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教學中,教和學相輔相成。學會學習是時代的需要。讓學生學會學習是教師必須擔負的責任,要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英語教學 學法指導 學會學習
指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是英語教學的關鍵所在。所以,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開展學法指導是十分必要的。
一、指導學生有效地背誦單詞
在幾年的教學中,發現有很多學生往往是為了背單詞而背單詞。堅持這種做法就能避免學生前背后,還要提醒學生,背過的單詞讀過的內容還要及時鞏固,以防遺忘。
我認為最好是在讀單詞的過程中去背。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效率,還可以在讀的過程中糾正語音錯誤了。
二、加強預習指導,培養學習能力
沒有預習習慣的學生,在學習上依賴性強,無論是單詞、句子,還是課文理解,都由教師講解,他們不會自己看書,怕動腦筋,也提不出問題,教師提問時也很少有學生答,要求他們小組討論也討論不起來。
隨著教學內容的深入,沒有進行預習是很難適應新的課堂教學的。不同的板快預習的內容也不一樣,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體情況及不同的教學內容隨機應變。
三、指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向45分鐘要效益
英語有其自身的特點,課堂上要指導學生集中精力聽講,認真做好筆記,勤于思考,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主動參與小組對話或討論,使大腦始終處于積極思考的狀態。主要體現在“五動”上。即:動口——培養學生養成敢說,愛說,不怕犯錯誤的習慣,要讓學生明白學習英語出錯是難免的,愛說不僅能及時發現錯誤并自覺糾正,還能使人的大腦始終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要多鼓勵,多表揚學生,使其保持良好的情緒,減少因緊張而出錯的可能性;動耳——不管老師在講課,還是學生在發言,都要專注地聽,努力增加聽力信息的輸入量;動眼——仔細觀察老師的動作、表情及板書內容,領悟在各種不同的情景下如何運用不同的語言形式表達不同的意義。只有指導學生做到這五點,才能從真正意義上參與到課堂中來,從而提高45分鐘的效益。
四、指導學生課后認真復習,及時做好信息反饋
英語學習首先要與遺忘做斗爭,斗爭的最好方法就是復習。常見的復習方法如下:
1.及時循環復習法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遺忘的過程是先快后慢的,所以要采取及時循環復習的方法,特別是單詞和短語,一定要在大規模遺忘之前復習、鞏固。在復習的時間間隔上,采用先短后長的形式,當天內容當天復習,然后間隔一兩天,接著間隔一兩周,再后一個月復習,最后在期中、期末前再復習。
2.鞏固復習法
在記憶單詞和詞組時,如果剛能背誦就停止記憶,效果一般不會很好,應該在剛能背默的情況下,再背幾遍,即“鞏固復習”,記憶效果就會大大提高,當然,要適當進行。
3.嘗試回憶復習法
在復習英語時,把反復誦讀和嘗試回憶相結合,即“讀一讀,背一背”。只有把讀過的內容進行嘗試回憶,才能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指導學生及時分析錯誤,不斷總結
作業中的錯誤不但要訂正,而且必須及時、認真地分析錯誤原因,弄清是單詞、詞組沒記牢,還是句式結構沒看懂,從而對癥下藥。在此基礎上,培養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的習慣,使零散的知識點適時形成知識鏈,最終形成個人的知識網絡結構。這不僅有利于知識的理解和長期記憶,而且也是個人學習能力發展的平臺。
六、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水平
閱讀習慣好壞直接影響閱讀效率。好習慣讓人終身受益。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個長期過程,教師要進行正確指導。
1.教師要設計一些有助于提高閱讀基
本技能的課堂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技巧
如:猜詞、略讀、掃讀、分清文章事實和觀點、推理判斷、預測下文、理解大意、了解重點細節、理解文章結構、理解圖表信息、理解指代關系、理解邏輯關系、理解作者意圖、評價閱讀內容等等。
2.培養學生科學的閱讀習慣
克服讀必出聲、逐字閱讀、手指引讀、不當返讀、糾纏生字等不良習慣,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綜上所述,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重視有效的學法指導,是“教會學生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人類社會已進入終身學習的階段”,讓學生愛學,會學,學好,并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這是新世紀新型人才的需要,也是中學英語教師必須擔負的責任。
作者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市海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