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團
(廣西民族大學體育與健康科學學院,廣西南寧530006)
少數民族地區是我國實施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重點與難點。培養高素質小學體育骨干教師,是少數民族地區基礎教育體育課程改革取得成功的關鍵?!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開展以培訓全體教師為目標、骨干教師為重點的繼續教育,使中小學教師的整體素質明顯提高”。課程設計,是少數民族地區小學體育骨干教師繼續教育的核心,它是少數民族地區小學體育骨干教師繼續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加強小學骨干教師繼續教育課程設計研究,培養少數民族地區高素質小學體育骨干教師,是我國基礎教育體育體育課程改革必須解決的問題。
1.1 研究對象
隨機抽查廣西少數民族地區10個縣市的小學體育骨干教師150人,編寫小學體育骨干教師繼續教育教材的專家30人,廣西少數民族地區小學體育骨干教師繼續教育機構的管理者與培訓者45人為研究群體,其中涵蓋了壯族、侗族、瑤族、毛南族、京族、水族、仡佬族、白族等8個少數民族。 樣本分布如下:

圖1 樣本分布情況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手工檢索和計算機網上檢索查閱有關參考文獻,了解當前國內外對教師繼續教育、我國廣西小學體育教育發展情況、小學體育教師課程設計歷史、基本現狀和發展趨勢及有關研究方法。
1.2.2 問卷調查法
對廣西少數民族地區10個市縣的小學體育骨干教師150人,編寫小學體育骨干教師繼續教育教材的專家25人,廣西少數民族地區小學體育骨干教師繼續教育機構的管理者與培訓者45人發放問卷,調查問卷的發放量、回收量、有效量、回收率、有效率、信度和效度情況見表1。

表1 問卷發放和回收總情況
1.2.3 訪談法
對“十五”期間廣西少數民族地區小學體育、健康教育師資培訓 (區級骨干教師培訓)的廣西少數民族地區的小學體育骨干教師、培訓者與培訓管理者、編寫培訓教材的專家進行訪談,以期對課程設計的現狀進行深入的分析。
1.2.4 數理統計法
收集的數據運用SPSS of Windows 10.0社會科學用統計軟件包進行數理統計分析和計算,部分數據用Casio Fx-3600計算器處理。
2.1 課程設計現狀分析
2.1.1 現行課程設計改革勢在必行
從小學體育骨干教師繼續教育課程設計的總體評價來分析 (如圖2),三者均認為目前的繼續教育課程設計必須改革,對 “必須改革”的選擇率達到70%以上。由此看來,廣西少數民族地區小學體育骨干教師繼續教育課程設計進行改革勢在必行。
2.1.2 課程設計價值取向單一
不論是問卷調查,還是訪談,均發現骨干教師、培訓者對培訓管理者、教材專家對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價值取向單一,以社會為指向、以學科體系為中心。當問及 “繼續教育課程目標的設置應從何出發”時,三者的態度均將 “社會與體育教育發展的要求”列為首位,平均指數分別為3.71、1.67、1.64,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傳統的體育教育教學觀念在一定程度上仍殘留在人們的思想里,對國內外小學體育教育教學改革的動態方面缺乏深入研究,還沒有了解現代小學體育教育教學思想的發展趨勢。目前廣西少數民族地區小學體育骨干教師繼續教育課程目標已跟不上現代成人教育課程發展的需要。

