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推進,一種新的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獨立學院應運而生,它利用公辦高校的優質教育資源與社會資金的有機結合,引入民辦機制辦學。它挖掘了公辦大學的潛力,緩解了人們對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和我國高等教育有限供給之間的矛盾,是我國高等教育辦學主體多元化的一種有效方式。人才培養是高校的根本任務,其質量取決于人才培養的模式。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獨立學院能否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最為關鍵的是能否培養出受社會歡迎的人才。
人才培養模式是同教育活動本身同時存在的。為實現一定的培養目標,在教育活動中人們勢必選擇一定的方式、方法,選擇相應的教育內容,在特定的場所或環境下,由特定的人員來組織實施。因此,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導下,以人才培養活動為本體,為實現培養目標所設計形成的某種標準構造樣式和運行方式。人才培養模式的構成一般包括培養目標、培養過程、培養制度、培養評價。筆者根據這一概念,結合獨立學院自身的發展來探討其人才培養模式。
獨立學院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獨立學院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是構建人才培養模式時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具體地講,就是獨立學院要認真分析人才需求市場,緊密結合獨立學院的辦學特點,對人才培養目標進行準確定位。
首先,獨立學院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要體現其辦學定位。從辦學類型來看,獨立學院不是研究型大學,也不是教學研究型大學,更不是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應該屬于教學型大學,其人才培養目標應該符合這個辦學定位。獨立學院不是培養“高、精、尖”的研究型人才,也不是主要著眼于學生畢業后考研深造,與高職院校培養的高層次崗位技能型人才也有差別,它是培養有理論、懂管理、實踐應用能力強的高素質復合型的應用人才。其次,獨立學院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要體現為地方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最后,獨立學院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要體現人才市場的需求特點和辦學的優勢。要根據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事業進步對人才需求的變化,同時結合自身的辦學優勢,科學設置和調整學科、專業,堅持市場導向,優勢辦學。
至此,獨立學院人才培養目標可定位為“培養適應地方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專業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即實際運用能力比普通本科強、理論基礎知識比高職高專扎實的應用型本科人才。
二 獨立學院人才培養過程
獨立學院設置專業應具備自身特色。首先須依托母體高校的學科基礎、師資力量和品牌特色專業,遵循前瞻性、應用性、特色性和市場性的專業設置原則,克服專業設置的功利性、理論性、雷同性和經濟性的傾向,根據社會需要和自身優勢靈活地設置專業。其次是加強專業建設的投人。獨立學院各專業設置,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母體高校的支持。但由于兩者的辦學定位和培養目標不同,在專業設置上不能完全照搬母體高校的課程設置和培養模式,這就需要獨立學院在課程設置、教材和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加大專業建設的投入力度。第三是注重專業的學科交叉性,這就要求獨立學院在設置專業時。要把專業以及與專業相關、相近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課堂,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
課程建設是應用型本科教學的基礎,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是保證人才培養目標實現的關鍵。課程設囂要為實現學院人才培養目標服務,以培養和加強應用型本科人才的能力為目標進行調整和建設。獨立學院培養的是應用性本科人才。必須建立與課程設置配套的實驗室和實訓基地。要構建一套完整的包括實驗教學、校內外實習、實踐教學、社會實踐、畢業論文設計等內容在內的實踐教學體系,從而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獨立學院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另一方面要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環境。因此,獨立學院應加強教學改革,實現互動式教學,案例式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能力,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課堂講授內容實行精選、精講、多練,提出問題與學生共同討論,讓學生自己思考并得出一些結論,形成教學互動。適當減輕常規課外作業量,布置一些有意義的思考題目。設計一些綜合性的問題,特別是結合實際的應用性問題,讓學生結合已學的知識加以擴展、延伸和綜合,撰寫報告和論文,再請學生在課堂上向同學講解,從而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綜合能力和表達能力。在課程講授過程中,堅持理論夠用,注重實踐運用,強化技能,弱化公式的理論性推導,加強公式在實踐運用中的教學。在專業課教學中,強調案例式教學,從案例中導出所講述的理論,加深學生理解和運用的能力。
