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波 徐 輝
(1.中國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黑龍江哈爾濱 150001;2.哈爾濱金融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30)
[銀行保險 ]
淺談中小企業融資及銀行對策
楊金波1徐 輝2
(1.中國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黑龍江哈爾濱 150001;2.哈爾濱金融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30)
中小企業發展迅速,已成為推動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然而,融資難所帶來的資金瓶頸,卻制約了其健康發展。中小企業發展主要靠企業自身內部積累,融資渠道窄,融資成本高,難以獲得中長期貸款。改善中小企業融資問題要轉變經營觀念,形成中小企業信貸可持續發展戰略;細分目標客戶,構建梯度中小企業金融服務體系;創新思維模式,逐步建立新型中小企業信貸機制。實現銀企雙贏,才能促進中小企業信貸業務健康、全面、可持續發展。
中小企業;融資;銀行
1.政策和組織上積極扶持。早在 2000年,國務院辦公廳就轉發了原國家經貿委《關于鼓勵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國辦發 [2000]59號),這是我國第一個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綜合性政策文件。隨后國家又發布了一系列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文件。部分省市政府通過采取定額貼息和補助等方式為中小企業融資服務,成立專門的中小企業服務機構,制定中小企業發展規劃,推進中小企業產業結構、組織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促進金融機構建立與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協調和促進地方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
2.積極為中小企業搭建融資平臺,促成銀企合作。政府機關組織銀行、擔保機構和民營企業舉行對接會,使金融機構和企業能夠更好地進行信息交流,緩解銀企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成立非營利的中小企業擔保中心,專門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服務。
3.銀行機構對中小企業融資存在內在動力。近年來,隨著資本市場、債券市場的大力發展,以及私人股權投資力度不斷加大,大客戶直接融資渠道不斷拓寬,“金融脫媒”現象嚴重,加之監管部門對于單一客戶授信集中度的監管要求,商業銀行傳統的傍大戶營銷模式面臨嚴峻考驗和巨大沖擊。因此,各商業銀行均將發展中小企業金融業務作為戰略轉型的重點任務,中小企業業務已成為銀行競爭熱點和新的利潤增長點,各銀行正逐步完成對中小企業金融市場競爭格局的劃分。
不同類型、不同地區的中小企業融資狀況是有區別的。許多資信狀況好、資產收益率高、經營規范、機制靈活的中小企業,往往是銀行競相追逐的優質大客戶,同時也有可能獲得直接融資,因此企業資金問題并不緊張。真正融資難的中小企業,是具有一定市場前景,但資金負債率偏高,內部管理還不完善,信用狀況不甚理想,銀行在對其貸款時存在顧慮,導致這些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不能得到必要的滿足。這部分中小企業數量龐大,目前對資金困難的呼聲最高,如果他們不能及時得到資金支持,將面臨生存發展的危機。
為了解決中小企業資金緊張問題,銀行業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在不斷增加,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小企業的資金供求矛盾。但信貸支持總量仍然不大,中小企業對銀行貸款的需求仍然很強,中小企業的貸款滿足程度仍然不高。
1.融資渠道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 98.7%來自銀行的間接融資,僅有 1.3%來自直接融資。受制于規模、實力和國家政策等原因,中小外貿企業一般無法從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融資,銀行信貸仍然是中小外貿企業融資的主要渠道。
2.企業發展主要靠企業自身內部積累、內源性融資比重過高,外源性融資比重過低。中小企業最想從銀行獲得資金,但實際情況正好相反。調查顯示,企業內源融資包括自身積累、內部集資、親友借款和股本融資共占約75%,而通過外源性融資的銀行貸款僅占被調查企業的25%。
3.難以獲得中長期貸款。目前各家銀行針對中小企業的貸款,主要還是以短期流動資金為主,尚未建立針對中小企業的固定資產管理辦法,貸款的期限最長不超過 3年,且以分期還款為主。企業要面臨迅速還款的壓力和銀行收縮信貸而貸不到款的風險,增加了企業生產的不確定性,不利于中小企業發展回報期長、收益高的項目,如技改和研發資金貸款。
4.融資成本高。由于中小企業財務實力差,還款能力低,經營風險大,因此貸款成本普遍較大企業高。
5.國家宏觀調控進一步增加了資金壓力。國家一系列調結構的措施使得部分產業或企業列入重點控制的范圍,控制對其貸款的額度和規模,增加了加工貿易企業的融資難度;金融危機中,外貿企業首當其沖,大量倒閉,生存環境雪上加霜。
6.針對中小企業的融資優惠政策難以落到實處。許多中小企業根本就不知道政府出臺了扶持中小企業的優惠政策,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扶持中小企業的融資政策很難落到實處。
1.企業自身方面
