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致和之“道”:老子寬容思想析論

2010-03-21 06:30:17黃瑾宏
關鍵詞:老子思想

黃瑾宏

(東南大學 人文學院,江蘇南京 211189)

經驗世界本質上是多元差異性的世界,認同多元差異主體的存在是經驗世界的本質要求,人們對經驗世界的本質把握的一種最基本的態度就是寬容?!兜赖陆洝分刑N含著豐富的寬容思想資源,面對由于多元差異性而引發的現代性危機,從老子思想體系出發,考察老子寬容思想的哲學依據、挖掘其中的寬容思想內蘊很有必要。

一、寬容的形而上基礎:“自然無為”的他者理念

所謂“寬容”,就是共同體“對他者的包容,而且是對他者的他性的包容,在包容過程中既不同化他者,也不利用他者”[1]。可見,在哈貝馬斯看來,寬容的實質是尊重他者,是由于認識到自我與他者雖然有不同,但也存在共同屬性,因而能平等地對待他人。“他者”是一個現代西方的學術用語,《道德經》的表述中沒有“他者”這樣的字眼,但細品下來,我們會發現,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老子已經意識到了“他者”的問題。甚至可以說,“他者”是研究老子思想不可忽略的一個維度,老子思想體系的出發點和理論歸宿是如何處理自我與他者的關系,探問的成果表現為“道”的“自然無為”本性的言說。

“道”是老子思想體系的最高范疇,是構成其思想的生長點。如果說老子的文本中蘊含著寬容思想,那么其形而上的根源應為“道”的寬容品性。“道”是什么?“道可道,非常道”[2]1,《道德經》中73處提到“道”,卻沒有定義“道”究竟是什么,只是在對“道”的描述中表明,“道”的本性是“自然”和“無為”。老子說:“道法自然?!盵2]25何謂“自然”?在中國古文字中,“自”和“然”是兩個詞,各有其義。《說文》曰:“自,鼻也?!?“自”即是指“自己”?!队衿せ鸩俊酚涊d有“然,如是也”。可見,老子“自然”含義應作“自己而然”解釋。“道”的自然本性是指“道”遵循事物自身的初始狀態和純樸本真之性,是“道”因性而行的運作方式,因此自然就是事物自己如此而沒有外力強迫的狀態。這里的“法”是效法的意思,道法自然,即“道”取法于“自然”。對此,王弼注曰:“道不違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于自然無所違也。”[3]老子認為,自然是對道之狀態之形容,他主張凡事排除主觀妄為,要因任自然,因而“道法自然”。老子還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盵2]37“無為”可以有兩種理解:一種是認為自然無為就是“疏懶散漫,無所事事”,甚至是完全放棄、什么事情也不做的“無所作為”;另一種是不實施意志強加,尊重“外己”。筆者以為,老子的“無為”觀應作第二種理解,即,“無為”是指順應事物的自然發展趨勢而不強作妄為,理由如下:

第一,由中國思想的經世致用傳統和老子作為思想家的地位決定。中國傳統雖然各家主張不一,但異曲同工,都是經世致用之說,試圖在分崩離析的現實中找到一種治人乃至于治世的療救之方,老子學說也不例外。老子身處春秋戰國社會混亂時期,作為一個杰出的思想家,老子不可能一味采取歸隱田園的“詩意”之舉,而是以其形而上之“道”為基礎,批判和解決現實問題,在他的自然無為的主張中處處表現出一種社會責任感[4]。

第二,由老子的辯證法思想決定。老子認為道的運行就是“反”,“反者道之動”,所以圣人與對立面各方也要無所固執,“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币詿o為而致無所不為,這正是老子辯證法思想的反映。

第三,老子“為”的思想在文本中多次體現出來。老子文本中12處提到“無為”、5處提到“柔弱”、7處提到“不爭”,但“無為”總是與“為”連在一起,柔弱總是與剛強并存,而不爭的目的則是莫能與之爭。老子以無為而致無不為的直接表述就是“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柔弱勝剛強”,一個“勝”字,把老子主張“柔弱”的意圖暴露無遺?!胺蛭ú粻?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諸多表述表明,老子并非是一個消極主義者,他的意旨與孔子一樣,是要達到“治國平天下”,只是他的思維方向及采取的方式與孔子相反,認為以無為達到有為才是真正的聰明。