此外,我們還應該高度重視非教學培養途徑。對于理、工科類專業的學生,學校應指導他們充分利用實踐基地的有利條件,采用集中實習的方式,將專業實習和畢業實習相結合,有效地協助實習單位開展科研工作,在實踐中培養自己的科研能力。文科專業難以建立比較集中的實踐基地,學??刹扇〗ㄔO模擬實驗室的方式,購入或開發相關軟件,搭建仿真企業平臺,為學生創設一個實踐的空間。校園文化建設也非常重要,一個學校的校園文化是在學校長期發展中逐漸形成的,由物質環境與非物質形態的思想、意識形態、行為準則、道德習俗等共同組成的,反映一個學校的整體面貌和特色品位的各種要素之總和。校園文化是一種無形的教育資源,是學校育人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生活在其中的每一個師生,對學校人才培養的質量與個性影響非常大。所以,在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中,要把校園文化建設納入其中,采取各種措施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引導校園文化發展,使之對學生的能力、品質、意志、道德觀念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 獨立學院人才培養制度
獨立學院的教學管理模式無先例可循,照搬母體院校的教學管理制度是不可取的,必須根據教學管理中遇到的實際情況,依據高等教育基本規律,制定符合獨立學院實際的教學管理制度。
獨立學院教學管理的制度建設要充分發揮民辦學校體制的機動靈活性,允許學生有更多的學習機會、學習渠道和更大的學習自由選擇性,允許讓學生進行學習的遷移。學習的“遷移”主要表現在“時間性遷移”、“內容性遷移”和“空間性遷移”三個方面?!皶r間性遷移”就是要建立和完善有特色的彈性學制和學分制管理制度,給學生學習的個性化培養提供更大的空間,讓學生有更多安排和決定自己學習的時間;“內容性遷移”則是增加選修課程的比例,降低某些“必修”課程的管理剛性;“空間性遷移”則是教學場地可以從傳統的教室遷移到企事業單位,還可以遷移到互聯網上。目在管理上做到寬嚴相濟,活與嚴結合,給同學選擇的自由和條件。在課程安排上,必修課按專業、班級統一組織教學,選修課實行學生網上選課。各專業的基礎、學科、專業三個層次的選修課程在學院內部網上選課,全院性的任意選修課程可利用母體學校的優質資源在母體學校的網上選課;在課程考試方面,實行補考和重新學習相結合,補考不及格的學生可以再利用業余時間或暑假重新學習課程;對已有成績不滿意的學生可以申請重考;在學籍處理方面,按學分和課程門數進行學籍處理,并試行留級跟班試讀、勸退留級試讀、旁聽等制度;畢業方面,對畢業資格與學位資格的審查可按學分計算,實施按期畢業、結業和延長學制等制度。在教學管理手段上,實施學生網上注冊、網上選課、網上查詢成績等。
四 獨立學院人才培養評價
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衡量標準和方法應著眼于有利于學生職業適應性提高、有利于培養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的教育方法幾乎就是閉卷筆試,專業課也不例外。如果說在基礎課的教學中這個問題不甚突出的話,那么在高年級的專業課考核上就顯得很不適應。隨著年級升高,知識由單一走向綜合,他們將接受更全面的考核,從而促進學生將知識融會貫通,綜合應用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這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所要求的。因此,在對教學內容的考核上,應實現考核常態化、考核過程化??己藘热輵ㄉ险n考勤、課堂筆記、課堂提問、作業完成情況、課堂小測驗、課程結業考試。從考核類別可分為平時考核成績和課程結業考核,平時考核可占課程總考核的70%,課程結業考核可占課程總考核的30%。在考核方式上,實現多樣化考核,如課后作業、課程大作業、學習報告、論文寫作及答辯、實踐性作業,有筆試、口試、開卷、半開卷、實際操作、項目制作等等。通過各種形式的考核,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鄭群,關于人才培養模式的概念與構成,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1):187-188
[2]周敏,獨立學院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06:36
[3]陽會兵,高志強 獨立學院教學運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81-83
[4]韓越,梁正卿,獨立學院的教學管理體系構建探索與實踐,科技信息,2007(25):206-207
[5]鄭紅平,獨立學院教學管理的主要問題及應對措施,民辦高等教育研究,2007(2):27-30
[6]唐桂英,阮勇華,汪澗江,獨立學院教學管理模式改革的探索與實踐,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1):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