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眾多研究表明,3~8歲是幼兒閱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在這個時期幼兒如果能養成“愛閱讀、會閱讀、能閱讀”的良好習慣,形成自主閱讀的能力,就能為幼兒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閱讀基礎。《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明確提出要“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那么,怎樣開展閱讀活動,培養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呢?我覺得可以采用以下的幾種方法。
一、積極完善文化設施,為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提供堅實的土壤
開展閱讀活動,沒有良好的文化設施和大量的幼兒喜歡的圖書,無異于“水中月,鏡中花”。這種環境應該具有兩大特征,一是豐富而溫馨,圖書量要大,品種要多,而且放置要合理,能讓幼兒自主取放,此外圖書室光線要明亮、地面要整潔;二是適合幼兒閱讀,圖書的內容和形式都應適合幼兒理解。
因此,筆者所在幼兒園根據時代特點,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舒適的“幼兒閱覽室”,購置了大量可讀性強、適宜幼兒閱讀的圖書。這就為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二、積極引領幼兒開展靈活多樣的活動,為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提供豐富的養料
1.營造一個濃郁的書香氛圍
提高圖書流動率,每周定時安排幼兒到圖書室借閱圖書;在園內的花草樹木上懸掛精致的標牌,普及有關花木的知識;每天利用晨間活動或離園前的十分鐘,播放一些適合幼兒的散文詩、古詩、配樂詩朗誦等,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熏陶。
2.建立圖書交流中心
以班為單位,在全園范圍內開展圖書傳遞活動,不斷充實各班的圖書量。
3.開展讀書活動
幼兒園每學期都會舉行豐富多彩的幼兒讀書活動,如“母子讀書”“親子閱讀”“自制圖書”“我讀我講”“我讀我演”等等,力爭以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幼兒,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
4.向孩子贈送圖書
為了提高孩子閱讀的興趣,“六一”兒童節時,幼兒園會精心準備一批幼兒喜歡的圖書,給每位小朋友贈送一本,讓孩子們得到精神上的愉悅。
三、努力延伸校園書香環境,為幼兒閱讀活動提供廣闊的空間
我們深知,要培養幼兒的早期閱讀能
力,單純依靠幼兒是不行的,也是不現實的,必須把這一活動融入廣闊的社會環境特別是家庭中去。為此,我們積極拓展渠道,將家庭引入到“熱愛圖書、享受閱讀、熱愛母語”的行動中來。
1.推薦優秀刊物
我們充分利用園所優勢,積極向幼兒家長推薦優秀的幼兒讀物,并建議家長每天與孩子共同學習,引導孩子讀書、講故事、朗誦兒歌。
2.親子共讀
我們建議家長為幼兒設置一個溫馨且富有童話般色彩的讀書“小天地”,每天抽一些時間陪伴幼兒看書、閱讀,使幼兒有機會觀察成人是怎樣看書和寫字的,給幼兒樹立良好榜樣。同時我們還引導家長充分利用和幼兒一對一的有利條件,幫助幼兒掌握將口語與書面語對應起來的能力,培養幼兒對早期閱讀的興趣,提高幼兒對語音、語法及漢字的敏感性。
3.親子共演
我們定期邀請家長來園參加“親子讀書”比賽。家長和孩子可邊講述邊記錄文字,然后在規定的時間內,先由母親或父親把故事完整地講給孩子聽,再由孩子有表情地將故事表演出來,或者由家長和孩子一起邊講故事,邊將故事完整的表演出來。
4.充分利用信息媒體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現代科技、信
息網絡普遍進入了家庭,我們指導家長充分運用各種現代媒體,如電腦、電視、影碟、錄像、錄音等來培養幼兒早期閱讀的興趣和習慣。
當然,培養早期幼兒閱讀能力的方法還很多,我只是將自己積累的一些心得體會和大家分享一下。讓幼兒與書結緣,讓書相伴幼兒的成長,讓幼兒前進的腳步更輕快,讓幼兒發展的前程更美好,是我們每一個幼兒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作者單位:河南省淮濱縣縣直機關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