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課程背景下的體育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應該更加豐富,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也只有這樣,才能進行有效的體育教學。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使學生在課堂上既受到體育教育又得到能力的培養,并通過課堂教學的積極鍛煉而增進體質的不斷健康發展,掌握體育鍛煉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實現體育教學的最佳方案。下面就自己的教學經驗,談一些粗淺的看法與大家交流。
一、正確處理體育課堂教與學的關系
在體育教與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是帶著學生走向體育“三基”教育,而不應該是帶著體育“三基”教育走向學生。即把學生被動接受體育傳統的“三基”教育轉化為主動接受學生所需求的基本運動技能,學會鍛煉身體的手段和方法。
只有教師與學生處于相對協調一致的情況下,才能發揮出教學的最大效能?!叭苯逃鞘〉?,效果很差,因此教師應該認真地組織教材,積極地引導學生,啟
發他們的思維,鼓勵他們去不斷地創新和開拓,并且要隨時注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查和評價,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
二、十分關注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
對教學來說,反饋信息可使教師掌握情況,找出不足,改進教法,對學生來說則可以找到不正確的地方并及時改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高度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各種信息反饋,防止注入式教學,逐步形成教與學的雙邊溝通,不斷地對教學進行檢查、評定、修改、調整,建立全新的教學體系,使教學能始終處于更科學、合理的最佳方法和手段之中。因此,如何處理好教學中各種信息的反饋是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
三、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教學效果的好壞,除了學生的基礎和教師自身素質、教學環境、條件等因素外,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優劣對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將產生直接的重要影響。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的對象,教材、任務的不同,具體地選用一個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教法一,采用常規的順序分段教學。即從準備姿勢—擊球點—手型—觸球部位—手腳配合用力等完整技術練習進行教學。講求建立起基本正確的動力定型,以達到掌握傳球技術的目的;教法二,根據傳球技術結構、特點,采用有針對性的逆進分段組合的練習方法。即從單人自傳球教學,先體會傳球手型,隨之掌握傳球的擊球點,再結合雙人對傳球來體會腿部的登送動作,從而把整個傳球動作加以完善。通過實踐,作者認為“教法二”比“教法一”效果要好。首先,“教法二”打破了在教學手段上一貫運用的循序漸進法,給學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另外,學生很快熟悉了球性,了解了技術動作,表現出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所以說,選用一種好的教學法,將大大地節省學生的學習時間,提高教學的效率。
四、加強對所學知識的復習
每一節課,學生都要接受到一定的新的知識與新的技術,但是我們教師往往忽視了對學生復習習慣的教育,上完體育課,學生在課下沒有復習,教師也沒有布置作業,其實,這是體育教學的誤區。復習是對原有知識的鞏固、提高和升華。體育教學中,學生對動作技能、體育知識的掌握和提高,是通過教師科學的組織,學生的鍛煉實踐,在大腦皮層建立動力定型的結果。復習要注重對教材難易程度的靈活運用。復習可以在課內外進行。總之,運用復習法應以學生為主,不能簡單地重復已學過的教材,教師應根據學生已掌握的情況,提出重點、難點,有針對性地復習,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總上所述,如何提高教學效率、教學質量,使課堂教學更科學、合理,這是教學改革中歷來需要研究的課題,因為它所涉及的因素多、范圍廣,這就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探索,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文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