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旭釗,陳家璇
(潮州衛生學校,廣東 潮州 521041)
“熱爐法則”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
蔡旭釗,陳家璇
(潮州衛生學校,廣東 潮州 521041)
班主任;熱爐法則;班級管理
近期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明確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學管理中,有采取適當方式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的權利。”在班級管理中,筆者深深地體會到:班級管理的對象是青少年學生,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處在形成階段,還沒有完全成熟,他們在外界形形色色的不利因素的誘惑下,必然會出現一些不良行為,因此一定要采取適當方式及時對學生進行教育,用嚴格的規章制度來約束、教育學生。
然而,在強調尊重學生,維護學生權利的今天,一些地方和學校,出現了教師特別是班主任不敢管學生,不敢批評教育學生,放任學生的現象。“師道尊嚴,易子而教”這句古訓說明了班主任在教育和管理過程中樹立威嚴的重要性。如果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缺乏一定的威嚴,不敢管學生,不敢批評教育學生,放任學生,在班內就不可能形成健康向上的輿論和凝聚力,班級管理也收不到良好效果。
筆者經過多年的實踐,認為“熱爐法則”在加強班級管理中有一些獨特的作用,現以所帶的班級為例,談點個人的心得體會,以求教于同仁。
在西方管理理論中,著名的“熱爐法則”闡述了這樣一個道理:火爐是燒紅著擺在那里的,任何人都知道不能去碰觸;如果有人敢去碰觸,那么必然要被燙傷。“熱爐法則”告訴我們:規章制度好比一個火爐,誰要去碰它,就要受到被“燙”的懲罰。
“熱爐法則”形象地地闡述了懲處的原則:(1)熱爐火紅,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爐子是熱的,是會灼傷人的,這是“警告性原則”;(2)當你碰到熱爐時,立即就被灼傷,這是“即時性原則”;(3)每當你碰到熱爐,肯定會被火灼傷,這是“一致性原則”;(4)不管是誰碰到熱爐,都會被灼傷,這是“公平性原則”。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如果能恰當地運用“熱爐法則”來加強班級管理,那么一定能提高班級管理的效果。筆者以所帶的班級為例,提出4點體會。
班級管理中有一定的規章制度,管理才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班規對學生民主、法制觀念的培養,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具體實踐,無疑具有重大的意義。參照學校的規章制度,結合本班實際情況,筆者與班委會一起制訂了《潮州衛校07醫學檢驗班操行分加扣實施細則》、《潮州衛校07醫學檢驗班課堂“六要”、“六不”文明須知》、《潮州衛校07醫學檢驗班宿舍“六要”、“六不”文明須知》,提高了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另外,針對本班學生全是住宿生、住宿環境復雜以及學校封閉式管理的特點,筆者與各個宿舍學生簽訂了《潮州衛校07醫學檢驗班宿舍安全責任書》,讓學生懂得學會承擔責任。通過這些,促使班級管理走上科學化、規范化的軌道。
筆者還經常在班級宣傳班級常規,對學生進行校規、班規教育,對學生起到警醒作用,以警告或勸戒學生不要觸犯規章制度,否則會受到懲處。如召開“開好頭,起好步——新班規大家談”、“文明考風、誠信考試、從我做起”、“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校紀校規知識競賽”等主題班會,幫助學生辨別是非、提高認識。
“即時性原則”就是說,學生一旦觸犯或違反規章制度,懲處必須立即進行,做到有“法”必依。班主任對違規違紀學生的處理絕不能“婆婆媽媽”、拖泥帶水,絕不能有時間差,尤其是對一些嚴重的違規違紀行為,如考試作弊、打架斗毆、抽煙酗酒、頂撞教師等。錯誤行為的發生與懲處的間隔時間越長,教育效果就越差,教育目的就越難達到。教育是有時機的,時機過了,再去懲處學生,容易產生負面影響。任何拖延的懲處行為都只會給違規違紀的學生傳達一個錯誤的信息:班主任不在乎。既然班主任不在乎,班干部也不會在乎,進而導致班上其他學生也不在乎。其后果只會使學生輕視校紀校規,忽視對自己錯誤行為的及時糾正,從而導致違規違紀行為的再次發生。這種惡性循環必將對班級管理工作產生極其惡劣的影響。
