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寶 丁百林 周仁
對非隸屬附屬醫院臨床教學培訓的探索與實施
劉天寶 丁百林 周仁
附屬醫院是醫學專門人才培養的必經環節與重要基地,吸納社會優質衛生資源為高等醫學教育服務是醫學教育發展的必然。提高教學水平,確保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高水平的醫學人才是高等醫學院校的己任。對非隸屬附屬醫院臨床教學上的培訓,一定要做到科學化、規范化和系統化,扎實推進,最終實現高等醫學院校與地方醫院互利雙贏,共同發展。
非隸屬附屬醫院;臨床教學;培訓
教學質量是高校的生命線,隨著擴招及高等醫學教育發展規模的不斷擴大,臨床教學基地的緊張也成為諸多高校不可回避的一大問題,給教學質量也帶來了質疑。原國家教育委員會、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下發的(教高[1992]8號文件)《關于印發<普通高等醫學院校臨床教學基地管理暫行規定>的通知》[1]中明確規定,高等醫學院校可以吸納地方醫療衛生資源作為非隸屬關系的附屬醫院為高等醫學教育服務,為高校提供了政策性的支持。我院從1996年起通過政府部門協調,陸續選定五家地方三級甲等醫院作為我們的附屬醫,陸續對他們進行了規范化和系統化的教學培訓工作,以保證教學質量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僅就教學培訓工作與同仁進行一下探討。
1.1 領導重視 我們院長曾多次講“教學質量是我們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如果不能保證教學質量,不能培養合格的衛生技術人才,我們將是歷史的罪人”。我院在2001年建立了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是黑龍江省第二家建立的高校。成立了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組建了教學督導團、將原高教研究室改建為教學研究與評估部、下發了教學質量監控與督導評估的系列文件和評估指標體系。幾年來運行良好,效果明顯。
1.2 師資隊伍 通過近幾年校內培養、系統培訓和人才引進,現在基礎教學的師資隊伍無論是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和專業結構,都已經形成了層次較高、教學效果較好、敬業奮進積極向上的教學團隊。
1.3 督導評估 學院對教師的教學水平與教學效果實施了督導評估機制,建立了兩級督導(即學院督導團和部系督導組),三級評價體系(學院督導團、部系督導組和學生評價)。建立了教學信息反饋系統,教學水平分為A、B、C、D四個等級。通過質量評估教師普遍提高了教學質量觀念,增強了競爭意識,由被動接受逐漸轉變為主動適應。現在我院的教學秩序和教學水平都有了明顯的提高,已形成了人人關心教學、人人關心質量的良好氛圍。
我院在齊齊哈爾市、大慶市、哈爾濱市通過省政府協調、學院努力和地方衛生部門的支持,陸續選定了五家三甲醫院為非隸屬關系的附屬醫院。這些醫院具有人才優勢、設備優勢和技術優勢,有潛力完全可以開發為高等醫學教育服務。
2.1 師資隊伍 地方三甲醫院設備好、醫療水平高、人才濟濟,有許多碩士、博士和國外進修學成歸來的人才。雖然他們很少或沒有從事過高等醫學臨床教學工作,但經過開發、培訓、學習和再提高,均可成為高等醫學教育的寶貴人才。
2.2 教學熱情 有一部分臨床醫生愿意從事臨床教學工作,熱情高、積極性大。認為教學和醫療是相輔相成的,從事教學工作既能為人師有可以提高臨床實踐水平,是件高尚的事業。但也有一些醫務人員不愿意做臨床教學工作,尤其是一些高職稱的醫生他們一是工作忙,手術、出診、值班等,二是擔心教學講不好丟了名聲。
2.3 教學水平 這些醫院有一部分高職稱的醫生,曾給地方職工醫學院或中等衛生學校講過一些臨床課,有一定的教學經歷和經驗,但基本上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教學培訓。而大多數醫生沒有教學經歷和經驗,所以亟待培訓和提高。
學院每選定一家附屬醫院都對承擔教學任務的教師進行培訓,一般多是臨時在基礎和直屬附屬醫院抽調一些優秀的教學管理人員和教師來進行,但總感覺組織上不規范、培訓上不系統、效果不顯著。學院經過總結研究,于2006年組成了臨床教學培訓團,并制訂了系統的培訓方案和系列的培訓項目,效果很好。
