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發達國家農業大多集約經營,集中表現為機械化操作和大量工業物資與能源的投入。這些年來,在尋求農業的持續發展中,又呈現出不同特點。
1.設施農業 即在有限的面積上,通過建立設施,用最可靠的做法,控制生長環境,讓作物產量最高,周期周轉最快,按市場需求來組織農業生產。
2.園藝農業 就是通過投入較多的技術和人力,進行精細經營,使農業生產就像種植花木一樣精致。發達國家的園藝農業主要應用在珍貴花卉、蔬菜的種植上,大眾化的農作物極少使用園藝農業這種經營方式,因為發達國家的人力成本一般比較高。我國的勞動力嚴重過剩,機會成本很低,如用大量人力生產價格低廉的農產品,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3.間作套種 就是充分利用生物時間和生長空間,提高產出量。具體有4種方式:①混作。同時種植2種作物,沒有明顯的行排列;②行間作。同時種植2種或多種作物,一種或多種作物以行排列種植;③帶間作。同時種植2種或多種作物,但以不同的帶排列種植,帶的寬度要允許能獨立耕作,窄對作物之間有農藝影響。④套種。部分時間同時種植2種或多種作物,第2種作物種在第1種作物生長的再生產階段,但還未收獲。間作套種是一種比較古老的耕作方式,但今天的間作套種比過去的更科學,也更復雜。
4.持續農業 一種不造成環境污染且能使農業生產持續良性進行的農業經營方式,人們稱之為持續農業。為了使農業能持續發展,國外通常采取以下幾種措施:多施有機肥,少施無機肥,且在有機肥方面已突破了傳統的人畜糞、綠肥,可以進行人工合成;盡量少使用農藥;多運用生態技術,少應用機械技術;進行污染物治理;尋找新能源,以防常規能源有朝一日被消耗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