為及時教育學生,以便達到學生能在第一時間改正錯誤行為的目的,筆者對學生的違規違紀行為進行日、周、月的定時公布,并進行及時教育。如制訂《07醫學檢驗班日行為規范扣分情況公布表》、《07醫學檢驗班周行為規范扣分情況公布表》、《07醫學檢驗班月行為規范扣分情況公布表》,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達到即時教育的目的。
當然,如果某些錯誤是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低或經驗不足造成的,作為班主任,也應立即指出,引導他們即時改正。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還要把握好管理的尺度,不能過于嚴厲或過于寬松,更要避免時嚴時松、嚴一天松一天,堅持做到執“法”必準。如對于性質相似的問題,不能因為是班干部或者其他原因,就私自不了了之地處理完畢。這樣,很容易在班級中引起軒然大波,使得班主任的威信蕩然無存,同時也會使班級管理規章制度的威懾力大大降低。
因此,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當嚴格執行制訂的制度,堅決制止惡劣的行為在班級學生中滋生、蔓延。如對于學生的違紀違規行為,筆者嚴格按照《潮州衛校07醫學檢驗班操行分加扣實施細則》的規定執行,該扣多少分就扣多少分,當日發生,當日公布,當日教育。
對于違規的學生,班主任要一視同仁,不管成績好壞,不管是不是班干部,無論親疏遠近,無論家庭背景,一律公平對待,給學生創造一個公平的環境,真正做到違“法”必究。無論哪名學生,只要違規違紀,當處則處,當罰必罰。筆者常聽學生在背后悄悄地議論說某班主任“看面子”,成績好的學生犯了錯只輕描淡寫地批評了一下,成績不好的學生犯了錯就大罵特罵,某學生有背景,他表現不好也當班長,還是優秀學生干部……可想而知,這樣的班主任威信何在,又如何用自己的人格去影響、教育學生做人呢?
所以在筆者任班主任的第一天,筆者就告訴學生,不管你父母是誰,不管你過去表現怎樣,不管你是班干部還是一般學生,你在這個班里就是我的學生,所有的學生都有平等受表揚或受批評的待遇。
人畢竟不是火爐,制度最終是由人來實施的。因此,班主任在運用“熱爐法則”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班主任建立和執行班級管理制度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處罰某些學生,在實施的過程中,應當避免使違規的學生產生抵觸情緒。對于出現問題的學生,除了按照班級管理制度進行處罰以外,更重要的是對其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以促使其在今后避免類似問題的再次出現,取得更大的進步。
班級的管理中要特別注重對經常違規違紀學生的引導。其實那些經常性違規違紀的學生往往并不是因為本質壞,而是由于自控能力較差影響了班級的管理。對于經常性違規違紀的學生,筆者不是孤立、漠視他們,而是對他們多些信任、多些關心,逐步提高他們的制度意識及遵守紀律的主動性。同時,筆者經常利用夜自修或到宿舍區的機會,與他們談心、溝通。另外,還通過互發短信與個別學生進行交流,通過交流,一旦發現學生有不良心理,就及時進行疏導、教育。
班主任要做到言傳身教,以身作則,靠自身的人格魅力在學生心中樹起一座豐碑,這是決定班主任工作成功的關鍵所在。古語云:“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可見,榜樣是有說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的。筆者認為貫徹這個原則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求學生做到的,作為班主任首先也應做到。筆者常常對學生說:“要求大家做的,我會先做。”如開會要求大家提前15分鐘到場,筆者都會提前到場,從不遲到;每逢走進教室時,看到地面有廢物,筆者會動手撿起來扔進垃圾桶。班主任是學生身邊最好的榜樣,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使學生耳濡目染,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因此,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教育、感化學生。
G630
A
1671-1246(2010)24-00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