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今年國家稅務總局對全國稅務稽查系統的要求是,“稽查收入不低于工商稅收總收入的1.5%”。
這意味著,若按照財政部門確定的8%工商稅收年度增長目標,稽查收入要超過1000億元方能完成任務。如果實際收入增速超過8%,稽查收入目標就將相應增加。
在2009年的稅務稽查風暴中,全國稅務稽查收入1192億元,入庫收入超過2006年-2008年3年稽查查補收入的總和。知情人士透露,若沒有這1192億元,稅收便無法完成年初制定的增長8.2%的目標。
這是時隔十多年后,國家稅務總局又一次給稅務稽查部門設定收入目標。上一次是在亞洲金融危機后的1998年。
這一次,中國經濟正處于企穩回升的關鍵階段。
二次風暴
對大企業的稽查風暴仍在繼續。
國家稅務總局要求各省稽查部門對去年自查的63家大型企業集團自查結果進行重點檢查,選擇自查效果不明顯、自查不徹底,仍存在疑點的企業進行重點檢查,對檢查出的少繳稅款,處以不低于一倍的罰款。
而針對重點行業的稽查大幕也已拉開。
據悉,今年稅務稽查部門將藥品經銷行業、房地產及建筑安裝行業和交通運輸行業作為指令性檢查項目,將營利性醫療和教育機構、年所得額12萬元以上個人所得稅自行申報列為指導性檢查項目。
“指令性檢查是指必須稽查,給出稽查結果的項目,指導性檢查是指稽查部門根據自身情況從中選一部分稽查”。今年第一次將藥品經銷行業納入了必檢項目。
“這是去年加強征管中發現的問題”,各地在檢查藥品零售企業納稅情況時發現,這些企業的申報收入與社保刷卡對應的收入差距非常大,僅一個地級市這個差距就有1個億。少申報應稅收入是這些企業普遍的逃稅方法。
“總局要求在全國范圍內檢查,藥品零售會是今年查補收入較多的新領域?!币晃坏胤交楣賳T說。
2010年,大小非解禁征稅也是稽查重點。
深圳市去年在稽查大小非解禁減持納稅情況時,與深交所和證券登記公司合作,共享信息庫資源,掌握了企業或個人持有的全部大小非減持收入情況。隨即,某一家企業僅大小非減持,就需要補繳3000萬元稅款。
大小非減持會有這么多收入是稅務部門之前沒有料到的,也不是2009年的稽查重點。但有了深圳的經驗之后,國家稅務總局向各地稽查局下發了經驗交流材料,今年很多省都將大小非解禁減持納稅情況,列入重點檢查項目。
稽查中,地方稽查局發現一些普遍現象或新的稽查手段會匯報稽查總局,推廣至全國。
此外,對上市公司資產評估增值和股權轉讓收益、國有資產公司轉讓不良資產及其收購企業資產交易納稅情況等,也都被列入2010年資本運作項目重點檢查對象。
房地產建筑業年年查年年有,“這個行業實在太不規范了,房地產因為包括開發銷售等環節,生產鏈條很長,做各種違規違法行為的空間很大?!币晃欢悇展賳T說。
在今年的稽查中,國家稅務總局稽查局建議各地建立情報交換機制,與地稅、工商、審計、金融、海關、統計、公安、檢察、法院等部門定期進行信息交換、情報互通。
國家稅務總局大企業司也在行動。去年,該司就曾與稽查局并肩作戰,要求定點聯系的45家大企業進行稅收自查,今年,又有10家外資企業進入了大企業司安排的自查范圍中。
某市稽查局官員表示,為了完成該市的稽查任務,他們首先召集本市十幾個大型企業開會,希望企業做好自查工作,并表示只要自查做得好,就不用稽查局進入企業進行檢查了。“一周后,這些企業自動補繳了5個億的稅,遠超過稽查局的預期。”
稽查局過去很難在縣一級開展工作,其稽查收入也很少,但從去年開始這一收入以驚人的速度增長。
山東濟寧市泗水縣稽查局僅用7個月稽查收入就完成216萬元,而2008年同期只有18萬,增長了12倍。
稽查走到前臺
日前,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解學智在總結2009年稽查工作時,使用了“成效空前”、“新的飛躍”、“歷史性突破”等詞匯。
2009年全國稅務稽查查補收入達到1192億,是2008年稽查收入的232%,功不可沒。有人測算,若沒有這1192億,稅收收入增長只能完成7%,若稽查收入正常增速按500億元算的話,稅收收入增長將只有7.9%,無法完成8.2%的目標。