3.1 組織管理 學院由主管教學工作的副院長任培訓團團長,教務處長和教學研究與評估部主任為副團長,并在基礎和臨床抽調一部分優秀的教學管理者和骨干教師組成了臨床教學培訓團。對培訓團有明確要求,先內部學習和提高,然后集體制訂培訓實施方案,分工負責,按教學規律和教學需求對各非隸屬附屬醫院的任課教師進行規范化、系統化的培訓。
3.2 教學管理培訓 包括教學計劃制訂、教學文件歸檔管理、學籍管理、學生管理、教材選用、考試管理、制度建設等。還需要重點強調的是,附屬醫院承擔教學工作不是一種義務,而是一種責任,醫、教、研三位一體,缺一不可,醫學人才培養附屬醫院是不可缺少的過程和環境。
3.3 教學培訓
3.3.1 教師基本功培訓 包括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教案書寫、集體備課、課件應用、教學藝術性、教學上三種語言的掌握和應用(口語、眼神、肢體語言)。
3.3.2 實踐培訓 包括示范教學、觀摩教學、臨床技能培訓等。
3.3.3 專項培訓 教學方法優化活動年舉行的教法講座、教法觀摩、教法競賽;教育科學研究培訓;多媒體課件制作培訓;督導員聽課當面點評等。
3.4 培訓效果 有很多臨床教師反映,原以為看一看教材,備一下課,憑多年的臨床經驗也能講的差不多,哪知道教學還有這么多規律和技巧。有位教師說“我講課不知道差在哪,經過系統的培訓和課后學院督導員的當面點評,我就知道差在哪了,也知道如何改進和提高了,所以說對我們的培訓是勢在必行,非常及時,教師一定要付出學習和努力才能當好”。經過培訓后教學水平在不斷地提高,教學效果在明顯好轉,學生的滿意度也在不斷提升。有很多臨床醫生也完成了由“匠”向“師”的轉變。
3.5 培訓體會 培訓方案的制定一定要科學合理,基礎和臨床的教師都應按統一標準來要求,培訓要兼顧遞進性、實踐性、系統性。如教案書寫培訓后當場調來幾本教案,現場講解每本教案書寫的優點和不足;再如教學藝術性講座后,馬上請有教學經驗的教師做教學藝術性方面的示范教學,這樣更有利于臨床教師對所培訓內容的學習、理解、消化和掌握。
學院每年通過例行教學檢查、隨機督導抽查和教學工作總結等環節了解教學管理和教學運行情況,及時通報,肯定成績、找出不足、提出整改意見,督促整改限期完成。
4.1 教學工作檢查 學院每個學期都要進行一次教學大檢查,包括基礎和臨床所有的教學單位,附屬醫院不論是直屬的非直屬的都一樣對待嚴格要求。檢查的內容主要是教學管理、教學質量、學生管理三大項。
4.2 隨機督導檢查 學院的督導團對非隸屬的附屬醫院也不定期進行隨機督導檢查,聽課后通過對教師的當面點評、給教研室的書面反饋和教務科座談會等三種方式,了解和掌握教學動態,提出改進意見。我們經常提教學水平要堅持不斷改進、不斷提升、追求高水平。
4.3 教學工作總結 學院每學年召開一次教學工作會議,總結成績與不足,對個性和共性的問題進行歸納和總結,并提出下一個學年學院對教學上的整體要求。對非隸屬附屬醫院來講,每次教學工作會議,都是一次很好的學習、借鑒和培訓。
高校是以學生為中心,以質量求生存的人才培養基地,以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確保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高級專業人才為己任。高等醫學院校的臨床教學是醫學教育的重要階段,臨床教學質量直接關系著醫學生將來的實際工作能力和醫學合格人才的培養。而臨床教師是臨床教學的具體承擔者,臨床教學質量的好壞與臨床教師的工作密切相關,在一定程度上,臨床教師的工作質量和水平直接關系到高等醫學院校的教學質量和水平[2],對非隸屬附屬醫院開展臨床教學培訓,有助于提高臨床教師的教學水平,從而保證醫學生的培養質量。臨床附屬醫院是高等醫學院校的依托和生存發展的動力,培訓是提高臨床教師教學水平的一種措施和手段,關鍵是日常教學的應用和效果。我們通過科學化、規范化和系統化的培訓,實現了將教育、教學、學問、科研等植入了醫院的目的,更有利于非隸屬附屬醫院在醫、教、研全方位的發展和建設。
[1] 樊國康,杜勇,李春平,等.高等醫學院校非直屬附屬醫院建設實踐探索[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8,(6):408.
[2] 汪秀玲,胡春峰,宋強,等.高等醫學院校臨床教師的教育及繼續教育[J].醫學教育探索,2009,(3):315.
10.3969/j.issn.1009-4393.2010.33.115
161006 齊齊哈爾醫學院 (劉天寶 丁百林) 168012 齊齊哈爾醫學院第五附屬醫院 (周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