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 婥,張 穎,張立菲,王曉輝,劉 敏
(東北農業大學 科技處,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0)
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是提升高校辦學層次的重要渠道。高校科研水平高低通常作為該校綜合實力的評判標準,學科建設則是高校發展中一項長期的、根本性的戰略任務,是衡量學校教學、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標;科學研究為學科建設的基礎與先導,是學科建設的“主體”,有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才會使學科整體力量得到不斷發展。但由于多種原因,高校存在科學研究與學科建設方向相脫離、科研力量整體不強等問題,從而制約了學科乃至學校的發展。要解決這些問題,只有將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有機結合、協調發展,才能有效促進高校發展。
學科建設基本要素包括:學科方向、研究基地、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其中科學研究是學科建設的重要環節,科學研究具有與人才良性互動、與學科良性互動等循環機制,是影響這種機制是否能良性循環的關鍵。[1]任何科學研究的新探索、新發現和新成果不僅可以推動傳統學科的改造和學科的融合,還可以引發很多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的出現。將科學研究與學科建設緊密結合起來,科學研究、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就能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和互動。
隨著學科建設的發展,新興學科不斷產生,面對這樣的挑戰,高校要保證持續快速的發展,就要加強師資隊伍和科學研究隊伍的建設,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和知識結構。一方面,科學研究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通過科研,教師才能及時了解到本學科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始終站在科學研究的最前沿;才能了解自己所教課程在學科發展中的地位、前景及與其他課程之間的相互關系。另一方面,通過科學研究逐步形成一個專業結構、年齡結構合理,整體研究能力強的學術隊伍,從而使每個教師能夠不斷更新知識,提高自身的知識和能力,準確地認識本課程與其他課程的聯系,從而把本學科的成就及時地反映到教學中去,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學科的發展,新興學科的產生,都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展的。學科建設的重點工作是學科帶頭人的遴選和培養、學術梯隊建設、科研條件的充實改善。[2]教師是學科建設的主力軍,也是科學研究的主體,通過科學研究,培養出一支高水平的具有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學術梯隊,在學校的資助下可以把本學科建設成為一流的學科。基地是學科建設的主要依托,是培養高水平、高層次、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以及開展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3]通過科學研究,可以促進實驗室的建設,進而帶動其他硬件條件的建設,從而加快學科向重點學科建設的步伐。科研項目的數量、級別是衡量一所高校科技實力強弱的重要標志。爭取一批高水平、高層次的科研項目,形成更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是學科建設的重要目標。事實證明,沒有一流的項目和一批高水平、高層次的科研成果,學科建設就缺乏有力的支撐。綜上所述,只有始終以科學研究為核心進行學科建設才能使學科始終處于領先地位。
科研條件是國家學科評審的重要指標,也是保障科技發展和高校進步的重要支撐系統,一流的學科離不開一流的科研條件支撐。教材體系、情報信息和實驗室建設是學科建設的基礎性工程,也是學科發展不可缺少的物質條件。實踐證明,院校軟硬件條件的優劣,直接影響著學科發展的進程,科學研究對改善學科軟硬件條件作用重大。[4]在學科教材體系方面,科學研究中應用的新方法和其中新的成果能不斷更新和充實教材體系,提高了教材體系的科學性和完整性,并且教材內容來源于實際的科學研究,更利于教師在課堂上講解和學生對相關內容的理解;在促進情報信息建設上,運用凝聚現代技術的科研成果和技術手段,可以大大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增強信息、情報的獲取和吸收能力,既突出人才的時代性,又賦予了人才終生學習的能力,為造就適應科技發展的新型人才奠定了基礎[4];在實驗室建設方面,結合科研課題,爭取必要的科研經費,從科學研究的實際需要出發,購置大量必要的、先進的儀器設備,創造先進的實驗條件,在科研項目完成后,購置的儀器設備轉化為學校教學、科研再發展的基礎設施,為高校培養高素質人才和產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物質支撐。
學科建設中的團隊建設和條件建設為科研工作提供人才和平臺支持[5]。把學科領域的杰出人才、優秀團隊以及成功經驗集于一體,充分挖掘現有研究人員、設備的最大使用潛力,以有限資源的合理配置,發揮其最大限度的使用效率,是不斷提高科研水平的基礎。高素質的學科帶頭人、杰出的學術團隊和一流的實驗設備也是申請到高水平科研項目和獲得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關鍵條件。
在知識經濟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相關學科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由單一學科人員組成的科研組很難承擔綜合性較強的科研項目,靠單一學科開展新時代的科學研究已經過時了,只有多學科的綜合研究才是時代的需要。這就導致學科內部結構的調整和重組或學科之間的綜合、交叉、滲透和融合,從而促進了學科群的出現。學科群,是指以某一個或幾個重點學科或優勢學科為核心,圍繞與其相近和密切相關的學科領域,建立一個相互滲透、相互交叉、相互支持、相互依托的學科群體。[6]學科群通過學科之間的交叉和滲透,促進了各學科向綜合性、高水平發展;學科的充實與發展為學校進一步承擔綜合性科研項目奠定了穩固的基礎,提高了高校為國家建設的能力和水平。各學科的發展歷程表明,學科間交叉滲透的深度和廣度與學科群體承擔科技攻關任務的頻度和難度是成正比的[6]。
