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登陸資本市場的招商證券,無疑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繼續保持穩健財務和推進財務精細化管理是鄧曉力為公司保駕護航的利器。
“預計公司2009年度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80%以上”這是招商證券在成功登陸A股市場不到兩個月后給投資者交出的靚麗答卷。而在同一天,期盼已久的融資融券試點和股指期貨獲得國務院原則通過,對于已經躋身11家參與融資融券測試券商之一的招商證券來說,喜悅總是接踵而至。
招商證券在業內一直以穩健經營著稱,是2004-2009年持續六年保持盈利的三家證券公司之一。經過18年的創業,招商證券各項業務和綜合實力均進入國內10強,已經形成在各項主要業務的領先優勢,擁有以誠信、穩健、創新為內涵的知名品牌及廣泛的客戶群體,公司未來持續發展和壯大的基礎較為穩固。
招商證券如何在快速發展中保持良好的穩健性?財務管理如何成為公司穩健經營的助推器?記者帶著這些疑問專訪了招商證券主管財務和風控的副總裁鄧曉力。
證券業的“黃金時代”
長期以來,依賴經紀和自營業務的證券業被普遍認為是一個靠天吃飯的行業。以2009年上半年為例,在A股大幅反彈背景下,證券交易量和承銷量持續攀升,53家國內券商上半年合計自營收益88.4億元,超過2008年全行業全年收益水平。
鄧曉力認為,在新一輪經濟周期中,在經濟增長和創新的雙驅動下,證券業將擺脫“靠天吃飯”的現狀,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
“基于以下五個理由,我們對證券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充滿信心。”鄧曉力分析到,即持續快速發展的中國宏觀經濟環境成為證券市場的主要驅動因素;國家金融戰略和產業政策導向有利于證券市場的發展;居民收入增長和國有企業改革等內生因素推動金融活動供求增長;證券化率偏低和金融創新帶來廣闊的證券市場發展空間;更為市場化的監管環境有利于優質證券公司開展業務創新。
“相比較其他券商而言,招商證券擁有三方面優勢,有助于把握證券業的良好發展機遇:一是全面的業務開展能力并兼具境內外一體的業務平臺;二是一支具有出色的風險管理能力和業務創新能力的專業員工隊伍;三是IPO之后進一步充實了資本實力。”鄧曉力對招商證券的競爭力很有信心。
從現有業務形態來看,招商證券以證券經紀、自營投資、投資銀行、資產管理四大業務收入為主,輔以期貨業務收入和國際業務收入。其中直投業務和投資銀行業務是未來的重要業務增長點,計劃未來三年要達到同行業的市場份額和收入的前五名。
高成長背后的穩健財務
談到高成長的業務戰略與穩健的財務戰略之間的關系,鄧曉力顯得胸有成竹。作為招商證券同時分管風險控制和財務的副總裁,這個問題或許早有答案。
“證券業呈現的國際化、信息化、復雜化、高風險與高收益并存等特征,使證券公司在平衡高成長的業務戰略與穩健的財務戰略之間的關系方面擔當更多的責任,必須有所突破,領先一步。我們認為,只有在有效實現穩健財務的前提下實現的高成長才是合理、成功、可持續的發展。”鄧曉力直言。
鄧曉力認為,“招商證券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伴隨著較高的財務風險,我們通過建立穩健的財務管理體系,有效對財務風險進行控制,有力支持了公司的快速擴張。”
鄧曉力介紹,過去幾年中,招商證券財務工作是基于上級監管部門對上市公司更為嚴格的要求,對招商證券的財務體系進行了全面優化。
首先,建立財務集中核算模式。為有效控制分支機構財務風險、加強財務管理,構建分支機構集中管控平臺,歷經近三年時間,在2009年9月底,招商證券順利完成所有下屬72家營業部的財務集中核算。鄧曉力介紹,“我們的模式是,設立區域集中核算中心,營業部的會計核算及資金劃撥工作由集中核算中心負責,而核算中心由公司財務部直接管理,從而實現會計核算和經營機構的分離。實現財務集中管理后,有效降低會計核算環節和資金管理的各種風險,全面加強會計基礎規范化和會計監督工作,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從而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和效率,為今后公司擴張營業網點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次,升級改造財務信息系統,使公司對財務風險的管控能力進一步增強。目前招商證券實現了核算、預算、報銷、資金系統平臺一體化,對于加強整個財務系統的集中管控能力,更好地控制財務風險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區域集中核算和信息系統升級的基礎上,招商證券還建立在財務管理委員會管控下的全面預算體系,發揮預算的成本控制效能。
