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軼鶴
710100 西安財經學院校醫院 (張軼鶴)
1996年,我國將6月6日確定為全國“愛眼日”,13年間至少有7年的活動主題涉及保護兒童和青少年視力。而這一時期,我國近視發病率明顯上升,接近60%[1],居世界第二位,人數居世界之首。相伴而生的是配鏡率不斷攀升,高達60%~70%。其中有10%的近視青少年選擇了配戴角膜接觸鏡。據筆者多年的臨床實踐,就青少年配戴角膜接觸鏡談一點看法。
1.1 角膜接觸鏡品種多、良莠不齊,消費者難以擇別 隨著近視青少年發病率的升高,配鏡業生意興隆,大小眼鏡店鋪林立,眼鏡樣式五花八門。框架式眼鏡仍占主導地位,而角膜接觸鏡潛力巨大,有良好的成長性。角膜接觸鏡也是品種繁多,按材質分為硬式和軟式;按使用時間分為傳統型和拋棄型,拋棄型又分為月拋型、周拋型、季拋型、半年拋型等,按每天摘戴分為日摘型和日夜型。品種和功能的多樣化使處于成長期的青少年消費者難以選擇。目前,市面上的角膜接觸鏡的合格率僅有50%,鏡片本身對眼角膜的損害卻是無法去除的[2]。
1.2 不潔的配戴方式、習慣誘導眼疾 配戴角膜接觸鏡會引起炎癥,嚴重的會引起角膜潰瘍,角膜上皮機械性脫落,角膜新生血管等急性并發癥[3]。據香港一項調查發現,有近五成配戴拋棄型角膜接觸鏡的人士清洗鏡片的程序不正確,逾四成不重視清洗及護理鏡片,輕則導致眼角膜受損,進而影響視力,重則失明。經分析、驗證,配戴角膜接觸鏡的人士尤其容易患上由細菌與真菌所引致的微生物性角膜炎此癥[3]。有報道指出:處理鏡片不當,或通宵配戴、長時期連續配戴,均會增加感染微生物性角膜炎的風險。
1.3 驗配不規范埋下眼疾隱患 研究顯示,44%的并發癥是驗光配鏡上出現的問題。購配角膜接觸鏡除了驗光外,更重要的是搞清角膜彎曲度,并選擇與角膜彎曲度匹配的鏡片。但是,眼鏡經營商,特別是眾多的小型經營戶沒有專用的配鏡室,或配戴室面積狹小,銷售人員缺乏專業培訓和基本的配鏡設備,對如眼睛有活動性炎癥,或衛生習慣和自理能力差,或在灰沙大的工作場合從業的不適合使用角膜接觸鏡的人也大力推介。在管理體制上,我國把眼鏡與鐘表歸為同一大類產品,由純商業的眼鏡店操作,缺乏嚴格的規范管理。從眼鏡品種上看,軟性角膜接觸鏡因配戴舒適、價錢便宜,約有95%以上配戴者選此產品,但它的含水量低、透氧性較差;而硬性角膜接觸鏡RGP,鏡片透氧性高,即使長期使用也不易引起缺氧和干眼癥等眼部并發癥[4],還可有效控制青少年近視加深,而這種眼鏡的驗配需要專業的眼科知識和操作技巧,因眼鏡銷售人員技術尚未達到而影響推行。
2.1 營造人人關注的社會氛圍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善待眼睛就使千千萬萬的人有了無限美好的光明。社會各界,特別是社區醫生有責任向眼鏡商、向專業的眼科醫師呼吁,關心近視患者,關心眼鏡行業的質量;向近視患者呼吁,提高個人用眼衛生保健常識,提高個人生存質量。從愛護眼睛的角度出發,如果不是必須配戴,最好還是不戴或少戴角膜接觸鏡。通過普及醫學保健常識,達到“預防近視,珍愛光明”的目的。
2.2 規范行業行為,恪守職業操守 建立行業規范,嚴把行業準入,提高職業素質,特別是道德素養。國家應進一步制定科學、規范性的行業規范,明確從業的設施設備標準、從業資格條件,從源頭把關,創造保護消費者權利和健康的先天優良條件。科學驗配是很重要的,在角膜接觸鏡普及的發達國家,角膜接觸鏡被視為一級醫藥產品,要經過醫師檢查且仔細評估后才可配戴。
2.3 提高消費者的使用能力 講究配戴衛生,正確洗手,切勿用唾液、桶裝水等潤滑鏡片;遵從驗光師、眼科醫生的建議,遵從配戴時限及更換鏡片的時間表,定期對儲存鏡片容器進行清潔、洗凈、消毒和更換,并保持干爽;配戴時間不應長于建議的時間,定期接受驗光師檢查;若眼部感到不適,眼部有角膜炎的病癥,如眼痛及眼紅,應立刻除掉角膜接觸鏡并立刻求診。
[1] 孫葆忱.我國低視力康復的現狀和展望[J].眼視光學雜志,1999,1(3):133.
[2] 陳潔,呂帆.硬性透氣性角膜接觸鏡對兒童近視進展的延緩作用[J].眼視光學雜志,2006,8(1):68.
[3] 易梅,黃進.中西藥結合超聲霧化治療接觸鏡所致角結膜炎60例[J].四川中醫,2006,24(3):95.
[4] 李軍,亢曉麗,饒玉,等.球面透氣性硬性角膜接觸鏡矯正高度角膜散光[J].眼視光學雜志,2007,9(1):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