2009年刮起的稅務稽查風暴,由國家稅務總局大企業司和稽查局共同推進,涉及幾百萬戶企業,包括63家大型企業集團,涵蓋電視購物等新行業,也包括了黑洞最多的房地產建筑業,還有各地對當地納稅大戶的重點檢查。
據國家稅務總局統計,重點稅源企業自查補繳稅款688億,僅63家大型企業集團就達到229億。稅收專項檢查中,共查補收入513萬,比上年增長126%。發現存在各類問題的占稽查總數的57%。查處百萬元以上大要案5263件,查補收入229.9億元。
2009年上半年全國稅收收入持續負增長,半年收入同比下降6%。為了扭轉這一局面,國家稅務總局稽查局一改多年以來不定收入任務的慣例,給全國稅務稽查系統下達了1000億元的任務,這相當于前一年的一倍。
為了在短時間內完成任務,各地稽查局的工作重點都轉移到了安排企業進行自查上來。
“過去稽查局就是純粹的稽查,現在將自查、重點檢查也作為稽查局的工作方式?!币晃坏胤交楣賳T說,這使得人力有限的稽查系統可以更有效率的組織收入。
當時,國家稅務總局官員曾在內部會議上強調,國務院首次要求把加強稅收征管和稽查,作為完成2009年財政收入任務的重要舉措。
從2009年4月份起,稽查總局分兩批對大型企業集團進行自查。緊接著,各地方稽查局開始安排地方的納稅大戶進行自查。
此間分析人士稱,稅務稽查已被當作組織收入的手段,上一次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在1998年。
當年四季度時,稅收任務還差很多沒有完成,國家稅務總局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加大稅務稽查執法力度,積極組織查補收入的入庫工作,力爭超過總體入庫比例不低于85%的考核目標。這份緊急通知還要求,依法加大罰款力度,努力實現全年總體罰款比例不低于10%的考核目標。最終在極度困難的情況下,完成了1998年的稅收任務。
隨后的10年間,國家稅務總局沒再給稽查系統定過收入任務。2002-2007年5年,稽查系統查補收入只增加了30多億。資料顯示,2002年稽查查補收入393億元,此后幾年一直處于300多億水平,2007年上升到了430億元。
企業在行動
從去年開始稅務籌劃中介機構生意變得很紅火。未曾經歷稽查風暴的企業對自查和此后的稽查格外擔憂,紛紛聘請會計師事務所或稅務咨詢機構為其出謀劃策。有人還特地咨詢稅務部門的人給予指點。
2010年嚴峻的海關稅收形勢,也促使海關加大了對企業核查、稽查力度,包括對企業財務、計劃、生產車間、倉庫管理、采購、銷售以及關務等部門的稽查核查。
深圳海捷爾咨詢公司迅速根據市場需要開辟了《2010年海關政策導向暨自查補稅應對》課程,開價3000元。
課程內容包括2010年海關稽查及自查重點;引發海關下廠稽查的原因分析;海關查賬時重點關注的事項;以及如何把握自查范圍將風險控制在最小范圍等。
而被企業奉為“寶典”,傳閱率最高的是廣西柳州市地稅局官員潘衛銘主筆的《應對稅務稽查企業自查技巧與原則》,這篇文章以最專業人士的角度,用極為通俗樸實的口吻告訴企業怎么自查才能不被稽查局抓到,補繳多少稅款最為合適等等細節。
“補繳多少金額合適呢?這里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據說有些地方稽查局內部有不成文的規定,就是企業報的自查數一般不得少于該企業上一年度納稅總額的1.5%”。
他還提示企業,應先把能在會計報表上體現的稅款自查一遍,這些表面上易計算檢查的稅款一定要報上去,這樣可以贏得稽查局的好感,“起碼能給稽查局留下已經在認真自查的印象?!?/p>
“表面上的稅款報上去后,如果稽查局覺得還不滿意,或者尚未達到想要的數字,一般會給企業第二次自查的機會,這是最后的機會,企業應該多與稽查局的同志溝通,認真把握機會再梳理一遍,看看還有什么地方疏漏了,以免留下后患”。
一位企業財務人員說,他們以前沒有自查的經驗,這篇文章對他們來說非常寶貴。
而納入國家稅務總局大企業司自查范圍十家外資企業之一的摩托羅拉,其新聞發言人陳雷則表示,國家稅務總局一般會對規章、制度、流程自控強的企業才提出自查要求,這是對企業的信任。
不過據一些著名會計師事務所透露,一些大企業已紛紛向他們的稅務部門進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