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我們的健康隱患,通常來自習以為常的生活習慣和環境?
☆寫字樓內被照傷
只要一上班,我們就習慣地打開辦公室里所有的燈,卻很少知道,看似柔弱的燈光也能把人“曬”傷,時間長了,不但會造成視神經疲勞、缺鈣,還會導致生物鐘紊亂、精神不振。
解決方法:最好搽防曬霜,哪怕是冬天,哪怕是室內。食物上要刻意補充鈣質。盡可能地抽空到日光下沐浴,或在茶水間、窗戶旁小憩片刻,讓身體從燈光籠罩中解放。
☆消夜吃出抑郁癥
現在有種說法叫夜宵綜合癥。并不是說吃了東西會發胖,引起富貴病,而是夜晚該休息時還讓腸胃工作,會導致一系列毛病,如夜間失眠,白天精神萎靡、頭暈腦漲、口苦、食欲不佳等。
晚間的興奮和白天的力不從心,會讓人心情煩躁、郁悶,導致心理問題。很不可思議?沒錯,夜宵也能引發抑郁癥。
解決方法:如果身體需要,必須要吃,那么盡量選擇粥,越清淡越好,更不要喝酒,這會給神經造成強刺激,就算睡著也是淺睡眠。可以吃根香蕉,也可以用一杯牛奶加一只白煮蛋。盡量選油脂低、好消化的食物,讓胃不需要太長時間排空。
☆長期少覺多出癌
美國國家健康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中,用了非常形象的一句話:“熬夜是人們在向健康賒債的賭博行為,籌碼就是睡眠。”長期熬夜的人易患癌癥,因為癌細胞是在細胞分裂中產生的,而細胞分裂多在睡眠中進行。熬夜使睡眠規律紊亂,影響細胞正常分裂,導致突變。
解決方法:研究生物節奏的專家有一套建議,他們希望熬夜者能補充維生素、礦物質、鈣質,攝入量最好是普通人的兩倍以上。含有葡萄籽油、卵磷脂、香菇多糖的營養品也要補充,這些都可以補養腦力、體力,提高免疫力。
☆趕時間趕出毛病
對生活和事業的專注,使我們對緊迫的時間感到焦躁不安,這會引發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呼吸急促。同時,因為時間緊而被心理暗示后,會感到壓力,導致一系列生理不適。
這種生理不適并不表示真有病,而是神經系統功能失調,出現類似“神經癥”的癥狀,如神經性頭痛、神經性嘔吐、神經性厭食等。
解決方法:雖然說合理安排生活工作、適當調整都是途徑,但高頻率的忙碌不以個人意愿為轉移,所以忙里偷閑是最便當的方法。利用工作空當冥想,去茶水間泡杯咖啡,都是適當的放松。
☆垃圾食品傷消化
快餐等于垃圾食品。覺得聳人聽聞?你回憶一下午餐,是不是常出現油炸食品?或蔬菜和肉混燒成醬色的一團,再不就是蔬菜顏色青翠,但其實為了保持顏色,大部分青菜都在水中煮過,維生素所剩無幾。吃快餐也會因為吃得急,影響消化。
解決方法:要慢吃,盡量別損害消化道,比如腸胃炎、腸胃功能紊亂等。此外,補充一些水果、湯粥。蔬菜沙拉也是不錯的選擇,只是別放太多沙拉醬,同時蔬果形狀保持大塊,避免營養流失。
不良環境、習慣對健康的危害往往表現在心理、生理兩個方面。一般來說,防范措施除了改變態度、調整動機等心理糾正外,還可以參加一些運動。
水中跑步:長期堅持水中跑步,可以強有力地促進新陳代謝,消耗能量,引起體內糖分大量分解,減少脂肪存積,既能控制體重,又可改善消化吸收。此外,它對增強神經系統功能,消除腦力勞動的疲勞,預防神經衰弱、動脈硬化都有良好作用。
赤腳行走:脫去鞋襪,赤腳行走,使腳部敏感區受到刺激信號,再把這信號傳入相應的內臟器官及相關的大腦皮層,調節人體全身功能,使人精力充沛。
退步行走:經常鍛煉退步行走,可使腰部肌肉有規則地收縮與松弛,從而改善腰部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
(編輯趙瑩zhaoyingno.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