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迪
(吉林體育學院,吉林長春130022)
我國競技體育對于鐵人三項運動的發展十分重視,2000年我國女子鐵人三項運動員在亞洲取得佳績,獲得奧運會入場券,實現了中國該項目在奧運史上零的突破。但是,我們目前的訓練工作仍存在諸多問題:諸如缺乏訓練過程綜合監控的指標體系;訓練手段與方法相對單調;技、戰術和體能訓練的銜接不夠合理等,從而一定程度影響了該項運動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因此,提高訓練過程監控的科學化程度就顯得十分重要。本文通過對我國鐵人三項運動員機能訓練的指標進行跟蹤監控,對獲取的資料進行分析總結,探討反映女子鐵人三項運動員機能水平的監控指標,尋求鐵人三項運動機能發展水平的綜合評價標準,為今后我國鐵人三項運動訓練提供有價值的科學指標參數。
研究對象為成都軍區鐵人三項運動員12人(男6人、女6人),其中國家隊隊員6人,解放軍隊運動員6人。運動員身體一般情況見表1。

表1 運動員一般情況
1.2.1 機能測試法
每周一清晨空腹安靜狀態下采指血測試BUN、T、C、Hb,大運動課后進行尿十項測試。
1.2.2 專家訪問法
對國家級教練員及相關專家進行訪問。
1.2.3 數理統計法
用橫向比較和縱向追蹤的方法,對運動員的測試數據及教練員對運動員負荷的信息反饋,用EXCEL軟件進行分析處理。
1.2.4 文獻資料法
查閱了國內外有關鐵人三項運動員機能方面的研究文獻。
1.3.1 血紅蛋白
Sysmex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Poch 100i。
1.3.2 血尿素氮
瑞士全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羅氏)。
1.3.3 尿十項
日本京都尿十項分析儀4210c。
1.3.4 睪酮
雷杜半自動生化分析儀1904。
1.3.5 皮質醇
雷杜半自動生化分析儀1904。

表2 全隊生化指標變化情況(n=12,M±SD)
從表2看出,集訓的5周后,血紅蛋白在第3周測試時較第1周測試時有顯著性下降,到第5周測試時,血紅蛋白較第3周有顯著性回升,但與第1周和第2周相比,無顯著性差異。
運動員的運動能力和疲勞的恢復直接受到血紅蛋白在血液里運輸氧氣能力的影響。訓練過程中一旦出現血紅蛋白持續下降的情況,就應立即考慮是過度訓練造成的。如果訓練安排合理的話,在一個訓練周期中通常不會出現血紅蛋白顯著性下降的情況,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說明運動員的機能出現了明顯的惡化,必須立即調整訓練量和訓練強度。從表2的統計結果來看,在集訓期的第3周出現了血紅蛋白較第1周顯著降低的情況。說明運動員機能下降,這與運動員的反映和訓練表現是相符的。第5周時,血紅蛋白又較第3周顯著升高,說明本周運動員的機能水平有所恢復。盡管從第3周到第5周,并未對運動員進行專門調整,但是,有可能是由于運動員在訓練強度和完成情況方面的下降,可以被視為一種變相的調整,使得機能有所恢復,也有可能是運動員對訓練的適應造成的。
表2的統計結果表明:經過5周訓練后,運動員體內血尿素氮無顯著性變化,各周之間也沒發生顯著性改變。血尿素氮作為機體蛋白的分解代謝產物之一,從一定意義上可以反映體內蛋白質的分解代謝狀況。人體在長時間劇烈運動或蛋白攝入超量時,蛋白質的分解會大大增加,從而造成血尿素的明顯增加。人體在機能狀況下降時,血尿素氮也會發生這樣的變化。有研究發現血尿素氮的安靜值是評定運動員機能狀況十分敏感的指標,每當該值遠遠超過本人正常大負荷訓練后的變化幅度時,絕大多數運動員主訴有疲勞感,同時教練反應運動員的一些技術指標也在下降。由于本次高原訓練處于兩次比賽之間,前一段時間的疲勞尚未得到完全恢復。前兩周作調整,從第3周開始加大量和運動強度。但由于運動員的主體感受,使得運動負荷沒能增加到應有的程度,因此盡管感到“練不動”但負荷不夠,達不到運動員本人能承受的大負荷,加上運動員個體差異較大,血尿素氮沒有顯著性變化;另外,集訓期間運動員注意了營養方面的合理搭配,也可能是血尿素氮沒有出現顯著性差異的原因之一。
血清皮質醇是由腎上腺皮質分泌的一種甾體類糖皮質激素,在一日內不同的時刻,分泌量變化幅度較大,這與人的生理節奏有關。研究表明,男女優秀運動員正常安靜狀態下血清皮質醇水平與正常人沒有區別。由于皮質醇是促使機體進行分解代謝的重要激素,在運動過程中升高可促進糖元分解供能,提高運動能力;在運動后持續保持高水平則會造成機體分解代謝過強,不利于恢復。因此,測定血清皮質醇可以用于評定運動員的腎上腺皮質的機能和恢復狀況。表2的統計結果表明:運動員經5周的集訓后,體內皮質醇水平在第5周時比前4周有顯著上升,第3周與第2周相比有下降趨勢,但不顯著。

