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特級教師邱學華歷經幾十年的實驗研究創設的嘗試教學法。后又升華為嘗試教學理論,現已為千萬師生所應用,成為影響面最廣、受益面最大、感召力最強的一種教學理論。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古為今用、有勝于古:洋為中用,有勝于洋”的一朵教育奇葩。我校自1990年開始,參與嘗試教學的實驗研究,在邱學華老師的悉心指導下,經歷了學習、探索、實踐、創新的過程,經過悠悠二十載,博愛老校歷練出璀璨的光彩。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我校也和全國各中小學一樣,把強行灌注、機械訓練視為主要教學方式。大家都想思考出一條能迅速提高教學質量、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之法,但都苦于無路。當時的吳美玲校長果敢地請來邱學華老師做我校的教學顧問,這一來便是二十年。我們親耳聆聽了“嘗試教學法”的有關講座,認真研讀了“嘗試教學法”的書籍,反復比較、分析和論證,我們認識到:教學的價值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引導學生會學、善學、樂學,也就是邱老師所說的“讓學生在嘗試中學習”“數學課堂要追求趣、實、活”等這些今天仍能散發熠熠光芒的教學理念。
博小的全體數學老師都投身于“嘗試”之中,校長親自掛帥,教導主任具體負責,組織全體數學老師認真學習和掌握“嘗試教學法”的“先練后講、先試后導”的基本要領和精髓。邱老師定期來校做講座,和我們一起上不同類型的示范課,使我們領略到了“嘗試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的獨特魅力。我們還積極參與了“達到嘗試成功的條件探索”的課題研究,大量的教學實踐證明:只要給學生創造了嘗試的必備條件。學生嘗試必定能成功。
新世紀開始的新課程改革是一場教育上的大變革,由于嘗試教學理論同新課改的基本理念一脈相承,因此“嘗試教學法”在今天仍然煥發著生命活力。2009年初經邱老師的推薦,我校全體骨干老師赴山東杜郎口中學參觀學習。回來后老師們紛紛表示收獲頗多,并立即著手于本校的教學課堂教學改革。我們發現現今的數學課堂看似探究味很濃,實則是老師事先預設好的,提供了討論的話題,指引了解題的思路,創設了探究的情境,學生在老師精心安排的步驟下,把問題一一解決,一切都那么水到渠成、順理成章。我們發現這樣的課堂,忽略了學生對問題最原始的看法,忽略了對問題探究的體驗,忽略了在學生與學生之間交流中生成的資源。于是我們又開始了一輪新的嘗試教學研究課題“自學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的實踐研究”。希望能探索到’更適合學生發展成長的一種教學模式,探索到數學教學的理想之路,實現減負增效。
邱老師的無私幫助加上博愛人的不懈努力,博愛課堂猶如一塊璞玉,慢慢呈現出自己的個性和美麗。我們從嘗試教學中品嘗到了豐收的喜悅,但我們也深知,還要勇于探索,善于對自己的教學實踐作出反思,不斷學習,更新知識與思雛芳式,唯有如此。才有可能使數學課堂成為學生成長中最美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