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姍姍
輸尿管上段及腎盂結石為臨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嚴重病例合并腎積水甚至腎功能不全。由于傳統開放手術損傷大已不作為首選;輸尿管鏡碎石對上段結石難以取凈,碎石過程中結石很容易進入腎內,不僅增加治療費用,而且增加患者的痛苦,并且經皮腎鏡術可出現出血、感染,增加腎切除的幾率[1];腹腔鏡手術取石率高、徹底,已成為主要的治療方法,但由于結石梗阻的輸尿管及腎盂擴張積水,加上麻醉藥肌松作用和體位的改變,結石常移位,使手術增加難度,有時需中轉開放手術取石。我院從2007年5月~2010年3月嘗試聯合使用膽道鏡取石術,療效滿意,手術配合順利,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收治的輸尿管上段及腎盂移位結石患者9例,其中,結石位于上段輸尿管2例,腎盂輸尿管交界處4例,腎盂內3例,結石最大2.8cm×2.1cm, 最小1.3cm×0.9cm,結石滑入腎盂內5例,移位至腎上盞2例,移位至腎下盞2例。術中發現3例合并多枚結石。
1.2 手術方法 患者全身麻醉下取健側臥位。于患側平臍旁2cm處做腹腔鏡觀察孔,分別于腋前線平臍、鎖骨中線肋下1.5cm處置入10mm、5mm曲羅卡。9例患者用分離鉗均未探及結石所處部位。切開上段輸尿管及腎盂,吸盡積尿,分離鉗伸入腎盂內探查,僅3例可探及結石表面。術中攝片提示結石均位于腎內。于鎖骨中線切口置入7.5~8.0mm氣管插管10~15cm,腹腔內距輸尿管切開處1~2cm。將膽道鏡從此套管進入腹腔,調節膽道鏡前端的彎曲角度進入輸尿管切口,順勢進入腎盂。找到腎盂內結石5枚,腎上、下盞內結石各2枚,用套石籃取出結石。再次用膽道鏡探查后取出0.5~0.6cm結石多枚,并利用膽道鏡直視下加壓沖洗。取出結石后置入雙J管,縫合輸尿管腎盂切口,吸盡沖洗液,放置引流管,結束手術。
9例結石移位患者給予雙鏡聯合取石均獲成功。手術時間70~180min,術中出血40~100ml,未發生因器械、設備故障或手術配合不良耽誤手術或改變手術方式。術后1~2d拔除導尿管,5~11d出院,術后無一例發生尿漏、腹腔感染、腸粘連等并發癥,術后4周拔除雙J管。隨訪3~12個月,患側輸尿管通暢,腎內未見陽性結石,腎功能改善。
3.1 術前準備 手術物品準備 (1)儀器的準備:術前準備好腹腔鏡攝像成像系統、冷光源系統、CO2氣腹系統、沖洗吸引系統、高頻電刀、超聲刀、膽道鏡攝像成像全套及血栓防護儀,并檢查所有儀器性能,使其處于備用狀態。(2)器械的準備:腹腔鏡下常規手術器械、持針器、無損傷鉗、輸尿管切開專用手術刀、套石籃、取石鉗等,同時準備普通開腹器械,可耐受高溫滅菌的器械,盡量采用高壓蒸汽滅菌,不能耐受高溫滅菌的器械,采用H2O2等離子低溫滅菌或2%戊二醛溶液浸泡10h。(3)其他物品的準備:擺放側臥位的體位墊、雙層擱手板、腰托、頭圈、約束帶等,18號氣囊導尿管,雙J管及導絲,2-0及4-0可吸收線,舒泰或石蠟油,37℃~38℃溫生理鹽水,最好準備X線可透材料電動手術床等。
3.2 術中配合
3.2.1 巡回護士配合 (1)熱情迎接患者入手術間,根據《手術安全核查表》逐項認真核對,同時做好心理護理,將室溫調至22℃~24℃。(2)盡量在患者上肢建立靜脈通道,術前30min靜脈輸注抗生素。術前給患者留置尿管,王桂娣[2]等認為麻醉前5min為患者導尿舒適度最佳。(3)腹腔鏡手術常規在全麻前下肢使用血栓防護儀(Thrombo-Guard)每5min以3.5~5.5mmHg的壓力間斷加壓下肢,促進下肢血液循環,防止血栓形成。(4)全身麻醉成功后,協助手術醫師擺好70o~90o健側臥位,患側向上,腰部墊軟枕,腎區對準手術床腰橋,雙上肢置于雙層擱手板上,患側下肢伸直,健側下肢屈曲,兩膝之間墊一軟枕,膝部用約束帶固定。肩部、髖部用軟枕、腰托固定,保持身體略后傾,給患者頭下及上胸部墊好薄枕,以防造成身體和頭部的重量壓迫臂叢神經,并注意保持外展的上肢不可超過90o,取前臂稍屈曲并內旋位,可避免臂叢神經受壓迫或牽拉[3]。(5)為方便手術者操作,通常將腹腔鏡儀器車擺放在患者的背側,調整好角度便于術者觀看(膽道鏡攝像顯示屏儀器車準備在手術間角落,待用時臨時置于手術床尾或與腹腔鏡儀器車平行放置)。