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最高規格的會議,每年舉辦的“兩會”吸引著國人的強烈關注。而作為全國首位農民工人大代表———胡小燕,她的一舉一動都承載著三億人的期望。
她的提案是溫總理關心的問題
2010年3月,胡小燕第三次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兩年前的1月21日下午,廣東省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舉行全國人大代表選舉投票。廣東有三千多萬農民工,這樣的一個群體需要選出代表。胡小燕經過層層選拔,成為兩個候選人之一,另一個是來自廣東本地的楊紅蓮。
773名代表有740票投給了胡小燕。
胡小燕出生在四川的小山村,姐妹三個,她是老大。在鄉下,家中沒男丁是受人歧視的,這讓她養成了倔強不服輸的性格。17歲時,胡小燕和二妹兩個人就能種一家五口的地。胡小燕結婚后家里欠下2萬元債,為了還債,也為了活出個人樣,1998年秋天,24歲的胡小燕不顧公婆阻攔,趁雙胞胎女兒睡著后,帶了幾件舊衣服,投奔早她幾個月到廣東打工的丈夫。
一間14平方米的房子,住了四對夫婦。四個床簾隔成四家子,一張床鋪一個月75塊錢,在胡小燕看來這是大開支了。她每天一睜眼,穿上鞋就去找工作。
胡小燕的第一份工作是電子廠流水線工人,后來在老鄉介紹下,她到一家陶瓷廠當窯土工,在業余時間自學陶瓷印花、淋釉。四年間,她先后跳槽五家工廠。2002年,胡小燕應聘進入新明珠建陶工業有限公司。
相比其他打工者,胡小燕對身邊不斷出現的新事物有更強烈的好奇心。
一次,同事拉著胡小燕去買電腦,當時胡小燕連開機關機都不會,但她決心學電腦,為了攜帶方便,竟花5600元買了個聯想筆記本,從打五筆學起。
陶瓷廠推行自動化辦公后,胡小燕學會了上公司網絡,收發郵件。看到在上海打工的表妹有QQ,她也開始使用,后來還跟別人學著寫博客。
勤奮和好學,讓胡小燕在眾多農民工里脫穎而出。“我不喜歡原地踏步,喜歡創新,別人都是按部就班,我有自己的管理方式。”2002年9月,胡小燕從成品車間分級員晉升跟班質檢,第二年競爭上崗擔任總檢,2005年被提拔為車間副主任,年底被評為品管部優秀管理者。而先她進廠的丈夫,依然只是一名普通窯土工。
2007年下半年,新明珠建陶工業有限公司和中央黨校聯辦了個行政管理專業大專函授班,胡小燕作為中層管理人員參加,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由于表現出色,她被佛山市評為“十佳外來工”。
2008年3月,作為廣東代表團的一員,胡小燕到北京參加“兩會”,三億農民工終于在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有了自己的代言人。
胡小燕最難忘2008年3月7日,溫家寶總理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初次參加全國兩會的她提了兩點建議:一是優化農民工的就業環境,加強對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培訓;二是政府應該更加關注農民工子女,特別是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
聽完她的發言,溫總理說:“你關心的問題,也是我關心的問題。”第二天,溫總理與胡小燕親切對話的場面占據了各大報刊的顯要位置。
胡小燕一夜成名。
一個小燕姐怎承擔那么多人的期待
農民工群體在人大會場上略顯漫長的缺席,讓胡小燕的第一步邁得有些踉蹌。
自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并公布了手機號碼、電子郵箱地址以后,胡小燕就不斷收到各地農民工的投訴電話、郵件。一天最多時有上千個未接來電、上千條短信,手機話費最高的一個月達1400多元。而郵箱里最滿的一天涌進2088封郵件,都是反映欠薪等問題,希望得到她的幫助。
一開始,胡小燕每個電話都接,到后來,每天凌晨三四點手機仍響個不停,她根本無法睡覺,第二天上班也是頭昏腦脹。也有很多騷擾電話,占著線,卻不談什么正經事情。為了不耽誤工作,她干脆把手機關了。
承載厚望的“代表”竟然關機,而之后胡小燕的QQ號又被盜,通過網絡也無法聯系上她,這讓很多人大為光火。有農民工發短信質問胡小燕:你假惺惺地公布號碼又不接電話,不是在耍我們嗎?