表3 睪酮(T)的變化情況(n=12,單位:mg/l)
睪酮是機體內活性最高的一種雄性激素,在運動訓練對人體形態和機能的改造中,尤其對運動成績的影響中,雄性激素起著重要的作用。一般來說,身體機能良好時,血清睪酮水平變化不大,且有體能增強伴有血清睪酮增加的趨勢。而在疲勞、過度訓練或機能狀態不好時,血清睪酮水平則會下降。從表3可看出,女運動員集訓了5周后,體內睪酮水平比前兩次測試呈現出顯著性下降。第3、4周與第1周相比,有下降趨勢。第5周時,睪酮水平又呈現出上升的勢頭,但沒有恢復到第一周的水平。男運動員體內睪酮變化的情況顯示:受試者在集訓后的第3周時,睪酮水平與第1、2周相比呈非常顯著性下降,第5周時又顯著性回升,其余各周間未發生顯著性改變。
根據從對本次為期5周的高原訓練時的運動員機能水平的監測分析,可以看出運動員在高原時的機能水平處于一個低谷時期,根據指標分析來看,上高原前期的調整并不充分,當訓練強度和量加大后,運動員明顯感到練不動,此時訓練計劃沒有作出相應調整,使運動員不是做主動調整,而是被動調整。如果在第3周即運動員主觀感覺最差時,教練注意根據每名隊員的具體情況在訓練的強度和量上作適當調整,使他們的機能處于較好的狀態。
血紅蛋白在集訓期的變化與運動員的主觀感覺變化一致,即當運動員感覺最疲勞時血紅蛋白呈顯著下降趨勢。血尿素氮在本次監測過程中沒有顯著性變化。睪酮在運動員主觀感覺不良時顯著下降,皮質醇呈顯著上升趨勢。由于血紅蛋白的變化與運動員的主觀感受比較一致,因此建議配合其它反映主現感覺的指標進行監測,以了解運動員身體機能的實際情況。
[1]張愛芳.實用運動生物化學[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
[2]馮煒權,等.當前運動生化與營養的幾個問題——運動生物化學動態之四 [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1,(1):64~68
[3]馮連世,等.優秀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方法 [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
[4]馮連世,等.運動員機能評定 [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
[5]胡曉燕,等.運動性貧血防治措施的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1999,(1):28~30
[6]趙杰修,等.運動性貧血機理和防治的研究及探討[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04
[7]馮煒權.運動訓練生物化學[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l998
[8]馮煒權.應用尿蛋白評定運動員的身體機能狀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2,(1):1~ 13
[9]李志敢.不同負荷運動時幾項尿液生化指標的變化[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1999,(1):35~38
[10]曲綿域,等.實用運動醫學 [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3
[11]馮煒權、翁慶章.血乳酸與運動訓練 [M].人民體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