(1)信息不對稱是中小企業信貸調查的主要癥結所在。目前,多數中小企業還沒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企業在原材料采購、銷售渠道建設、利潤分配、納稅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利用人脈關系進行處理的現象,財務數據不能完整反映客戶的整體經營狀況。目前因受限于社會地位、從業范圍等因素的限制,銀行信息了解渠道少,且無較好的篩選甄別方法,無法保證信息質量。
(2)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較低,信貸實力較弱。中小企業一般規模較小、資金匱乏、償債能力較差,因此抗風險能力較低,對于中小外貿企業來講,金融海嘯的沖擊加大了企業生產的不確定性,提高了獲得銀行信貸的難度。
(3)中小企業普遍缺乏貸款所需的擔保措施。目前國內銀行幾乎不對中小企業發放信用貸款,部分外資銀行探索試行中小企業信用貸款,但目前貸款規模不大,借款基本都要落實相應的擔保措施,而擔保措施不足是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貿易型企業尤為如此。
(4)缺乏融資方面的知識。調查中,50%以上的中小企業的經營者對于融資方面的知識欠缺,不清楚銀行的信貸政策,也從不關注政府出臺的關于中小企業融資的優惠政策,比如政府對高科技項目的貼息,對網絡推廣方面的“倍增計劃”,對出口企業參展的補助等。
2.銀行方面
一是銀行尚未形成完善的針對中小企業的信貸管理體制,舊的信貸管理體制不利于中小企業。二是審批的權限、流程及審批時間增加了中小企業貸款的難度。三是銀行現有的考核激勵機制下,由于中小企業數量多,類別復雜,貸款需求規模小、頻率高、成本大、管理難,信貸人員對中小企業貸款的積極性不高。
3.信用擔保體系方面
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不完善。一是擔保機構自身力量弱小,運作不規范,抗風險能力低,其本身的信用狀況尚有待證實。二是擔保機構的業務水平和服務水平有待提高,產品有待創新。三是擔保機構在擔保過程中存在的政策性障礙,如信貸登記系統尚未對擔保機構開放。
4.社會信用環境方面
一是信用制度建設相對落后,缺乏相應的信用激勵和約束機制。二是監督管理成本高,對于企業真實信息的獲取難度較大。
5.當前的經濟形勢方面
金融風暴侵襲導致小企業生存環境更加惡劣。金融風暴的侵襲給我國制造業尤其是出口型制造業造成了巨大沖擊,受金融海嘯直接影響而倒閉的公司陸續出現,中小企業本身抗風險能力就弱,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生存更加雪上加霜。
中小企業融資需求以流動資金為主,融資期限較短,金額不大,可有效提高銀行信貸資產的流動性。另外,中小企業數量較多,行業分布廣泛,可有效降低商業銀行對單一客戶、行業的融資集中度,分散信貸風險。因此,銀行應積極開發中小企業客戶群,優化客戶群體結構,有效分散信貸集中風險,保持適度資產負債比例結構,逐步培育中小企業信貸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模式。
目前銀行應根據中小企業所屬產業、發展階段、經濟組織形式、生產技術、生產方式、產品結構銷售渠道等方面的基本情況,結合國家產業政策所確定的優先發展行業,組織和形成中小企業發展梯隊,并最終建立起一個與經濟結構、產業風險和資本結構有效調整相適應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體系。通過該體系對不同梯度的中小企業分別制定融資服務計劃,形成差異化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格局。
在產品創新方面,針對中小企業普遍缺乏擔保措施問題,逐步創新無抵押擔保融資產品或產品組合,嘗試探索中小企業信用貸款模式。在擔保機制方面,一是加強對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監管,促進擔保機構規范有序開展業務;二是引入再擔保或者再保險措施,為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增加一般再擔保、強制再擔保或再保險。在信用審查和評級方面,不僅要重視企業的財務硬指標,更要重視企業主要股東和高管人員的信用狀況、道德操守、社會關系以及企業購銷記錄等信用軟信息;不僅要注重企業經營和財務狀況分析,也要重視對企業的實地考察。在激勵約束機制方面,要針對中小企業業務特點,制定專門的業績考核和獎懲機制,充分發揮信貸人員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對中小企業貸款貸前調查和貸后監督工作的主觀能動性。在利率定價方面,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建立針對中小企業更有彈性的、更靈敏的貸款利率風險定價機制。在授權審批方面,應針對小企業特點減少審批環節,建立快速審批通道,提高審貸效率,同時應建立科學的授權機制,適當下放審貸權限。在風險管控上,應建立與小企業經營“高風險”特點相適應的風險指標體系,與利率定價相結合,有效覆蓋信貸風險。在人員配備機制方面,建立一支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的專職隊伍,從內源方面充分調動銀行開展中小企業融資的積極性。
[1]谷亞芹,李玉海.探析中小企業融資難成因及解決對策[J].社會科學論壇,2008(6).
[2]王聰.淺談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J].中國民營科技與經濟,2008(6).
[3]姜正富,陳革章.關于銀行融資角度分析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J].海南金融,2010(5).
[4]王炫.中小企業信貸管理模式探討[J].金融經濟,2010(4).
F832.42
A
1002-2880(2010)09-0119-02
(責任編輯:梁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