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管克江 本報記者 夏 穎
美國前國務卿亞歷山大·梅格斯·黑格2月20日去世,享年85歲。黑格出身行伍,歷經尼克松、福特和里根三屆政府,堪稱元老。他在尼克松“水門事件”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被稱為“第37.5任總統”。在里根遇刺后,“我掌管著白宮”的發言也讓他丟掉了國務卿飯碗。他去世后,奧巴馬總統稱他秉承美國斗士外交家的傳統,為公職奉獻一生。
黑格高中后進入西點軍校,在310個同學中以第214名的成績畢業。但他此后的升遷卻比同學們快得多。他娶了麥克阿瑟將軍身邊一位將軍的女兒,先后前往日本、朝鮮戰場和越南。1969年,黑格被基辛格看中,推薦成為尼克松總統的軍事顧問。黑格的工作是每天為尼克松準備軍事簡報。他很快從上校晉升為準將,后來一路升至四星上將。
1972年1月,黑格率領一個先遣小組秘密訪問中國,為尼克松2月份的訪華打前站。“水門事件”發生后,黑格出任白宮辦公廳主任。由于尼克松無暇他顧,黑格承擔了許多原本由總統經手的事務。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當時基辛格這么告訴黑格:我來打理國際事務,你負責國內。特別檢察官扎沃斯基稱黑格是第37.5任總統(尼克松為第37任總統)。黑格還說服了尼克松辭職,并同副總統福特達成協議,上臺后對尼克松不予追究。
黑格在福特政府留任了六個星期,然后被任命為美國駐歐洲武裝部隊司令官和北約盟軍最高司令官。里根總統上臺后,黑格出任國務卿,并自稱是美國外交政策的傳教士。黑格在1981年3月30日里根遇刺后的一段講話至今讓他后悔不已。在里根遇刺后幾個小時,黑格立刻鉆進了白宮情報室,并召開記者會說:“我現在掌管著白宮,等候副總統返回。”此時副總統老布什正從得克薩斯飛返華盛頓。黑格后來說,他的用意是向民眾顯示白宮還在正常運作。但批評者認為黑格有奪權之嫌,因為按照權力順位還輪不到國務卿來掌管白宮。《華盛頓郵報》說,一年多后,厭倦了黑格的里根召見他,宣布“同意他辭職”。美聯社說,黑格在任職期間同國防部長溫伯格及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克拉克相處不佳。溫伯格在回憶錄中說,軍隊經歷和最高司令官的頭銜讓黑格總以為別人都想同自己爭奪權力。“他好幾次威脅辭職,最后總統同意了。”
黑格在1979年和1988年還兩度試圖競選總統,由于支持力量薄弱,均在初選前退出。黑格曾說過:“不要成為一名政治家,美國政治家的生活都是下三濫的。直到我參加競選總統才意識到這一點,這一行中幾乎沒有誠實的人”。此外他在一生中還多次遇險。越戰期間他的直升機被擊落,但他未受重傷。1979年他在比利時遭遇“紅色旅”炸彈襲擊,汽車被炸上了天,自己卻安然無恙。退出政壇的黑格在電視臺主持了多年的商業評論節目,還是美國聯合技術公司高級顧問和美國在線時代華納公司的董事。
據報道,黑格曾在北京的一個研討會上這么評述美中關系:“據我觀察,美中關系出現摩擦,多數是由美方的行動引起的,如向臺灣出售大批F-16戰斗機、允許李登輝訪問康奈爾大學、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等等。據我多年與中國交往的經驗,中國人民是喜歡美國人民的,并且愿意向美國學習,尤其是在經貿和科技方面。中國人民現在最關心的是穩定與經濟發展。”
《印度教徒報》、《聯合早報》、星島環球網等亞洲媒體也于21日報道了黑格去世的消息。《聯合早報》將黑格稱為“講話直率、不留情面”的人。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沈丁立21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黑格是軍人出身,做事比較務實。他在冷戰后期貫徹了美國兩屆總統“聯華制蘇”的外交策略,并且是這個政策的主要執行者。但從個人成就上講,黑格比不上基辛格,甚至算不上是“戰略家”。他擔任國務卿期間的確改善了中美關系,但歸根結底其目的是利用中國對付蘇聯,從而損害共產主義事業,因此黑格始終是一個反共政客。▲
環球時報201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