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文教學中,細節如深夜的流星,一閃而逝;又如暴風雨中的閃電。耀眼奪目。細節雖小,卻以小見大,透射出教者的教學理念、教學經驗和教學智慧。成功的語文課堂教學必離不開“小細節”。而“小細節”需要教育者“大智慧”的支撐。
一、立足人本。關懷生命一和風細雨
一位教師在《生命橋》課上至高潮時說:“同學們,你們也能帶著這份神圣勁兒把這句話讀好嗎?”一生讀:“試跳成功!緊接著。一隊隊羚羊凌空而起……山澗上空劃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繚亂的弧線,那弧線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做橋墩的生命橋。”(該生把“一座”讀成了“一座座”。)另一生站起來說:“老師,他把‘一座’讀成了‘一座座”’。老師卻微笑著說:“我覺得他讀得挺有道理!”生3:“我明白了,一老一少兩只羚羊跳過懸崖時,在空中劃出的弧線是“一座”生命橋,現在是一隊隊羚羊飛躍山澗,在空中劃出了一道道弧線,那不就是“一座座”生命橋嗎?”生4:“那“一座座”生命橋是以一頭頭老羚羊的死亡換來的!”生5:“真悲壯呀!”教師激情飛揚地說:“這真是一曲‘生命的壯歌’!”此時,該生激動得滿臉通紅,眼里閃著驚喜之光。全班再次齊讀時,讀得更悲壯。
課堂教學不僅是知識與能力相互滲透與融合的過程,也是精神與生命共同發展成長的過程。面對學生朗讀出錯,有的蜻蜓點水,指正而過;有的視而不見,漠然待之;有的嚴加斥責,批評有加。而上述教師從另-個角度加以引導,巧妙地將學生的錯誤作為一種資源加以利用,不但使學生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而且使學生得到溫馨的呵護,體驗了一次意外的喜悅。不同的教育思想,展現的是不同的教學細節。好的教學細節應體現教師的人文關懷,體現教師對學生的尊重。
二、堅守文本。落實訓練——大含入細
曾聽過一位青年教師執教《詹天佑》一課。這位教師一邊講解一邊刷刷幾筆便把“人”字形路線演示了一遍給學生看!他的解釋是:“試教時也曾讓學生畫,但都畫得亂七八糟,我想這樣演示是直觀形象的,我認為用這種方法處理這樣的難點是可行的。學生只需要知道課文在‘講什么’就行了嗎?”如果這樣,那講解無疑是最“經濟”的方法。實際上,學習一篇課文,關鍵是需要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閱讀、自行參悟,以努力求解和破譯課文在“怎么講”。上例中,如果教者把鉆研文本的權利交給學生,盡管剛開始學生的領悟可能會有些粗糙、“亂涂亂畫”,但他們從文本中讀懂的哪怕是一點一滴都是他們自己的東西。長此以往,又何愁讀不懂文章呢?學語文需要熟讀和精思,教師的包辦代替讓學生失去了一次寶貴的研讀深究的機會,這種“免費獲得”讓學生“損失巨大”!當前有的語文課中“非語文”的東西太多太濫,確有“不務正業”之嫌,讓學生負擔加重了,收益卻減少了!
葉瀾教授說:“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以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語文教學中偶發的細節是常見的。教師只有敏銳發現、耐心扣問、靜心傾聽、深入挖掘、有效生成,才會走進學生心靈、走進文本教材,實現精彩真實的課堂價值。
三、凸顯生本。發展個性——細大無遺
曾聽一位老師在執教《翠鳥》一課的一個細節:
師:“翠鳥”的“翠”是什么顏色?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1:我覺得“翠”是綠色的意思。因為課文中告訴我們翠鳥穿著“淺綠色的外表”。
師:能夠從課文中尋找依據。說明你很會學習。
生2:我同意他的看法,因為以前學過的一篇文章《家鄉的秋白梨》中有一句話“梨樹上青青的果實躲在翠綠的葉子中間……”而葉子是綠色的。
師:不錯,這位同學還能聯系以前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新的知識,不簡單。
生3:我覺得這里的“翠”字還應該帶有一點“青”的色彩。因為課文中說翠鳥有一條“橄欖色的頭巾”。我看到過新鮮的橄欖。它是一種青綠色。
師:能鮚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學習新知識。說明你是一個很會動腦子的小朋友。
生4:我覺得這里的“翠”還應該是綠色中帶點白的感覺。因為在陽光的照射下,遠遠看去翠鳥會閃著白光。顯得更漂亮了。
生5:“翠”還有一種很可愛、很親切、很溫柔的感覺。
師:你們的感受與眾不同。但是經你們這么一說。老師也感覺到翠鳥更蔓麗、更可愛了。其實,我也覺得“翠鳥”的“翠”字不單單是指綠色,還帶有很多種不同的感覺,至于是怎樣的感覺。我想不同的人感覺是不一樣的。這只能靠我們用自己心靈去感受了。
這位執教者高明之處在于針對每位同學的獨特理解,提煉出了他們不同的理解途徑和學習方式,并通過課堂評價這一方式在課堂教學中加以滲透,進而使之為全體學生所共有。教學中,常常碰到一些思想“出格”的學生,教師要以生為本,精心呵護,處理好教學細節,使他們的個性得以張揚,思維得以開拓。如此,課堂就能成為一個具有豐富內涵的個性化的表演舞臺,就能成為一方智慧飛揚的天地。
小細節,大智慧。正如一位專家所說:“教學細節看似隨意。而隨意中飽含著愛心;看似簡單,而簡單中體現著思想;看似細微,而細微中表現出藝術;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蘊藏著智慧。”語文教學中,只有教師的“大智慧”,才能生成美麗的“小細節”;只有美麗的“小細節”,才能凸顯出語文課堂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