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指出要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將學生從身邊的“生活世界”帶入生物學的“科學世界”,然后回歸到生活世界中來。筆者本著這一理念,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學資源,并巧妙地與教材知識相融合,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知識的樂趣和重要價值,使生物課堂煥發出生機和活力;同時讓學生在生活中充分利用生物學知識,發掘生物學新知識,指導自己的生活,從而實現現實生活和生物教學的互動。
一、將濃濃的“生活味”融入生物大課堂
生物學是一門與生活有著密切聯系的學科,是農業、醫藥、環境及其他科學和技術的基礎,因此它與人們的生活實際密切相關。而生活是知識的源泉,知識的產生、檢驗、發展、深化都離不開生活實際。因此如果能在教學中巧妙地結合學生實際,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鞏固所學知識等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1.用熟悉的生活情境,將學生從現實生活引入生物課堂
日常生活中蘊含了大量的生物知識,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入新課,可以使他們對生物學產生親切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如在《人和動物體內三大營養物質的代謝》一課中,講到三大營養物質代謝與人體健康時,設疑:“為什么每天第二節課有同學跑完步后就會出現心慌、出冷汗、面色蒼白、四肢無力甚至暈倒的癥狀?”“有些同學很在乎自己的身材,常常不吃早餐,長期不吃早餐有什么危害嗎?”“為什么不能空腹吃牛奶?”學生會馬上被一連串的生活問題吸引,爭先恐后地舉手回答,選擇這些既簡單又生活化的問題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緊扣了課題,使得學生能緊跟老師的思路,并且很自然地引入課題。
2.聯系生活情境,誘導啟發,突破重點、難點
生活經驗的一大特點就是直觀,容易讓學生接受,運用貼近學生實際的“生活情境”進行啟發教學,可以幫助學生由此及彼通過聯想和比較去理解和識記知識。例如,學習《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這一節時,很多學生對植物的呼吸作用會釋放熱難以理解,我就利用學生都生活在農村的優勢,引導他們聯想生活的情境:剛收獲的小麥如果堆成堆,過會把手放進糧食堆里有什么感覺?學生立刻就體驗到了,的確感到很熱??!原來就是種子在呼吸作用時釋放出來的!繼續引導:如果把手放入曬干的種子堆里,還會明顯感覺到熱嗎?這說明了什么?根據生活經驗,學生就可做出回答:種子的含水量越高,呼吸作用就越旺盛,放出的熱也越多。接著,又啟發:在生活中如何儲藏種子才能使其壽命更長?這時每個學生幾乎都成了農業專家:“盡快曬干”。教學重點、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生活中巧用生物學知識,感受生物科學的魅力
生物學與生活緊密相聯,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挖掘”生活知識“這個大寶庫,更重要的是要創造一切條件,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生物知識,引導學生把課堂所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實際中去,讓學生主動地將自己的生活常識和生物學知識聯系起來,并創造各種聯系,在生活中探究、運用生物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從而讓學生感受生物科學的巨大魅力。
1.利用生物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知識來源于生活,又要回歸生活,生物學也是如此,教師要創造條件,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生物知識,把課堂所學的知識和方法運用于生活實際中去。例如學習了植物的呼吸作用后,要求學生設計儲存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有哪些方法,說明地窖儲存紅薯、蘿卜、白菜應留通風孔的道理;在微生物這一部分應聯系食物的保存方法:冰箱儲食、腌肉、臘肉防腐的原因,酵母菌與人類生活的關系、蘑菇的栽培知識、霉菌中的青霉提取抗生素、曲霉在制醬、釀酒中的運用等,從而打消傳統的“談菌色變”的觀念,正確地辯證認識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特別還要指出黃曲霉素有促使人和動物肝臟致癌的毒害性,加強防癌意識;特別是在傳染病流行的季節,引導學生從傳染病和人體免疫的原理中,找出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并加強自身的防范,減少流行病的發生。
2.利用生物知識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青少年時期,養成一些健康的生活習慣對人的一生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及時利用剛獲得的相關知識來引導學生,讓他們主動改變不良習慣。例如:在學習合理膳食時,針對大多數學生存在挑食、偏食、迷戀洋快餐等不良飲食習慣,讓學生寫出近日自己的一日三餐,對照各項指標來評價自己的營養狀況,設計出符合營養標準的一日食譜,引導學生合理膳食。
3.帶著生物知識走進農業生產
我校的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在節假日經常參加農業勞動,針對這一點,筆者要求學生農作時,把生物課中學到的知識盡量地運用到生產中去,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一位叫葛智康的學生,家里承包了幾畝地的蔬菜大棚,種植蔬菜和西瓜,在學習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在生產中的運用》以后他很專業地指導家人,為了增加農作物的產量和提高質量,可以白天在大棚里生爐子,但夜里不能生爐子,這樣會降低蔬菜的產量,他們也知道了晚上不能睡在大棚里的原因,因為夜間植物會與人爭奪氧氣。這些知識給他全家帶來了驚喜,今年的西瓜也大獲豐收。
總之,面對今天的學生,我們應該給予信任和鼓勵,在教學中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課程資源。老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學生的需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引導學生去探究生物知識。通過各種方式,巧妙地把生物教學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真正實現從生物到生活,從生活到生物的互動。
作者單位:常州市武進區奔牛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