因此,從形式上看,老子貌似提倡無作為,實質上是主張順從自然之為,雖然無為,而一切已經完成。正是通過這種方式,“道”生養育了萬物。“道法自然”奠定了“自然”在老子哲學中的中心價值地位,“道常無為”給老子哲學的方法論定下了基調?!盁o為”和“自然”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范疇,自然是事物的理想狀態,而無為是保持這一狀態的方法,就是人格意志不對萬物進行主宰,只是順物之性,自然而為,是“生而不有,為而弗恃,長而弗宰”[2]5。道的本質是“自然無為”,而最后達到的卻是“無不為”,無為之為何以可能?其哲學存在論依據是什么?劉安在《原道訓》中說“漠然無為而無不為也,澹然無治而無不治也。所謂無為者,不先物為也;所謂無不為者,因物之所為。所謂無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謂無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從中不難看出,“無為而無不為”之理即在順自然而為中的“他者”思想。“無為之為”與通常意義上的“為”的區別在于“為”之主客體之間的關系差異,“無為之為”的要旨在于“他者性”的觀念或者說反對主體對客體的干涉、壓制而任客體“自己而然”?!胺ㄗ匀弧迸c“無為而無不為”的核心就是要為自我設限,用現代話語來說,就是要取消主體霸權,打破主體性的藩籬,把主體性的發揮與主體對他者的尊重聯系起來,既不取消主體性而無所作為,也不任主體肆意妄為而無視他者的存在、利益與尊嚴。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明確而集中地體現出了自然無為思想中的“他者”理念[2]64。“輔”是基于萬物平等的基礎之上,不存在一方支配、控制另一方的情況,體現了老子思想的價值選擇。輔萬物之自然,就是一切順他者之客觀規律而為,看似主體無作為,實際是無主觀的強作妄為,如此 ,主體之為表現為“無為”、“讓先”、“取柔”和“守雌”,而萬物則自生自成,故能無不為,這里的主體“自我”又無非是“他者”的“他者”而已。因此可以說,輔“他者”自己而然是老子“自然”觀的思想內核,也是“無為”而致“無不為”的哲學通途。正如王慶節認為,老子的自然無為概念是一種道德形而上學層面上更基本的要求,它要求我對于作為我的行為之對象的“受者”的他人或他物的存在與獨特性,給予一種根本性的承認和尊重,并因此反對任何對這種“他者性”的承認和尊重的外來壓制和侵犯[5]。

通過以上對老子“自然無為”之“道”之本性的解讀,我們不難看出,老子的“道”具有“包容他者”的品格,“道”何以能“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蓋“道”為虛無之體,夫“虛”者,能“容”也。在老子看來,“容”(即寬容)者,符合于“道”,“道”最能包容,“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盵2]16有容乃大,道的寬容品格應為包括人在內的世界萬物所效法,為人寬容,便與大道相符合,從而終身不會遭受危險;為政寬容,便與大道符合,則“天下莫能與之爭”。由此,老子的“道”之寬容品性就由自然觀引入了倫理政治領域而獲得了倫理和政治的意義[6]。

二、寬容之為“德”:“上德若谷”的道德導向

道德寬容是指“寬容之為德”。德與道密不可分,老子說:“孔德之容,唯道是從?!盵2]21人法道之自然無為而得到的“德”同樣具有“道”的本性?!暗馈表樧匀欢盁o為”,“德”出自人的自然本性而“不德”。道體空虛不實,體道的圣人也應當“致虛極,守靜篤”[2]16,在老子看來,人的心靈本來是虛明寧靜、無欲無私的。但是,人們往往為私欲所蔽,使人昏昧紊亂,多有差錯,所以必須做到“曠兮其若谷”[2]15,即為人處事胸襟寬廣,豁達大度,就好像幽深的山谷一樣,能夠包容人世間的一切。因此老子說:“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盵2]27這種無棄人、無棄物之德是何等偉大的人道精神和寬容精神!老子的道德寬容思想集中體現在“上德若谷”這一表述中。中國人歷來贊賞“寬容”,認為為人應當豁達大度、寬宏大量,這一品德是由老子“上德若谷”的思想演化而來[2]41。老子所說的“上德”表現在兩個方面:人際相處時的“不爭”之德和對待怨仇時的“以德報怨”。