“全面預算管理模式由財務管理委員會管控,預算管理堅持統一領導、分級授權、歸口管理原則。統一領導原則:由財務管理委員會統一頒布預算管理政策、審核預算及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考核,以確保預算得到有效落實;分級授權原則:為適應分權管理的需要,以預算支出授權的方式,給予各級管理者一定的預算支出簽批權限,以提高工作效率;歸口管理原則:由財務管理委員會指定公司某個職能部室集中管理一項或多項預算支出,以合理有效地配置資源及明確管理責任。”鄧曉力介紹到。
最后,在資金管理方面,鄧曉力通過建立資金集中管理體系,降低資金風險。包括做好資金的長短期規劃,控制流動性風險。
通過這一系列措施,招商證券建立了先進且穩健的財務管理模式。但是,鄧曉力顯然不滿足于此,只有實現對業務部門的全面支持和指引,方能發揮財務管理模式的最大效用。
鄧曉力分析,財務部門要想對業務部門形成有效支撐,在她看來關鍵在于三點:真正熟悉業務流程、保持良好的服務心態和建立暢通的溝通機制。她說,“對于業務部門,財務最大的價值在于提供業務部門需要的財務服務和信息,支持業務部門完成各項決策。我們通過健全內部流程和溝通機制,完善分業務會計核算體系和財務分析體系,通過全方位跟進各項業務,通過參與到公司各項業務的全過程,實現對業務部門的全面支持和指引。”
不可忽視的資本因素
資本和運營都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對資本和運營的重要性理解上,鄧曉力有其獨特的見解。
“資本和運營,從來都是互相依存的關系。對于資本和運營的理解和重視程度,不同類型或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可能會大相徑庭。因此,固化資本和運營的重要性比例是不十分恰當的。”鄧曉力說。
具體到證券業和招商證券的資本和運營關系,鄧曉力的看法是:“證券業以凈資本為核心的監管體系,凸顯了資本對于證券公司發展的重要性。未來券商的規模化、集團化運營必須以雄厚的資本實力和充裕便捷的融資渠道作為依托,未來證券行業資源整合主動權也必然掌握在凈資本比較充足、規模較大的券商手中。因此對于證券公司,資本是維持正常運營和規模化經營的約束性因素,行業特征和發展戰略決定了資本與運營的孰輕孰重。”
鄧曉力強調了資本對于券商的重要性,“首先,資本是任何券商任何發展階段都無法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對于適合擴張性發展戰略或短期內資本約束性劇增的券商,資本的重要性可能會更加突出。”
她同時強調了上市對招商證券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招商證券現在開展各項業務的規模與證券公司的凈資本規模相掛鉤;另一方面,隨著市場未來的發展,大量新業務本身對資本金有著強烈需求;除此之外,現有的一些業務也需要資金補充。高速發展的招商證券渴望獲得足夠多的資金血液,而通過上市快速進入資本市場,是我們的必然選擇。”
推進財務精細化管理
鄧曉力坦言,“在招商證券工作期間,最感壓力和欣慰的是公司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和成功上市。”招商證券通過上市實現了歷史性跨越,但鄧曉力的眼光并沒有停留在過往成就上,她敏銳察覺到了成為公眾公司帶來的財務管理挑戰。鄧曉力再次展現了她先行一步的財務嗅覺。早在網上路演時她就表示,“此次IPO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支持業務經營發展,并進一步優化資產結構。”
回顧整個路演和IPO的過程,她稱,感覺印象最深的不是鮮花和慶祝的香檳,而是投資者們對探討招商證券的經營管理、戰略規劃高漲的熱情,特別是一些專業投資者關注到公司的分業務ROE和利潤率。
她認為,招商證券上市之后,會計信息透明度和社會關注度大大提高,將對招商證券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品牌效應也將經受考驗,對企業精細化管理的需求將日益提高。
她分析道,“公司成功上市后,資本實力得到很大提升,我們力爭在未來五年,成為國內最有競爭力的全能型券商,從而實現通過卓越的金融服務實現客戶價值增長,但這同時也對財務管理、風險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顯然她對招商證券上市后更加復雜的財務工作已經有了預見。更重要的是,她已經找到了進一步提升招商證券財務管理水平的方向。“財務精細化管理作為企業精細化管理的核心,在企業精細化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今后我們將進一步深化財務管理的各個領域,通過行使財務監督職能,拓展財務管理與服務職能,充分挖掘財務工作的潛在價值,以進一步提升公司經營管理能力,從而以更好的業績來回報投資者。”鄧曉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