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一口地道、流利的英語,大概是每個英語學習者都夢寐以求的事。然而要做到這一點絕非易事,必須經過長期科學、系統、嚴格的訓練。必須下番功夫才行。有的同學可能認為只要掌握的詞匯量大。記住的基本句型多就行,于是苦背單詞和句型;也有的純粹依賴課堂和教材。可最后發現不是那么回事。許多同學口語差的問題并未得到解決。連許多英語老師都感到困惑,覺得無計可施。下面就談談自己對提高學生口語能力的一些做法!
一、口語能力培養的途徑
1 課堂上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
教初一第一學期英語時,我常常借助于實物、圖片、簡筆畫、幻燈片,以及手勢、動作、表情等肢體語言來講述單詞、詞組或闡釋某個句子,既豐富了學生的感性認識,又使學生將單詞、詞組的音、義直接與實物發生聯系,無須母語這個媒介。當然,有些詞在初學階段難以全部用英語解釋清楚,這時仍需借助母語,但盡量少用,最好是不用,力求不破壞英語語境。
2 聽說能力與其他能力訓練相結合。
英語聽說能力和讀寫能力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不可顧此失彼。必須相互兼顧、同時培養、共同提高才能形成總體語言水平的綜合發展。
3 教師指導與同學之間互相幫助相結合。
要使每個學生都有過硬的口語基本功,單靠教師一個人的指導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把全體學生都動員、組織起來,在做這件事情時還要講究方法和策略。可以把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小組,由英語學科特別是口語方面尖子生與每個小組形成幫扶對子,在課內,特別是課外開展活動,持之以恒,相信每個學生的口語能力都會有一定提高的。
二、口語能力培養的方法
1 在口語練習中培養口語能力
想學會游泳不下水是不行的。口語能力也只有在大量說的練習中培養,如果學生一味感到害羞、膽怯、怕犯錯誤,學啞巴英語,口語能力是無論如何都提高不了的。當然,不能盲目地練。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按照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原則,科學系統地練。筆者認為操練應主要在學生間進行,教師只需當好導演,在旁邊給以引導,并給予必要的幫助。這種練習也不限于在課堂內進行,還可以延伸到課外、周末、節假日等,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進行口語練習。
2 交際
語言的主要功能就是交際。初中學生活潑好動,表現欲強,學了幾句英語就想在同學、老師、甚至父母面前顯擺顯擺。學生有說的欲望不是壞事,對學生的這一特點要因勢利導、善加利用,課上課下要求和鼓勵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這種交流可以在師生之間進行,但更多的還是要在同學之間進行。譬如每天見面用英語打招呼、用英語道別,交流校內外的趣聞,談論共同感興趣的話題等。通過練習使學生徹底達到用英語交際的目的,從而真正培養起學生口語能力。
3 仿
學英語模仿能力必不可少。口語訓練中學生要經常模仿錄音或教師發好某個音。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平時接觸到的是授課教師的語音語調,這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讓學生多聽標準的磁帶錄音,有條件的可借助錄像機、投影儀、語音室等。創造逼真的英語氛圍,使口語練習進行得更有效。
4 設立英語角
英語角(English Comer)也是培養和提高學生口語能力的一種非常重要的形式。在英語角學生可以在一種十分寬松、隨意的氣氛中,交談共同感興趣的任何話題。教師不必過多干預學生的活動,只需遙控好不使活動失控、訓練迷失方向就行,讓所有學生都能以積極的心態參與到這種口語練習中去。
5 舉辦英語演講賽、辯論套、英語晚會等
每學年、每學期都應定期舉辦英語演講賽、辯論會、英語技能賽、舞臺短劇、英語晚會等,以活躍師生的文化生活,展示同學們的英語才華和精神風貌,培養提高同學們的英語口語技能。可以讓學生提前作好準備,用英語表達自己對某件事的認識、看法、觀點及態度;用英語講述自己所關心或感興趣的話題等,相信絕大多數學生會感興趣并會積極參與的,每年的教師節、新年、圣誕節等都是組織和開展這些活動的好時間。
總之,我們要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運用靈活多樣的訓練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參與意識,采用科學的訓練方法,堅持不懈、持之以恒、長期訓練,學生的口語能力是一定能得到很大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