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軍
(黑龍江省漁業經濟研究所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18)
鱖魚,在黑龍江省也稱鰲花,在分類學上隸屬于鱸形目、鱖魚屬,是我國名貴的淡水魚類之一。鱖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刺少,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同時,鱖魚也是受歡迎的養殖品種,而苗種生產是鱖魚養殖非常關鍵的環節。
鱖魚魚苗培育是把即將開口攝食的鱖魚仔魚分階段養成 3.3cm的夏花魚種。
(1)水泥池條件
面積 20~100m2,池深 1~1.2m,水深保持 0.8~1m。
(2)飼養管理
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要投足適口的餌料魚苗。
第一階段:把開口攝食的魚苗養成全長 1cm的魚苗,飼養天數為 5~7天。放養密度為 3000~4000尾/m2。這一階段的關鍵是投足適口的團頭魴、鯽魚、鯉魚等魚苗,讓鱖魚苗開口。開口后投喂草、鰱、鳙等魚苗。投喂的餌料魚苗的數量為鱖魚苗的 5~6倍。魚苗全長達到 1cm時,再轉入另一已消毒的水泥池中,轉移時魚苗要帶水過數和帶水運輸。
第二階段:把全長 1cm的魚苗養成全長 1.9cm的烏仔,飼養天數為 6~8天。放養密度為 1500~2000尾/m2。投喂的餌料魚苗的數量為鱖魚苗的 6~8倍。當長到 1.9cm的烏仔時,再轉入另一已消毒的水泥池中。
第三階段:把全長 1.9cm的烏仔養成全長 3.3cm的夏花魚種,飼養天數為 8~10天。放養密度為 500~800尾/m2。投喂的餌料魚苗的數量為鱖魚苗的 5~6倍。
(3)水質調節與魚病防治
培育期間始終保持微流水,保持水質清新。每天鏡檢鱖魚苗,發現魚病及時治療。餌料魚苗入池前用濃度30~50g/L的食鹽水或濃度 8mg/L的硫酸銅溶液浸洗,時間為 3~5分鐘。
土池面積一般為 20~600m2,池深 1m以上。魚苗入池前清塘消毒,每平方米用生石灰 150g或漂白粉 10~15g。池塘水深保持 50~80cm。鱖魚苗放養密度根據土池面積確定,20~50m2的土池,放養密度為 1000~2000尾/m2;60~300m2的土池,放養密度為 500~1000尾/m2;350~600m2的土池,放養密度為 250~500尾/m2。飼養管理、水質調節及魚病防治與水泥池培育方法相同。
鱖魚魚種培育是將夏花魚種培育至 30~100g的魚種。
(1)池塘條件及準備
采用土池,池塘面積以 1~5畝為宜,池深達到 2m即可。放養前 10~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徹底清塘消毒。進入池塘的水要經篩絹過濾。
(2)魚種放養
每畝放養規格 3.3cm夏花魚種 3000~4000尾。魚種入池前,魚種用濃度 3%~5%的食鹽水浸洗消毒,時間為 3~5分鐘。
(3)飼養管理
鱖魚魚種體長 6cm以前,每天每尾鱖魚投喂 8~10尾餌料魚苗。鱖魚魚種體長 6cm以上時,每天每尾鱖魚投喂 4~5尾餌料魚苗。餌料魚苗的體長為鱖魚魚種體長的 50%~60%。
選擇野雜魚豐富的親魚池或成魚池套養,每畝放養規格 3.3cm夏花魚種 50~100尾。鱖魚魚種出池規格50~100g。夏季要采取措施保持池水有較高溶氧,以免鱖魚浮頭死亡。另外,鱖魚對藥物敏感,用藥時要慎重,特別是注意殺蟲劑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