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伍沽河
非洲國家尼日爾當地時間18日發生軍事政變以來,雖然街頭局勢恢復平靜,但權力爭奪戰為社會穩定帶來的變數引起國際社會關注。據法新社報道,20日和21日,數千支持政變的民眾先后在尼日爾首都尼亞美和第二大城市津德爾舉行了集會。21日,聯合國和非盟使節前往尼日爾與政變軍人進行談判。多國都呼吁尼日爾“在最短時間內恢復憲政秩序”。迫于國際社會壓力,尼日爾軍事政變領導人薩盧·吉博已許諾將舉行選舉。
據法新社報道,聯合國、非盟以及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的官員將對尼日爾政變后的狀況進行評估。聯合國西非事務特別代表吉尼特表示,“這些官員將同軍方、政治團體進行接觸,觀察眼下局勢,以敦促尼日爾在最短時間內恢復憲政秩序”。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成員國代表與政變者進行了對話,表示希望“通過可信的、透明的全民選舉進行過渡”。尼日爾國內的反對派以及國際社會都呼吁盡快舉行選舉,恢復民主制度。據美聯社報道,在20日發生的支持政變者集會上,參加者有反對派人士、人權組織成員和商會成員,他們對總統坦賈任期屆滿后拒絕退位感到不滿,并呼吁政變軍人盡快促成大選。一名前政府官員助手在集會上說:“我們要求(軍事政變)士兵公正,組織自由民主選舉”。法新社說,美國呼吁“盡快恢復民主”,法國也要求“盡快進行選舉”。政變經歷豐富的利比亞也表示愿為尼日爾盡快恢復民主提供幫助。有報道稱,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20日向尼日爾派出了使節,請求政變者答應遭扣押的坦賈及其家人不受傷害。
迫于國際社會壓力,尼日爾軍事政變領導人薩盧·吉博已許諾將舉行選舉,但沒有透露具體選舉日期。他強調穩定國內政治形勢是眼下當務之急,也是舉行選舉的前提條件。他說:“我們想把民眾團結起來,為選舉創造條件”,“選舉日期將在合適時間宣布”。據法新社報道,吉博向媒體透露說,在西非國家馬里首都巴馬科舉行的西非國家領導人峰會上,他已向西非國家領導人解釋了發動政變的原因,而且這些國家領導人都表示了理解。對于政變時劫持的坦賈政府人員,吉博還表示,“他們都已獲釋,所有坦賈政府成員都是自由的”。▲
環球時報201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