“如果每個電話我都接,十個胡小燕也不夠用。”胡小燕很委屈。外界的不解給她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她經常夜不能寐,有時忍不住就獨自在屋里大哭。
別人大事小事都來找她,把她當成“救命稻草”,胡小燕覺得不堪重負,而且很多問題涉及相關法律法規,她自知不如專業人士精通。作為農民工代表,該怎樣幫助農民工,這成了她解不開的心結。
2009年2月的一天,在一個晚會現場,胡小燕遇到了廣東省總工會副主席,就向他請教了很多有關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專業性問題。她還坦率地表達了自己的不安———沒法幫助那些對她寄予厚望的農民工朋友。
沒想到,時隔一個月,副主席就帶著佛山市總工會副主席、佛山市三水區總工會副主席以及省總法律顧問處的同志,專程到新明珠陶瓷集團找到胡小燕,告訴她今后再接到廣東省內農民工投訴,可轉交工會協調:來自佛山的投訴可轉給佛山工會協調處理;其他地區的則可交給省總法律顧問處,由該處聯系各地工會協調處理。
胡小燕豁然開朗。原來她可以起個橋梁的作用,把需要幫助的農民工的信息轉達給工會。
2009年4月,珠海市一家五金廠的農民工發給她一封郵件:因管理不善,珠海市斗門區亨洲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一直舉步維艱,從2008年6月至10月30日老板逃匿,累計拖欠89名員工工資五個月。員工申請法律援助,至2009年2月仲裁完畢,確定亨洲廠拖欠工人工資總額48萬多元,依法應支付89人經濟補償130多萬元。仲裁材料交到當地法院后,卻遲遲沒有下文。
工人們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曾多次催促勞動部門,也兩次到區政府、市政府信訪辦上訪,但僅得到了每人分兩次借支共1000元的結果。大部分員工都是45歲以上,一直都沒有辦法再找到工作。就業不能,回家沒錢,絕望中,他們在珠海度過了2009年春節。
2009年全國“兩會”期間,亨洲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的工人們給自己的代言人胡小燕發郵件求助,正好這次胡小燕交的是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提案。收到郵件后,胡小燕馬上把信息轉到廣東省總工會,由省總工會督促當地工會解決。最后該賠償的都賠償了。
慢慢地,胡小燕已經有了一套處理農民工問題的方法。“人大代表起的是傳達民意的作用,只能反映問題,不能保證都有結果。作為農民工代表,我能做的就是指點農民工遇到問題該找什么部門。”在這個過程中,她也學到了不少東西。
2008年7月4日,新中源陶瓷有限公司員工夏勇騎摩托車去探老鄉,途中,被一輛汽車撞傷倒地,全身多處骨折。該交通事故經交警認定是汽車駕駛員的責任。
住院治療,醫療費總支出3萬余元,但肇事司機只墊付了5000元就不再露面。夏勇向三水區人民法院起訴了汽車駕駛員及車主,2008年底此案有了判決結果,夏勇可以得到6萬多元的賠償。但判決后,被告遲遲不履行判決。夏勇和妻子符雪梅陷入絕望,遂向胡小燕尋求幫助。
經胡小燕介紹,白坭鎮總工會副主席接待了夏勇夫婦,了解案情后立即到法院協調,請求加大執行力度。工會組織的介入引起法院重視,數次上門強制執行,肇事車主終于履行了執行義務。
“謝謝你,小燕姐!我現已回到老家錢塘,謝謝你在我們最無助的時候給予溫暖。”符雪梅回家后給胡小燕發了條短信,這條短信代表了受助農民工的心聲。
我也在為生活掙扎
胡小燕人大提案內容都與農民工有關,許多事情還是她自己的親身經歷。
2008年,她的提案是關于留守兒童的,因為她的兩個孩子曾經也是留守兒童。2004年11月17日,胡小燕在四川老家的小女兒生病,發高燒,凌晨4點住院,到下午16點都沒蘇醒過來。當時胡小燕管的生產線正投產、出磚,那條線的所有員工都是胡小燕親自招來培訓的,胡小燕如果走了,會亂套。胡小燕當時真是為難啊,想孩子想得整宿睡不著覺,掉眼淚。但她沒法回老家看孩子,孩子12個小時后才蘇醒。因為這件事,她開始思考留守兒童的安全問題。
2009年,她的提案是關于解決外來工欠薪。2010年,她一如既往地為農民工的權益提建議,“民工荒”是她這次參會的主要話題。她說,民工荒最根本的是待遇問題。她希望提高農民工的最低工資標準,同時要求政府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推動企業提高福利待遇。讓農民工有錢賺,又覺得自己有價值,企業才能留住他們。
經常有人在胡小燕的博客或QQ里留言問道:“你現在每個月有4000多元工資,你還是一個農民工嗎?”對此,胡小燕的回應很干脆———自己不會脫離農民工的本色,“我一直和老公擠在工廠提供的集體宿舍中,每個月交140元的房租,直到去年,我把女兒接過來上學,才跟公司租了一間單人宿舍。大家的擔憂我非常理解,我也是從一名基層工人一步步走過來的,我當初也是因為家里窮,才卷起行囊進城打工的。即便將來當上廠長經理,我也還是一個農民工。”
2009年9月,她把在老家上初一的一對女兒接到佛山,盡管她是優秀外來工,接受女兒的學校沒收借讀費,但每個小孩一學期1500元的伙食費、住宿費仍然給她很大壓力。
36歲的她決定挑戰自我,辭去了有穩定收入的車間主任職務,轉去銷售部門,成為一名普通業務員,完全靠績效掙錢。轉崗第一個月,她只拿到1300元,別人都笑她傻。可胡小燕有自己的想法,她覺得做車間主任很難有再上升的空間了,而做業務可以更好地鍛煉自己,業務做好后賺更多錢給孩子上學。
拋開光環,胡小燕依然是個為生活掙扎的農民工———三年沒回家與父母團聚,孩子的醫藥費讓她難以負擔,與分離了十年的孩子現在仍在慢慢嘗試溝通。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編輯趙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