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衛國 唐建坤
手術治療肱骨骨折并發橈神經損傷的臨床療效研究
蔣衛國 唐建坤
目的 探討肱骨骨折并發橈神經損傷的手術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于2007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肱骨骨折合并橈神經損傷35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給予手術治療,同時配合有效的康復護理措施,觀察其臨床愈合情況。結果 26例患者橈神經功能在4~14月恢復正常,6例患者恢復大部分功能,2例患者只有部分恢復,僅1例療效差,其優良率為91.4%。結論 手術治療是肱骨骨折并發橈神經損傷的有效手段,術后的康復護理也至關重要。
橈神經損傷;肱骨骨折;康復
橈神經損傷是肱骨骨折以及醫源性損傷最見的疾病。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0月治療橈神經損傷35例,早期通過合理的治療,效果滿意,研究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7年1月~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的橈神經損傷患者35例,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齡15~50歲,平均35.5歲。骨折的原因主要有:各種交通事故(8例)、砸傷(5例),跌打(11例),打架斗毆(2例),其他4例,其中閉合性骨折24例,開放性骨折6例。橈神經損傷通過肌電圖(EMG)加以確診。
1.2 手術方法 手術過程中游離損傷處的橈神經,視情況給予不同處理:(1)神經明顯腫脹增粗、但無明顯發硬者:橈神經外膜松解術;(2)瘢痕粘連,發硬或有硬結,神經束之間粘連,出現瘢痕:進行神經束內松解術;(3)橈神經部分斷裂:神經外膜部分縫合修復術;(4)完全離斷裂:殘端修整,神經端端外膜間斷吻合。
1.3 術后處理 術后石膏固定,屈肘關節屈曲90°。密切觀察指端皮膚的情況(如顏色、腫脹程度、感覺、運動和血運情況)。術后2~7d進行指端功能鍛煉。手術后4周拆除石膏固定,逐步開展功能鍛煉,5~10次/d,每次5~10min,理療2~4w。
1.4 療效判定標準[1]①優:腕關節背伸達到或超過平伸位,掌指關節伸達0°或過伸,移位肌力在4級以上,手功能基本恢復,患者滿意,日常工作生活能力恢復正常。②良:腕關節掌屈小于10°,掌指關節伸達0°,移位肌肌力在3級或以上,能勝任一般工作,對生活治療影響不大。③可:腕關節屈曲度10°~30°,掌指關節屈曲45°左右,手功能有明顯障礙。④差:伸腕伸指功能無明顯好轉,患者不滿意。
經過手術治療,骨折完全愈合。26例患者橈神經功能在4~14個月內恢復正常,6例患者功能恢復良好,2例患者部分恢復,1例恢復差。隨訪7~28個月,平均15.6個月,35例患者中優26例,良6例,可2例,差1例,總體優良率為91.4%。
橈神經沿肱骨后下行,在中下段緊貼骨干,從后外轉向前方,于橈骨頸前內方進入前臂。因此肱骨中下段、橈骨上段骨折最容易引起橈神經受損。它主要支配肱三頭肌、前臂旋后肌和腕與拇指的背伸肌,橈神經損傷后主要引起運動障礙。
3.1 影響神經再生因素及手術方式 ①患者年齡,兒童較成年人恢復效果好;②斷端間是否有缺損;③損傷后與修復的間隔時間:如整齊、清潔的銳器傷可推遲到5~7d行神經縫合。若是損傷范圍不明確的軟組織損傷、撕裂傷、擠壓傷或污染傷口,最遲要在3~6w后再進行神經縫合,如果錯過了神經縫合的最佳時間,主要影響運動功能的恢復;④損傷平面;⑤斷端的條件;⑥外科醫生的手術技術。
對于神經斷面較整齊的傷口應行I期修復。而對于撕脫傷和擠壓傷等鈍性神經斷裂傷,術中往往難以確定神經功能和范圍,我們主張首先把神經拉攏并縫合,數周后再給予Ⅱ期修復。閉合性骨折合并橈神經損傷者應早期手術探查,復位固定。如果術后3個月無康復跡象,應盡快手術探查,松解神經。陳舊性橈神經損傷通過3個月觀察后,或修復術后6個月臨床癥狀及肌電圖檢查無恢復,也應手術探查、修復或松解神經。
3.2 縫合方式 神經縫合的方式主要有外膜縫合、束膜、束組及外膜—束膜縫合。有研究顯示,在神經趨化因子的作用下,近端神經束具有一定的向其遠端生長的功能。因此,在吻合過程中不能把神經束錯接。本文采用外膜—束膜法成功縫合32例,優良率達91.4%。我們還根據神經的自然方位,神經束外形、大小及外膜血管走向,準確地進行外膜—束膜縫合,避免了束間各種間隙、重疊、彎曲等不利因素,乃一種簡便、實用而又可靠的手術方式。
3.3 醫源性橈神經損傷 醫務工作者應熟悉掌握橈神經的解剖位置,對于肱骨中下段手術,建議在肱肌與肱橈肌間溝處找到橈神經,游離并注意保護。肘外側橈骨頭頸部手術時,也必須保護好橈神經,最好從神經正常部位開始游離,以免損傷異常解剖位置的橈神經。一旦發生醫源性損傷,盡快手術探查,切開復位內固定。同時盡可能少剝離骨膜,保護軟組織。
3.4 康復與功能鍛煉 早期指導患指進行進行適當的活動,能預防肌腱粘連,加快靜脈和淋巴循環。一般而言,術后1w可在石膏保護下訓練。因為此時患者疼痛有所減輕,組織腫脹也有一定程度的消退,肌腱已愈合并具有一定的強度,移植肌肉沒有萎縮。術后4w拆除石膏固定開展功能鍛煉,有助于手指屈伸以及腕關節活動功能的恢復,是手后不可缺少的輔助治療措施。
[1]陳德松,崔大勇,顧于東.晚期橈神經損傷的伸腕伸指功能重建[J].中華手外科雜志,1994,l0(1):55-56.
[2]Bumbasirevi M,Lesi A,Bumbasirevi V,et al.The management of humeral shaft fractures with associated radial nerve palsy: a review of 117 cases[J].Arch Orthop Trauma Surg.2010,130(4):519-522.
[3]朱武,譚紅.無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致橈神經損傷1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09,7(11):139.
[4]Ozden H,Demir A,Guven G,et al.The relation of sulcus nervi radialis with the fracture line of humerus fracture and radial nerve injury[J].Surg Radiol Anat. 2009,31(4):283-287.
[5]Hak DJ.Radial nerve palsy associated with humeral shaft fractures[J].Orthopedics.2009,32(2):111.
10.3969/j.issn.1009-4393.2010.21.064
425000 湖南永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骨科 (蔣衛國 唐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