為羊水偏少,AFI 8.1~18.0為羊水正常[3]。
數據以SPSS 11.5軟件分析,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有顯著性差異。
464例中,手術分娩283例,陰道分娩181例。其中,≤40周手術分娩98例,陰道分娩22例(P<0.05);>40周手術分娩185例,陰道分娩159例(P<0.05)。產后出血:手術分娩4例,陰道分娩5例(P>0.05);新生兒窒息:手術分娩9例,陰道分娩11例(P>0.05);羊水污染率(2度以上):手術分娩17例,陰道分娩 48例(P<0.05);在人群性別比中:經產婦手術分娩33例,陰道分娩77例(P<0.05);初產婦手術分娩250例,陰道分娩104例(P>0.05);陰道試產失敗改急診手術:經產婦10例,初產婦39例(P<0.05)。
本資料顯示,羊水偏少的分娩方式與孕周及人群類別比有關(P<0.05),當孕齡≤40周伴羊水偏少時手術分娩的比例(34.63%)大于陰道分娩組(12.15%);經產婦陰道分娩比例較高,初產婦分娩方式無顯著性差異(P>0.05)。由此可見,醫師考慮分娩方式時以宮頸條件成熟度為主。經產婦由于有過分娩體驗,宮頸條件相對初產婦成熟,往往要求陰道分娩的多。而對于初產婦,由于面對即將發生的分娩過程充滿焦慮和不安,一旦產前發現羊水偏少,出于對胎兒安全的角度考慮,往往會選擇手術方式。孕周>40周時,由于妊娠延期,胎盤功能老化,胎兒宮內變化大,醫師考慮分娩方式以手術為主,避免糾紛發生。總而言之,醫方從經濟效益(剖宮產效益高)、醫療糾紛(羊水少易引起胎心異常、胎兒宮內低氧、難產)等方面考慮,往往會對羊水偏少放寬手術指征。這就要求醫務人員要提高自身素質,加強技術水平,減少無指征剖宮產的發生。
在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方面,不同分娩方式無顯著性差異。因此,對于羊水偏少、胎兒宮內狀況良好、宮頸條件相對成熟的孕婦,只要嚴密監護產程,防止滯產、感染的發生,新生兒預后良好。盡管陰道分娩時羊水污染率相對較高(P< 0.05),但手術方式也不能改變新生兒窒息(P>0.05),這就體現了醫患溝通的問題。在初入院時,醫師會對每一名孕婦的產檢情況進行評分,同時結合孕婦的實際情況征求分娩意見。在第一次醫患溝通過程中,醫師要善于傾聽孕婦及家屬的真正意圖,在她們全面理解目前病情的基礎上,提出醫方的建議,技術能解決的以技術解決,技術不能解決的,通過溝通技巧去影響她們做出正確的抉擇,并取得她們的同意,簽署相應的分娩協議。在分娩過程中,醫務人員觀察產程務必要持謹慎的態度。要做到有情況隨時溝通、隨時記錄。醫務人員的態度在分娩中起決定性作用。如果醫務人員不愿承擔觀察產程的責任,傾向于手術(剖宮產由于手術熟練,短時間內即可結束分娩),而孕婦從醫務人員那里得到暗示,認為剖宮產比陰道分娩更安全,往往會選擇手術終止妊娠,但新生兒的預后并不會因為剖宮產這一方式而改善或好轉,這樣惡性循環的結果就是剖宮產率上升,糾紛增多,年輕一代的醫師無法得到實踐機會(如產鉗、臀牽引)。
本研究統計發現,18例AFI<6.0產婦中,6例羊水量在200 ml以下,陰道試產后出現新生兒窒息,AFI<8.0,往往有1個或2個象限羊水池垂直徑線為0,但與實際羊水量的多少無明顯相關。因例數少無法做相關統計學調查。筆者建議單一象限羊水池垂直徑線應結合實際情況,雖然不是診斷指標,但應引起產科醫師的重視,必要時對于AFI<8.0、有1個或2個象限羊水池垂直徑線為0的孕婦可2~3 d做B超追蹤檢查。超聲檢查按AFI檢測的精確性和敏感性均優于其他方法,是較為理想的常規產前監測指標之一[4]。
綜上所述,對于羊水偏少的足月妊娠婦女,如果產前綜合監護正常,且無其他高危因素,本人愿意經陰道分娩,常規做陰道檢查了解宮頸條件及評分,如果宮頸條件成熟可適當進行陰道試產,但必須嚴密監護產程,并做好充分的醫患溝通和相應的記錄。只有在醫患雙方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的基礎上,相信羊水偏少的分娩必定有合理的分娩方式。
[1]張志誠.臨床產科學[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215-218.
[2]胡婭麗.醫療機構醫務人員三基訓練指南(婦產科卷)[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118.
[3]Rutherford SE,Phelan JP,Smith CV,et al.The four-quadrant assessment of amniotic fluid volume:an adjunct to antepartum fetal heart rate testing[J].Obstet Gynecol,1987,70(3 Pt 1):353-356.
[4]Moore TR.Assessment of amnio fluid volume in at-risk pregnancies[J]. Clin Obstet Gynecol,1995,38(1):78-90.
R714.4
B
1673-7210(2010)02(a)-162-02
2009-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