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梅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下埔分院,廣東惠州 516001)
皮膚軟組織擴張器(以下簡稱“擴張器”),是近年來國內外整形和美容外科開展的一項新技術[1],我院自2005年6月~2008年9月共40例患者進行擴張器埋藏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本文資料根據我院2005年6月~2008年9月收治的擴張器埋藏術患者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齡最小8歲,最大33歲,平均(20.4±2.1)歲。擴張器埋藏位置,頭部13例,頸部8例,胸部9例,肩部6例,上肢3例,下肢1例。其中2例同時植入2個擴張器。擴張時間30~60 d。
手術需分兩期進行,一期手術為擴張器的埋入,需擴張的皮膚面積是缺損面積的兩倍,一半用于修復缺損,一半閉合供區。二期手術為擴張器取出及擴張后皮瓣的修復。經原切口取出擴張器切除瘢痕組織,用擴張器提供的額外皮膚形成皮瓣,轉移覆蓋到瘢痕切除后遺留的創面上。
1.3.1 擴張器一期術后護理
1.3.1.1 一般護理 保持室內清潔,空氣的暢通及安靜。注意觀察生命體征,病床旁應配置吸氧裝置、心電監護儀、吸引器等,同時保持氣道通暢。指導飲食,如為面部的擴張器埋藏術后患者宜清淡流質。3~5 d后逐漸過渡到半流質及普食。
1.3.1.2 體位 術后患者宜仰臥或側臥位6~8 h,后可根據情況抬高床頭。如為頭面部的手術嚴格限制頭部的活動,少說話和咀嚼,防止出血及血腫形成。
1.3.1.3 注意體溫、預防感染 加強巡視,密切觀察敷料松緊是否適宜。
1.3.1.4 觀察傷口出血 術后24 h每小時觀察1次術區外層敷料有無滲血,如有滲出應做標記,以觀察動態滲血的范圍、速度并觀察心率、血壓的改變,以便早期發現活動性出血,加以治療。
1.3.1.5 保持引留管引流通暢 為防止術后淤血、血腫,術區放置引流管外接負壓引流袋。壓力200~300 mm Hg。以觀察擴張器局部皮膚血液循環及有無血腫,保持負壓引流通暢,并詳細記錄每小時引流液的性質、顏色及量,注意防止引流管折疊、扭曲。一般引流時間為2~3 d。如果24 h引流液少于50 ml,可通知醫生拔除引流管。如患者有面色蒼白、脈搏加速,提示術區有活動性出血的可能。
1.3.1.6 擴張器的觀察與護理 術后5~7 d開始注水,注射前后給予心理輔導及鼓勵[2],注射后應密切觀察擴張皮膚血運情況,有無傷口裂口、擴張器有無外露等情況。醫護人員避免在該部位進行任何有損擴張器的操作,并囑患者自我保護,保持局部清潔。本組有2例頸部擴張器埋植后24 h內,出現頸部腫脹、皮膚發紺,引流管有新鮮血液流出,患者自訴呼吸困難,通知醫師發現均為囊內出血,經及時、積極處理,未影響手術效果。
1.3.1.7 擴張器外露的護理 擴張器外露為最嚴重并發癥之一[3],術后如早期發現擴張器打折成角,應定量注射,邊注射邊按摩,使擴張器充分展平。
1.3.1.8 局部皮瓣的護理 注意保護擴張器埋藏的部位,如沐浴時勿用力揉、搓,以免損壞擴張器造成手術失敗。正確的局部皮瓣護理可減少感染發生。清洗時應防止水通過外置導管滲入擴張器內。本組有1例患者發現傷口局部紅腫、疼痛、發熱、分泌物增加,均發生在擴張過程的中后期,為擴張器感染,經沖洗5 d,炎癥癥狀消失,2周后繼續注水擴張。
1.3.1.9 局部疼痛護理 疼痛是擴張過程中常見并發癥之一,一般注射后20~30 min消失,可與患者交流,分散其注意力,緩解其緊張情緒。必要時給予止痛劑[4]。本組2例患者在注水初期出現疼痛,經積極安撫、分散注意力,使注水過程順利進行。
1.3.2 擴張器二期術后護理
1.3.2.1 嚴密觀察皮瓣血運 血運障礙常常發生于術后1~2 d,術后應密切觀察皮瓣的顏色、腫脹程度,因為血液循環良好是手術成功的關鍵。本組2例發生在Ⅱ期手術皮瓣轉移后出現皮瓣遠端發紺,血液回流障礙,經烤燈照射、擴張微循環等處理后好轉。
1.3.2.2 創面滲出情況的觀察 術中放置引流管防止出血及血腫形成,密切觀察引流器是否通暢、負壓大小、引流液的性狀,術后限制患者活動,以防過度牽拉造成創口裂開,皮瓣壞死。
1.3.2.3 加強營養,促進切口愈合 術后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等營養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必要時給予靜脈營養輸入。
1.3.2.4 預防感染 醫護人員在各種操作中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包括操作者自身手的消毒。根據醫囑全身應用抗生素,也是預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結果隨訪3~12個月,40例患者經兩期手術后均成功,順利完成皮瓣修復功能,無一例發生感染、血腫及擴張囊外露。擴張皮瓣全部成活,無繼發畸形。
通過對本組40例患者的成功治療護理,筆者認為,擴張器埋藏應用的成功,關鍵在于嚴格執行以上的操作規程和護理程序,除此之外還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并且要不斷豐富知識,只有這樣才能使擴張器埋藏的臨床應用達到最佳的效果,重塑患者的自信心,從而使患者及早投入正常的生活和學習工作中。
[1]魯開化,艾玉峰,郭樹忠.新編皮膚軟組織擴張術[M].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7:55-71.
[2]張俐,管鵬.現代護理心理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1.
[3]張為.腕皮膚軟組織擴張術及護理[J].醫學文選,2006,25(3):555-557.
[4]董加萍.成人疼痛評估方法與疼痛護理新進展[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