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我們有時不能理解自己的父母,甚至往往無法感受到他們對我們的點滴關愛,反而抱怨連天。讀完下面這則故事,你是否也和我一樣,想在心里說一聲“爸爸媽媽、謝謝你們”呢?
每年負責單位同事報名學駕駛的事時,我都會想起自己當年學駕駛的情形,以及那個過程中時刻伴隨我的濃濃父愛。
才上大一,我就嚷嚷著要學駕駛,父母一開始不同意,后來終于被我說服了,同意讓我大一暑假學。我當時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認為能開大卡車很牛很威風,也不管以后用不用得著,就報了B照。
一開始。我覺得一切都很新鮮,自然是信心百倍,三伏天,皮膚曬得黝黑也不在意。可漸漸地,我感覺越來越不開心,越來越委屈,甚至一度打起了退堂鼓。
為什么呢?因為那時候我們縣級市的駕校根本不像大城市的駕校那樣正規,哪天上路開,哪天倒樁,全然沒有計劃和順序,全憑教練的臨時意愿。和我一起學車的都是混跡社會的老江湖,我年齡最小,簡直就是個小孩。在我們那個小縣城,干駕駛教練這一行的都很勢利,當時幾乎所有的學員都會給教練好處,而我——一個不太懂人情世故的大學生則完全成了另類。于是,我半天輪不到一次倒樁的機會;上路練車,別人可以開十分鐘、二十分鐘,我上去兩三分鐘教練就讓我靠邊停車了;同樣是操作不熟練,我得到的肯定是教練的一頓臭罵,而教練對其他人則是嘻嘻哈哈、嬉皮笑臉的。如此情形,讓我大失所望,一個當時還算純真的大學生是無力與這俗世抗爭的。我一度心灰意冷,想要就此放棄。
父親察覺了我的想法,鼓勵我要勇敢地堅持下去。父親說當初是我自己一心要去學的,現在遇到了點困難和委屈就想退縮,這不是男子漢的氣度和行為。父親還讓我只管認真努力地去學,其他問題他來解決。父親樸實的話語重新燃起了我的熱情。當我再次面對那之前看起來十分可惡的教練時,他卻一改此前的態度,對我熱情、耐心了許多,使我驚詫不已。后來我才知道,父親表面上激勵我,其實內心也為我的處境著急。父親“單刀赴會”,做通了教練的思想工作,使得我后面的學習過程愉快、順利了許多。父親就是這樣,經常能在我確實遇到自己無力應對的難題時,默默幫我解決這些事情。但在平時,他從來都教育我凡事要學著自己動腦筋、想辦法,路要靠自己去闖,要憑自己的真本事,而不是歪門邢道。
考試那天,父親很不放心,擔心我因為緊張考不過關,特意請了一天假,全程陪著我。樁考時,輪到我上車之前,父親說:“你上去按照平時練的操作,不用想其他的,我在旁邊等你。”我倒樁時還是碰了碰竹竿(當時還不是電子樁),幸好沒碰倒。父親在一旁其實已經看到我被扣了些分,雖然他內心十分焦急,卻沒有立即告訴我,怕我接下來的路考受影響。樁考結束就是路考,父親也跟著爬上了大卡車,為的還是給我打氣。看到西裝革履、領帶筆挺的父親和一幫不修邊幅的學員擠在油布車廂里,連教練都感慨“可憐天下父母心”。大卡車在鄉間小路上顛簸,父親略顯肥胖的身軀忍受著顛簸的不適,還不忘提醒我想一想操作步驟。直到我順利地完成了考試,得到考官通過的確認,父親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從卡車上爬下來,父親的腳麻了,腰酸了,甚至都站不穩,那一瞬間,我的心里猶如打翻了五味瓶,情到深處,百感交集。
其實父親完全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家里等待我考試的消息,可他沒有這樣,他以獨有的方式表達了對我細致入微的關懷。我不知道別人的父親會如何,我只知道我的父親對我傾注的父愛永遠是那么樸實濃郁、厚重如山。這暖意綿綿的父愛,每每都能讓我在瞬間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