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動態
被稱為“央企考核指揮棒”的EVA(經濟增加值)考核,將在 2010年中央企業全面推行,這意味著央企從戰略管理進入價值管理的新階段,利潤不再是央企考核的唯一標準。之前的以追求經營規模為核心目標的國家及央企戰略,對于央企的產業集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一系列深層次的問題。國資委決定在央企推行具有雙重要求的并行管理模式——EVA考核,充分反映出國民經濟轉型中的國家戰略。
國務院國資委2009年12月31日發布消息稱,中國郵電器材集團公司并入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遠東國際貿易總公司并入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至此,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中央企業由131戶調整為129戶。此次被列入重組隊伍的央企在規模上都屬于相對較小的。中國通用技術集團2008年年末資產總額為363.3億元,而中國郵電器材集團2008年總資產僅為108億元,兩者規模差距明顯。
2009年12月31日,國資委下發《關于進行國有企業政策性關閉破產工作總結的通知》,要求本著對歷史負責的態度,系統總結16年來全國國有企業政策性關閉破產工作。此次下發的《通知》中還附帶下發了一份 《國有企業政策性關閉破產工作總結調研提綱》,該《調研提綱》對國有企業政策性關閉破產項目實施的基本情況進行調研,其中核銷國有金融機構債權數額成為需要摸清的情況之一。財政部透露,1994年至2007年底,全國共實施政策性關閉破產的國有企業達4936戶,核銷的金融債務3872億元,安置關閉破產企業職工949萬人。
專家指出,央企重組在2010年將迎來高潮,至少有29家央企將被兼并重組。根據國資委此前的規劃,到2010年,央企戶數將減少至80至100家。
為進一步推進中央企業收入分配宏觀調控體系建設,建立完善中央企業職位薪酬信息系統,充分發揮勞動力市場工資價位對企業工資分配的指導作用,國資委1月4日下發關于做好中央企業職位薪酬調查工作的通知,決定于2009年12月15日至2010年1月30日開展2009年中央企業職位薪酬調查工作。
中央企業去年全年營收總額預計將超過12萬億元,利潤總額將超過7500億元,考核央企的關鍵指標均全線飄紅。同時,從社科院2009中國房地產發展報告課題組某核心成員處獲悉,受益于4萬億元投資及寬松的貨幣政策,2009年1—10月,央企中地產資產總量達1800億,涉及建筑業的利潤總額累計同比增長44.5%。當前國資委分管的129家央企中,逾七成企業涉足房地產業。在央企去年二、三季度的收益中,竟然有三成來自輔業房地產。
1月22日,統一交易系統項目驗收會在京舉行。國務院國資委產權局局長郭建新、副局長謝軍、副局巡鄧志雄,京、津、滬、渝四機構主要負責人和項目承擔單位上海海鼎公司、北京中百信公司主要負責人共30余人出席了驗收會。郭建新表示,國有產權交易系統通過驗收,標志著國有產權交易又一個新的階段,四個統一已經實現。
日前,天津產權交易中心在德國法蘭克福設立辦事處簽約儀式在津舉行,天津市副市長崔津渡、法蘭克福副市長馬庫斯·弗蘭克出席儀式并致詞。雙方還就進一步發展兩市經濟合作進行了會談。天津產交中心負責人介紹,辦事處每年均可組織企業赴歐參展,還可幫助企業赴德上市融資,組織培訓,招商引資等。
2010年初,天津濱海產權研究院被天津市社會團體管理局評為唯一的社科類先進社會組織。天津濱海產權研究院自2007年6月成立以來,組織相關人員赴四川、山東、河北等地開展調研,在產權市場、資本市場及相關內容的研究方面取得一批與我國經濟發展實際聯系緊密的研究成果。截至2009年底,先后完成九個相關專項課題的研究,出版專著三本、論文集一冊,提交市政協提案報告一份,并完成了資本市場藍皮書《中國場外交易市場發展報告(2009—2010)》的編輯出版工作,彌補了我國系統研究中國場外交易市場的空白,受到有關國家機關、專家、企業和投資者的好評。
2009年12月16日,北京環境交易所聯合其戰略合作伙伴,世界上最大的碳現貨交易所BlueNext環境交易所,在哥本哈根峰會期間正式發布中國首個自愿減排標準——熊貓標準V1.0版。據介紹,北京環境交易所和BlueNext環境交易所作為發起方、中國林權交易所和美國著名NGO組織溫洛克國際農業開發中心作為共同發起方,四家機構共同發起熊貓標準。該標準依據國際市場規則,從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基本國情出發,致力于為中國碳減排項目提供一套完整的項目開發工具和規則體系。
整合四川省國投產權交易中心和成都聯合產權交易所,引入西藏國資,成為唯一從事川藏兩省區國有產權轉讓業務的交易機構,四川籌謀多年建立區域性統一產權市場的努力獲得突破。2009年12月30日,西南聯合產權交易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西南聯交所)成立并正式授牌,注冊資本為5000萬元,成為四川省、西藏自治區國資委授權的唯一一家從事川藏兩省區國有產權轉讓業務的交易機構。原來四川省的兩家指定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四川省國投產權交易中心和成都聯合產權交易所依法注銷。
12月25日,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剛剛落下帷幕,隨著凌月明副市長一記洪亮的鑼聲,重慶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權交易正式啟動。當天舉行的首場排放權交易競價吸引了重慶長壽區水泥廠、重慶化工園區開發建設有限責任公司等8家企業,其中轉讓方3家,需求方5家。經過激烈的電子競價,5家需求方共競得1189噸二氧化硫和87噸COD的排放權,成交總金額為805萬元,其中,二氧化硫成交價最高為6150元/噸,增值率105%,COD成交價最高為9000元/噸,增值率80%。
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的股東之一,美國芝加哥氣候交易所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理查德·桑德爾1月12日造訪了天津產權交易中心,13日在天津財經大學和南開大學為師生做了關于應對氣候變化,引領低碳經濟發展的專題講座。桑德爾認為,實現中國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的平衡,建立市場化的環境保護機制是非常重要的,但這種機制必須是中國式的,而不能是西方式的。作為采用市場經濟模式推動全球環境保護理論的奠基人,桑德爾早在70年代初任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副總裁和首席經濟師時,就開創了以銀行浮動利息為基礎的金融期貨理論,曾被業界譽為“金融期貨之父”。
日前,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合同能源管理服務模式正式推出。天津排交所和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寧夏石化分公司、北京水木能環科技有限公司三方簽訂《寧夏石化——化肥工藝尾氣增壓回收再利用技術服務合同》和《寧夏石化——化肥工藝尾氣增壓回收再利用項目備忘錄》,啟動中國首筆通過排放權交易市場達成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據悉,該項目節能收益每年可達1200多萬元。合同各方按照約定的比例分享節能收益,三年半收益分享期結束后,所有設備及節能收益全部歸寧夏石化所有。
上海產權市場多元化、多層次、多板塊的發展格局逐步形成。繼2008年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南南全球技術產權交易所設立以來,2009年又先后設立了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上海農村產權交易所和上海知識產權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