有感于世人爭逐高位,老子以“川谷之于江?!睘橛鱗2]32,建議世人若能“處下”,自能謙虛容物,消解爭端;以水為喻,認為人法道,就要像水的品性一樣,“處人之所惡”而不爭,“夫唯不爭,故無尤”[2]8。要做到不爭,就要去掉過分、奢侈和驕泰?!笆且允ト巳ド?去奢,去泰”[2]29。圣人的這些品性都是基于對“他者”的尊重,以他者之心為心,與他者協和共處,在人際交往之中,磨去刀刃,解除糾紛,與他人同沐光輝,與他人同一步調,老子稱之為“玄同”。與老子的“無為”思想相一致,其“不爭”的觀念,并非消極的徹底放棄、厭逃人世,而是積極地利益萬物,卻功成不居,這是對人類品格的極大挑戰,需要達到極高的道德境界。

“上德若谷”在恩怨問題上表現為“報怨以德”[2]63。對待恩怨一般有四種態度:一是“以怨報德”,這是小人所為;二是“以德報德,以怨報怨”,這是一般人之所為;三是“以直報怨”,這是孔子的主張;四是“以德報怨”,這是老子所主張的。四者之中,“報怨以德”是對待怨仇的最為寬容的一種態度。老子認為人法道就應包容萬物,即使是仇恨也是如此?!笆且允ト藞套笃?而不責于人”。當然,老子認為要從根本上消除人間仇怨,就必須做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2]79,即應當像天道那樣無私,“利而不害”,“為而不爭”,不與人爭有,不與人爭多,而應先幫助別人,給予別人,這樣仇怨自然就不會產生。老子認為這種辦法,看起來好像吃虧,其結果卻是“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2]81。

老子道德寬容思想的根基是在與他者交往中的“守弱”的心態,亦即對他者的尊重而不任己之妄為。林語堂對此的解釋是,“老子最邪惡的‘老滑’哲學卻產生了和平、寬容、簡樸和知足的最高理想,這似乎是矛盾現象,這種教訓包括愚者的智慧、隱者的利益、柔弱者的力量和真正熟識世故者的簡樸?!盵7]當然,老子所主張的“寬容之為德”不僅是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更是一種對個人品性要求極高的“海納百川”式的寬容胸懷。在價值共識成為稀缺資源的當今社會,人際間想要和諧相處,需要老子所宣揚的“上德”,需要人們從“柔弱無爭”做起,與人相處時,讓自心柔軟謙和,寬容對人,不爭功諉過,不分別計較,這樣待人接物的寬容態度必然能帶來人我之間的和諧。

三、為政以寬:“無為而治”的治國方略

與寬容之德一樣,寬容的政治也是法道而來,道之自然無為引申到政治上就是老子所說的“治大國,若烹小鮮”[2]60,即政府的作為不擾民,百姓才能安然暢適,才合乎自然,體現為統治者的“無為而治”的施政原則,具體表現為行政管理中的“輔百姓之自然”、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系的“大者宜為下”以及“不以兵強天下”、“戰勝以喪禮處之”的戰爭觀。

首先,在行政管理上,統治者“輔百姓之自然”。對統治者而言,百姓是不同于自身的他者,承認并尊重其特殊性、他者性,任這種特殊性、他者性之“自己而然”是統治者“無為而治”的政治哲學基石。對百姓的尊重首先表現在以百姓為先、為上。老子說:“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道是萬物的本根,處在低下之處,猶如處于低下的江海一樣,成為百川交匯的地方。以此,老子在政治上提倡謙退處下,反對驕傲逞強?!笆且允ト擞厦?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2]66執政者只有肯于居下、退后和不爭,才會最終居上、當前和無人能爭,老百姓才能擁戴你,才能成為百姓的領導者。老子認為寬容的政治比暴虐的政治要高明得多,因為一旦人民不畏懼死而進行反抗,統治者的日子就岌岌可危了。“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2]74“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盵2]75因此,統治者如果可以依照道的法則為政,不危害百姓、不胡作非為,老百姓就不會滋生更多的貪欲,他們的生活就會自然平靜。故圣人:“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盵2]57“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而后“功成而弗居”[2]2。為政者需要做的不是積極地干預政事,依一己的心意擅自定出種種標準,肆意作為、強意推行,而是順百姓之自然之無為而治。若此,天下太平就可以指望了。