接通各儀器電源,正確放置電刀回路極板,調節好輸出功率為30~50W,連接超聲刀并測試至待用狀態備用。協助洗手護士連接各導線及管道,理順各導線,避免相互纏繞而影響操作,開機調試各儀器使處于正常工作狀態。攝像鏡頭的插入和拔出均應在關機后操作,以免再次使用時,瞬間電流過大損壞攝像頭;冷光源燈泡也應在鏡頭即將進腹腔前打開,以免灼傷。(6)巡回護士應熟練掌握各儀器的性能、使用步驟、連接方式和注意事項,同時要掌握術中各種簡單的故障的排除方法。(7)密切觀察手術進展,及時供應術中所需物品,如可吸收線,鈦夾、雙J管及導絲、石蠟油棉球等提前交給洗手護士,根據手術需要提前通知放射科攝片,以確保手術順利進行。
3.2.2 洗手護士配合 (1)術前應與手術醫師取得溝通,了解患者基本病情及手術方式,熟悉手術步驟,熟練掌握每件腔鏡器械的名稱、功能及正確的使用方法,以確保手術中準確及時傳遞。(2)提前30min洗手,整理器械臺,腔鏡器械與普通器械分開放置,盡量按使用先后順序整齊擺放手術中所需器械,檢查腔鏡器械數量、功能及完整性,與巡回護士共同清點核對器械、敷料、縫針等數目。(3)消毒鋪巾后,用器械保護套套好攝像線、光導束以及超聲刀等,穩妥固定各管道,調節好對白平衡。(4)配合醫生戳孔。遞給醫生15號刀,于患側平臍旁2~3cm處切口穿刺氣腹,遞10mm曲羅卡,置入30o鏡頭,于腋前線平臍、鎖骨中線肋下1.5cm處置入10mm、5mm 曲羅卡。(5)遞給主刀醫生電凝鉤、超聲刀、分離鉗逐層鈍性分離腎周脂肪,找到腎下極,見上段擴張的輸尿管及腎盂,用分離鉗探及結石所處部位,術中攝片提示結石均位于腎內,準備膽道鏡取石。用輸尿管切開專用手術刀切開上段輸尿管及腎盂,吸盡積尿。擴大鎖骨中線處戳孔,置入7.5~8.0mm氣管插管10~15cm,將連接準備好的膽道鏡一手托住鏡與鏡頭銜接處,另一手托住鏡頭頭端遞給術者,從套管內置入膽道鏡時保持頭端筆直并順著套管弧度緩緩進入,而入輸尿管切口時則利用膽道鏡前端的可調節性,輕柔向前順勢進入腎盂,膽道鏡置入時輸血器接上生理鹽水將調節器開到最大,洗手護士準備好套石籃或取石鉗,從膽道鏡操作孔插入,找到腎盂內結石,用套石籃取出結石,收集結石。在膽道鏡直視下加壓沖洗,取盡結石后取回膽道鏡。將導絲及雙J管充分用石蠟油潤滑遞給術者,置入雙J管支撐。用4-0可吸收線間斷縫合輸尿管腎盂切口,2-0可吸收線縫合腎周筋膜及側腹膜,腎周放置引流管,沖洗徹底止血,與巡回護士確認手術器械、縫針、敷料等數目無誤后,予以縫合各切口,結束手術。(6)術中集中精力密切注意手術進程,快速、準確地傳遞手術所需的器械,以保證手術順利進行。
3.3 術后隨訪 術后2~3d由巡回護士到病房訪視患者,了解術后恢復情況,如生命體征變化、有無肉眼血尿、引流液量及顏色、下床活動情況、有無肛門排氣及切口情況等,有無護理并發癥,并做好記錄。手術室護理工作內容從術前訪視、術中護理、術后隨訪3個方面使手術護理與病房整理護理得到了貫通,提高了手術護理質量。
腹腔鏡下使用膽道鏡取出輸尿管上段、腎盂移位的結石,降低了中轉開腹的幾率,兩鏡聯合取石術創傷輕、恢復快、療效好、手術并發癥少,是可行的多鏡聯合微創手術,值得推廣。手術的成功開展,不僅需要醫師精湛的手術技術,而且同樣需要護士的密切配合。
重視高科技醫療設備使用操作的培訓,提高整體配合水平。術中使用的腹腔鏡及膽道鏡手術器械精密昂貴,手術室護士應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和各種器械、設備的操作培訓,熟練掌握各種器械、設備的性能及操作方法;術前充分了解病情,熟練相關的解剖結構及手術步驟;術中做好體位護理,輸液護理,合理調節氣腹壓力,準確無誤地傳遞器械;術后注重器械的處理及保養,有利于手術順利進行及患者的康復。
[1]張曉春,錢慶鵬.經皮腎鏡取石術的并發癥及其處理[J].現代實用醫學,2007,19(4):262.
[2]王桂娣,王美芳.婦科手術病人麻醉前后留置尿管舒適度的比較[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9):705-706.
[3]曹獻廷.手術解剖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