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有個性地學習,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品質和學習習慣。現在“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新課標理念下的一項重要的教學組織形式,是課程改革積極倡導下有效地學習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學生優勢互補、形成良好人際關系,促進學生個性健全發展的優點,所以日益受到廣大師生的青睞。
一、合理分組
激勵機制的建立從合理分組開始。“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保證小組競爭的公平性,必須做到分組合理。以學習成績為主,盡量考慮學生各方面的因素分組。如安排性格內向又不善于主動發言的學生與性格直爽又能扮演提問者的學生同組。四人一組,前排兩人,后排兩人,便于隨時合作。每小組成員分別為A、B、C、D四個層次,A是組長,學習、紀律等各方面都表現較優秀,具有較強的領導能力和組織能力,B、C是中等生,D是后進生。各小組的A、B、C、D在學習檢測中的成績基本相等,這就形成組間同質、組內異質,有利于組與組之間的公平競爭,也有利于組內成員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尤其是通過小組評價激勵機制,督促A、B、C都來關心、幫助和監督后進生D。教師在小組活動時,也特別關注D的積極
性和完成任務情況。雙重幫助促進了后進生的轉化。
組員在半學期之內穩定,每半學期我會根據成績等因素重新分組,這樣對學生
來說具有新鮮感,又保證了小組競爭的公
平性,有利于班級每位同學之間的合作,也培養了學生學會共同生活、學會對每位同學的關愛。
二、注重整體
評價中應淡化學生的個體成績,強調整體合作效果。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基本單位,小組內成員的學習水平是參差不
齊的,過多地強調小組內某位同學的表現,就失掉了合作學習的本來意義。小組劃分的實力是基本相當的,只有小組獲得成功,才是每一位組員的成功。具體在評價中應注意以下三點:
1.多一些像“這一小組的同學真團結,互相幫助這么快就弄懂了問題”“這小組的同學真不錯,全都能順利通過”一類評價小組的激勵性語言,這樣評價小組這一整體,有利于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
2.評價時面向組內的全體組員,優中差生均應兼顧,應避免組內優生包辦這一現
象,否則中差生在組內的學習將會是被動
的、消極的。
3.應盡可能地根據學習內容選取較多
的小組交流、展示,而不應是每節課總是一兩個小組把問題包辦,這樣容易扼殺其他小組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所以在展示時我采用小組自薦和教師指定相結合,給更多小組展示的機會,這樣才能調動每一個小組的積極性。
三、及時評價
每次小組活動之后教師都要及時進行總結評價,積極的評價,將不斷增強學生的參與合作意識,也使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悅。評價可以是個人評價、小組互評、教師評價。評價的內容包括小組合作中行為表現、積極性、參與度以及學生在活動中情感、態度、能力的變化。而對優勝小組進行獎勵,有利于激勵學生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獎勵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可采用口頭表揚、鼓掌祝賀、授予小組榮譽稱號等。通過獎勵使學生知道什么行為是有價值的,是能得到認可的,激發學生盡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華,開發自己的潛能,樂意為共同的學習目標而努力,從而培養學生們的合作意識,提高合作技能。
四、注意事項
小組合作的評價體系,我們要避免“三重三輕”:重個體評價輕小組評價;重學習成果評價輕合作意識、合作方法、合作技能評價;重課堂隨機評價輕定期評價等。否則小組合作將名存實亡。
以上僅是對充分發揮小組評價激勵機制的一點初探。事實證明,好的小組評價能創造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力,形成小組合力。所以如何通過發揮小組評價的激勵作用,調動小組每個成員的積極性,發揮他們最大的潛力,仍將是我們今后努力的方向。
作者單位:①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永
流中學;②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臨淄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