其次,“大者宜為下”的國際關系原則。國與國之間,尤其是大國與小國之間、強國與弱國之間能否和平相處,關鍵在于大國或強國,作為大國或強國應當采取謙虛處下的態度和寬容他國的精神才能得到小國的信賴,而不是奉行凌辱、欺壓和侵略小國的霸權行徑。“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2]61。這里包含著國與國之間應和諧共處、共同發展的思想。這種處理國際關系的基本原則導致了老子鮮明的反戰觀。老子認為,戰爭是人類最愚昧和最殘酷的行為,君主治理天下,應遵循道的規律,不可以用武力強制天下?!耙缘雷羧酥髡?不以兵強天下”?!氨卟幌橹?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2]30。兵器和戰爭雖然是不祥之物,但作為君子,在迫不得已之時,也要用戰爭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只是在獲取勝利時,不要以兵力逞強,不要隨意地殺人。在戰爭之后,即使勝利了也不值得贊美,因為“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所以“戰勝以喪禮處之”[2]31。因此,老子不贊成以軍力逞強于天下,即使迫不得已卷入戰爭,老子思考和關切的重點也不是戰勝方的主體性地位,不是彰顯勝利者的強大,而是所有人類成員的命運和狀態,他為失去生命沖鋒陷陣的將士惋惜,為眾多生命的不幸和人類社會的混亂感到悲哀。可見,從國際關系的視角看,老子的寬容觀超越了國界,寬容只是出于對生命的尊重和憐憫,這一見識體現出了最為廣泛的人文關切,真正體現了人道主義的精神,是超越常人胸懷的跨越歷史的遠見,而這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所亟需的一種資源。

四、致和之道:老子寬容思想的現代意義

我們的生活已經遠離了老子的時代,但如黑格爾所言:“傳統并不是一尊不動的石像,而是生命洋溢的,有如一道洪流,離開它的源頭愈遠,它就膨脹得愈大。”[8]在多元性凸顯的全球化時代,老子寬容思想對于緩解當今世界的兩大危機,構建和諧社會起著毋庸置疑的啟示作用。

其一,道德危機與社會和諧。改革開放三十余年來,經濟高速發展,但隨之而來的是道德素質的下降和社會心理的失調,人們如何在競爭的市場經濟社會中保持身心的和諧和人際的和諧?從國際大環境來看,如馬克斯·韋伯所認為的,現代社會是一個“諸神失和”的時代,失和則易起紛爭,如何回答“誰之正義?何種合理性?”之類的爭議?現代性道德困境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多元性之“爭”的后果,人們執著于名利的追逐,忽略了人作為精神性存在的特質,人際之間形成一種緊張的關系,人自身的身心也失和。面對這樣的道德危機和社會窘境,老子的寬容思想給我們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在《道德經》里,老子認為,人法道之能容,因而能“致虛守靜”、“少欲知足”、“無執無失”和“氣柔滌慮”。透過靜的功夫,可以讓我們的心回復被蔽塞的清明;少欲知足,人就不會被物質欲望弄得昏聵散亂,才能安心,這樣人就可以達到身心的和諧;不執著就不會有失去的痛苦,才能擁有內心的和諧。人際之間之所以有紛爭和不平,是因為自我與他者的關系不協調。一般人都固執于自我,希望自己比別人強大,因而爭執層出不窮,老子自然無為的他者思想及“無爭”和“無棄”的寬容理念正好是現代社會祛弊除痼的良方,對調和人際關系和調節身心平衡都不無裨益。

其二,戰爭危機與世界和平。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上,有60多億人口,200多個國家,2 500多個民族,6 000多種語言,有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佛教和道教等多種宗教,在全球化時代多元性凸顯的背景下,人們注意到了其中包含的沖突。如何看待多元差異性?有人認為,正是不同的文明的互相依存、互相交流和互相借鑒構成了今天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還有人認為,不同的文明始終需要一個核心,這就形成兩種不同的世界觀:一是以斗爭為主線,一種文明消滅或凌駕于其他文明之上,表現為一種沖突的世界觀;另一是以和諧相處為主導,認同和接受多元差異性,表現為一種寬容的世界觀。前一種觀點表現為武力沖突,突出表現為西方強勢文化的自我中心主義、西方至上主義和“單邊主義”,企圖以武力征服來解決威脅人類安全的“文明的沖突”;后一種觀點表現為和平共處。解決文明沖突,不是通過武力的征服,而是通過改變自己的世界觀,以一種寬容的心態來看待多樣性的并存。