圖2 課程設計的評價
2.1.3 課程目標制定不盡合理性
在課程設計中,課程目標的確定十分重要,不僅有助于明確課程與教育目的的銜接關系,從而明確課程設計工作的方向,而且有助于課程內容的選擇和組織,并可作為課程實施的依據和課程評價的準則,課程目標的適切性和科學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整個課程活動。
在對目前課程目標制定的評價中),只有20.9%的骨干教師、48.4%的培訓者與培訓管理者認為目前的課程目標制定是合理的,兩者認為其不合理的分別為40.2%、27.5%,可知目前廣西城市小學體育骨干教師繼續教育的課程目標制定是不盡人意的,盡管教材專家對課程目標制定持合理態度的占有69.1%,但他們作為課程目標制定的主體之一,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是有所保留的,21.4%的專家認為課程目標的制定介于合理與不合理之間,2.4%的專家認為課程目標制定不合理,實際上專家們與骨干教師、培訓者與培訓管理者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似的。
2.1.4 課程內容過于強調競技運動技術,缺乏先進性、時代性、實用性
在對骨干教師、培訓者與培訓管理者的問卷調查中,二者認為目前課程內容存在問題排在首位的是 “課程內容過于以競技運動技術為中心,缺乏多樣性”,這說明目前課程內容仍受競技教育思想的影響,在一定程度反映小學學校體育注重少數有運動才能學生的培養,追求學校的金牌效應與升學率;單一的課程內容價值取向,注重傳統的學科知識體系,導致了課程內容組織橫向性、順序性不盡合理,忽視了對現代教育教學新思想、新成果和相關學科成果的吸收,忽視了骨干教師學習心理的發展規律,51.6%的骨干教師和41.9%培訓者與培訓管理者認為 “課程內容偏舊重復,缺乏先進性與時代性”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這一點。課程內容的選擇 “沒有針對性和選擇性,與廣西情況及教師需要相脫節,忽視教師成年特點”、“課程內容偏多、繁缺乏實用性”排在存在問題的前四位,這說明目前的課程內容沒有根據目前小學體育教學基本要求差別較大,課程內容的基礎性不足,缺乏教育教學的基礎知識,同時也反映了課程內容選擇沒有與成人的特點和繼續教育的特點相適應。
2.1.5 課程設計注重教師參與
為了解廣西少數民族地區小學體育骨干教師對參與課程設計發展的情況,通過對骨干教師、培訓者與培訓管理者、教材專家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75.4%的骨干教師、培訓者與培訓管理者、教材專家認為骨干教師應該參與教材編寫,一方面反映了三者對骨干教師的成長與發展有了反思意識。另一方面也揭示出現行課程缺乏完整性,缺少骨干教師實踐的知識與經驗。骨干教師作為課程實施的主體,經過教育教學實踐,他們深切感受到課程存在的問題,教師參與教材編寫可以貢獻他們的實踐知識,以確認哪些計劃在課堂里是切實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從而提高課程的適切性。
2.1.6 課程目標進一步主體化,注重骨干教師主體地位
為了對廣西少數民族地區小學體育骨干教師繼續教育課程目標的價值取向進行探討,通過問卷對骨干教師、培訓者與培訓管理者、教材專家進行課程目標設置意向的調查,三者對 “培養創新精神和教育教學能力及自主的科研能力”和 “培養專業精神,更新教育教學觀念”的選項上表現出較高的一致性,他們的平均指數排序均列在前兩位,這說明三者在繼續教育課程目標的價值取向從注重傳授競技運動技術轉移到注重教師的自身的素質與能力,意識到骨干教師在繼續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同時出說明我國的基礎教育改革已深入到各級各類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三者在意識上對素質教育所倡導的精神有較高的認同感,這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三者在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面前有了危機感和認識到自身的薄弱環節,進行繼續教育,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對于體育這一短線學科來說,已逐漸得到多數學校領導、教師本身、社會輿論的關注,它深刻地影響著體育教育的改革和我國體育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戰略,這與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方向是一致的。
2.2 對策
通過對廣西少數民族地區小學體育骨干教師繼續教育課程設計歷史和現狀的分析,結合現代教育理論與現代體育發展趨勢,在課程設計改革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2.2.1 樹立正確課程設計理念
依據現代課程論和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繼續教育課程的發展應吸取歷史各種課程觀的合理成分,結合新形勢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需要,我們認為,廣西少數民族地區小學體育骨干教師繼續教育課程設計理念應包括課程設計觀的人本化、課程設計的一體化、課程設計的整合化等方面內容。
2.2.2 構建合理的課程設計理論體系
任何改革,都要理論先行,課程設計改革作為繼續教育改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改革,尤其需要理論的指導。課程設計的理論基礎系指課程設計的三大基礎——學科、學生、社會。構建廣西城市小學體育骨干教師繼續教育課程設計的理論體系必須立足于這三個基點,才能使課程體系處于均衡狀態。
2.2.3 構建科學的課程目標體系
通過對現狀研究,根據我國骨干教師的培訓目的要求、繼續教育發展的要求和廣西的實際情況,結合廣西少數民族地區小學體育骨干教師自身素質與能力的不足,我們認為,21世紀廣西少數民族地區小學體育骨干教師繼續教育課程設計要在以下幾方面加強:1)培養骨干教師的創新精神和教育教學能力及自主科研能力;2)培養骨干教師的專業精神,更新教育教學觀念;3)強調骨干教師掌握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的基本知識和技能;4)培養骨干教師教育教學的實踐反思能力。
2.2.4 調整課程結構和革新課程內容
課程結構整合和革新課程內容,應致力做到以下幾方面:1)骨干教師發展與文化知識的整合,注重課程內容的人本性;2)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的整合,強調課程結構的選擇性;3)公共課程與專業課程的整合,倡導課程結構的綜合性;4)精選具有先進性、針對性與實效性的課程內容,保證課程內容的科學性。在調查中,70%以上的骨干教師、培訓者與培訓管理者、教材專家均認為課程設計內容選擇應選取有健身娛樂價值且普及率較高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認為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是課程設計的重要資源。課程設計應從少數民族地區的實際出發,設計符合少數民族地區繼續教育課程。
3.1 現行課程設計改革勢在必行,課程設計具有注重教師參與,課程目標進一步主體化,注重骨干教師主體地位等優點;
3.2 現行課程設計中課程目標制定不盡合理;課程內容過于強調競技運動技術,缺乏先進性、時代性、實用性;
3.3 課程設計改革應走樹立正確課程設計理念,構建合理的課程設計理論體系,構建科學的課程目標體系,調整課程結構和革新課程內容等道路。
[1]熊大成等編著.教師素質教育論[M].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0
[2]張維儀主編.教師教育-改革與發展熱點問題透視 [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3]董士貞等著.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4]施良方著.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與問題 [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5]陳秋超,等.論現代體育課程的發展趨勢[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0(4):75~77
[6]張細謙.試論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的產生與發展 [J].體育與科學,2001(21):54~56
[7]汪人.關于改進教師培訓的意向調查及思考[J].師資培訓研究,2000(4):10~12
[8]杜俊娟.對體育教師在職培訓的理論思考與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1(13):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