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加拿大特約記者 陶短房 本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董 銘 本報記者 劉 揚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20日稱,法國普利梭羅膠合板公司的450名員工最近兩周來焦躁不安。他們指責中國股東管理不善,致使部分員工從2月10日以來處于半失業狀態。對于中國股東最新下達的轉移廠址的命令,該廠工人更是感到“憤怒”。
報道稱,法國普利梭羅膠合板公司20日接到中國股東的一封公開信,信中要求將位于埃佩奈廠區的業務轉移到位于利雪的工廠,但沒有做出任何解釋。此舉令該廠的工人、企業委員會和工會十分不滿。
埃佩奈企業委員會秘書長馬萊女士表示,工人們得知這個消息后非常生氣,因為企業委員會25日要召開企業會議,但工廠轉移的計劃并沒有列在會議的討論議程中。馬萊抱怨說,中方老板“根本沒有任何企業戰略”。她聲稱,普利梭羅公司“450名員工的前途十分令人擔憂”。
普利梭羅公司利雪廠區的企業委員會負責人雷馬祖利埃則說,公司現已處于“災難性狀況”,因工廠開工不足而被外派到加蓬的部分員工“領不到工資”,而廠內員工被迫技術失業已將近兩個星期。
據《環球時報》駐法國記者了解,普利梭羅公司是一家具有百年歷史的法國板材公司,成立于1907年,上世紀80年代屬于圣·戈班集團,2000年又分割成獨立公司,2009年被中國山東隆盛進出口集團和加蓬的霍尼斯特木材有限公司聯合中標并購。
普利梭羅公司下屬廠區與中國資方矛盾由來已久,并購之初就有許多團體反對,認為中國資方最終會通過加蓬,將生產線轉往中國,從而令法國工人失業,去年10月,爭端甚至驚動法國工業部長埃斯特羅斯,后者要求中方保證履行注資承諾。
據《西南法國報》報道,普利梭羅企業委員會和工人聲稱再不解決問題,將訴諸公堂。豐特奈工廠工會負責人古當表示,如果25日的會議“不能讓我們滿意,那就公堂上見”。
山東隆盛進出口集團的周經理21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述情況主要是中西方在企業文化和管理模式上的差異導致溝通不暢,雙方在企業發展戰略上出現了一些不同看法。“我們希望按照中方的管理思路對企業資源進行整合,降低成本達到效益最大化”。周經理表示,雖然這可能會犧牲一些眼前利益,但是從企業的長遠發展來看是有好處的,這也符合法國工人的長遠利益。法方對此不必過于敏感。
清華大學經濟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教授認為,這種報道是最近西方發達國家對中國企業海外并購所產生的擔心和批評的一部分,對此不必特別在意。但此事也提醒更多已經并購或即將并購海外企業的中方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要充分考慮中西方在社會、文化,特別是工會權利等方面的差異,不能簡單將國內的一些做法直接照搬到海外。中國應日益重視工人和工會的權利問題,這樣有助于維護中國企業在海外正面、長遠的整體形象。▲
環球時報201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