老子的“無為”思想奉行“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2]56。主張消除個我的固蔽,化除一切封閉隔閡,超越世俗的偏狹,以開闊的心胸與無所偏的心境去看待一切,平等對話和交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發展,實現從文明的沖突邁向文明的整合。溫家寶總理在法國巴黎綜合理工大學的演講中說,站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高度上,我們應該把和平放在第一位。老子的寬容主張中就蘊涵著“和”的基因,不僅符合現代社會的需要,而且其從“道”出發的形而上的論證給寬容提供了哲學的依據,有利于強化社會和諧與世界和平發展的時代主題。

當然,老子的寬容思想也有其時代的局限性。“小國寡民”的社會狀態是老子的憧憬,反映了老子對于周王朝的留戀,但歷史不可能倒退,這種理想具有濃厚的烏托邦色彩。“輔萬物之自然”的原則是不分大小高低、貴賤親疏,一律包容?!吧普呶嵘浦?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2]49。這種不分善惡和平等包容的態度雖然具有最為廣泛的人類包容性,但同時也是對人類寬容雅量的巨大挑戰,是道德的理想。寬容是有條件的,即使是為二千多年封建社會謀劃了社會規范和統治之術的孔子,在面對季氏的“八佾舞于庭”時,也發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吶喊。突破了寬容界域的無條件的寬容,其結果將演變成縱容,最終走向與其初衷相悖的反面。然而,理想是現實的愿望,也是我們實踐的旨歸。世界永遠并已經是與他人共有的世界(海德格爾語),在這個意義上,老子之“道”仍不失為現代性危機的一種治療之道。

[1] 哈貝馬斯.包容他者[M].曹衛東,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3.

[2] 陳望衡.道的啟示[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3] 王弼.老子道德經[M].上海:上海書店,1986:15.

[4] 劉笑敢.道家式責任感簡說[J].中國道教,2007:28-31.

[5] 王慶節.老子的自然觀念:自我的自己而然與他者的自己而然[J].求是學刊,2004,31(6):46.

[6] 陳鼓應.老子注釋及評介[M].北京:中華書局,1984:1.

[7] 林語堂.人生的盛宴[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88:29.

[8] 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一卷[M].賀麟,王太慶,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8.

猜你喜歡
老子思想
你好,老子
中國漫畫(2022年10期)2022-10-27 07:20:48
轉化思想的應用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華人時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思想與“劍”
當代陜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人大建設(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淺析老子之道:有與無
智者老子
北大簡《老子》釋文指瑕
老子說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码在线中文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97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网站| 嫩草国产在线| 中国国产A一级毛片|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大片免费| 国产爽歪歪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色呦呦手机在线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91最新精品视频发布页| 美女被操黄色视频网站| 国产在线观看第二页| av在线手机播放|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无码观看| 老司机久久99久久精品播放| 国产成人盗摄精品| 国产免费网址|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直播| 久久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一本无码在线观看| 欧美成一级| 国产成人一级|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成熟视频在线多多 | 国产自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1福利片| 中国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天堂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av永久| 成人精品区|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色偷偷男人的天堂亚洲av| 亚洲中文在线视频| a毛片在线| 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视色|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 | 国产麻豆91网在线看| 欧美亚洲另类在线观看| 不卡无码网|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久久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理论片|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黄色网在线| 无码av免费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青青草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三级成人|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欧美成人一区午夜福利在线|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欣赏网 | 中日韩欧亚无码视频| 高清国产在线| 色综合日本| 98超碰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视频网站| 中文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小说|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日韩无码视频网站|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 免费看a级毛片|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 精品国产免费第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欧美a在线看| 欧美亚洲激情| 久久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xx在线观看| 久久 午夜福利 张柏芝| 久久亚洲精少妇毛片午夜无码| 中文字幕亚洲电影| 色综合成人| 欧美日韩北条麻妃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盗摄精品| 欧美国产综合色视频| 无码粉嫩虎白一线天在线观看| 91视频首页| 凹凸精品免费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