科學研究是學科建設的基本活動,有了高水平的科學研究,學科整體力量才會不斷發展。以科學研究為龍頭,促進學科建設的發展,就必須將科學研究與學科建設緊密結合,要把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學校在制定科研發展規劃時,必須明確本校學科建設和發展的方向,整合全校力量把研究的重點集中到與學科建設緊密相關的課題上。院、系、所、中心的學科帶頭人應對當前本學科的科研需求,以及本學科的前沿現狀有一個宏觀且清晰的把握,明確本學科在學術界的地位,從而制定出某一時期本學科的科研方向,并通過有效切實的組織設計,引導教師選擇具有一定前瞻性、現實性,既能充分反映當今社會發展的趨勢,又能反映學科發展的高水平的課題。要克服科研選題盲目分散,與學科建設脫節的現象。事實上,一個學科的發展,只有通過若干個重大科研項目的連續集中攻關,才能得以實現[7],才能達到以科研“養”學科,以學科促科研的目的,形成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的良性循環。
高等學校辦學的根本任務是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其中心工作始終是教學。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只有加快學科建設,提高科研水平,才能夠培養出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只有把人才培養作為學科建設的主要任務,才能夠實現學科建設的長期、穩步、健康發展;只有將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相結合,才能夠真正地實踐科學研究,才能建設一流大學。這也是科研和學科建設的主要目的所在。而要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首先要培養一批具有較高科研能力的“創新型”教師。這就需要教師提高科研能力、業務素質的同時提高創新性,加強科研方面的創新、教學方面的創新;所以,提倡青年教師多參加科研活動和社會實踐。只有涌現出一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創新型”教師,形成一支年齡梯度、學歷結構、學科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才能把科學研究與學科建設真正緊密結合起來,使大學的科研工作、學科建設、教學、人才培養形成良性循環和互動。
科研與教學協調發展,是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難點和重點。高校科學研究的每一項進步、每一項成果都應該體現到教學內容中。通過科研活動,促使課程體系進一步完善,課程內容不斷更新。在本科生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地加入學校的科研成果,可以使學生對學校的發展有一定的了解,還可以加深學生對學科的認識及激發對科學研究的興趣。在研究生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加入最新的科研內容以及結果分析,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開闊學生思路,還可就科學研究中的某些難點,發動學生思考、研究、討論,既可培養他們的科研攻關能力,也可為科學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科學研究與學科建設二者互為基礎、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發揮科學研究在學科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必須把創新體系的構建作為首要任務,以凝煉學科方向;必須與學科成果轉化、社會服務相結合,以發揮學科效益;必須與學科基地建設相結合,以夯實學科硬件;必須與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以形成學科特色,爭取以特色求發展,以特色求跨越;必須與抓好學科平臺建設相結合,以構筑學科團隊[8]。我校將學科建設與科研發展緊密聯系,學校制定并運行了責任教授遴選制度,要求各學科的學科帶頭人必須為責任教授,學科管理采取責任教授負責制,科技處按照各學科的研究方向構建創新團隊和創新平臺。經過多年的發展與摸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學科知名度逐年提高,科研能力顯著增強。
高校的科學研究與學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是高校一項長期的根本性的戰略任務,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高校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是否能持續發展,直接影響到高校能否培養出高層次的人才,能否出高水平的科學研究成果。緊跟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步伐,適應社會發展的的需要,抓住高校建設和發展的關鍵,加強科學研究與學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辦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才能使學校在強手如林的競爭中站穩腳跟。可以說,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的互促性發展是高校教學、科學研究及其它工作的中心環節,是高校發展的生命線。
[1]蒙麗珍,莫光政.論高校學科與專業及其建設的基本理論[J].廣西財經學院學報,2008,21(3):106-112.
[2]魯雙慶,吳慶華.論地方高校的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J].長沙大學學報,2008,22(3):127-129.
[3]孫青,徐宏波.把握科研與學科建設的關系加快高校健康發展[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30:182-183.
[4]張似陽.高校科研與學科建設關系探討[J].閩江學院學報,2008,29(1):116-119.
[5]李沛武,彭聰.高校科研資源優化配置與學科協調發展的思考[J].南昌工程學院學報,2008,27(2):10-12.
[6]胡春梅.論高等師范院校如何以科學研究促進學科建設[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7(1):152-154.
[7]許春燕.科學研究要為學科建設和經濟發展服務[J].中國流通經濟,2001(12):54-56.
[8]朱慎行.科學研究在學科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J].研究與發展管理,1993,5(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