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由于教育資源向中心校集
中,農村小學的生源質量越來越差,學生對學習缺乏主動性,農村學校教學手段落后,課程資源短缺,教研動力不足,教師整體素質不高等一系列問題都制約了新課程的發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而數學學科的表現尤為明顯,下面就自己在工作中的實踐和認識,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作如下思考。
一、以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為著眼點
習慣會直接影響著學生智力的發展,學生一旦養成了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學生就會對數學學習感興趣,學習成績就會不斷提高。
1.養成傾聽交流、認真作業的習慣
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學習習慣的培養有時比知識技能獲得更重要。可以說良好的數學習慣是學生成績提高的法寶。
(1)教給學生傾聽的方法
①耐心細致聽完他人的發言,并領會意思。
②不隨意打斷別人的發言,補充發言要舉手。
(2)認真作業的方法
①書寫工整、格式規范。
②獨立作業、勤于檢查。
2.養成善于質疑的數學習慣
質疑是小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知識的基點,是學生積極思考數學問題的表現,更是學生創新思維發展的基石。教師應在以下幾方面教會學生質疑:
(1)新舊知識的銜接處、學習過程的困惑處質疑
(2)教學內容的重難點處(法則規律的結論處)進行質疑
(3)在概念的形成過程中、算理的推導過程中質疑
(4)動手操作的實踐中或解題思路的分析過程中進行質疑
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推動人們進行活動的內部動力,人的創造力往往起源于對事物或活動的興趣,它能有效地引發學生處于活動興奮狀態。
1.增加情感投入,熱愛學生
在教學中,教師要熱愛自己的學生,以愛心去感染他們,把師生間的距離縮短,和學生做知心朋友。小學生往往以自己的喜好去學習,他們要是喜歡這位老師就會喜歡這門課,也會用心去學。如果教師缺乏情感投入,久而久之學生學習興趣全無,成績大幅下降,課堂上的教學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2.利用好奇心理,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理,對新的事物總想弄個明白。科學家愛因斯坦在總結自己成長的經驗時說:“我沒有特別的天賦,我有的只是強烈的好奇心”。
三、提高家長的教育合作意識
由于生長在農村,加上農活較多,多數家長沒有受到太多教育,他們的教育觀念不強,他們送子女讀書,誠然是希望他們能有一個好的未來,但他們卻沒能在孩子的學習中起到實質上的促進作用。孩子常常感到無助,于是便破罐子破摔,從而更加厭惡學習。更有甚者有些家長對于孩子的成績無所謂,他們只是想讓孩子認識幾個字,會寫自己的名字,等稍稍大一些便讓其回家做農活。有的家長本身的文化素質不高,因此無法對學生進行輔導,只有任其自然。要想提高農村教學質量,應對家長進行一些實質性的培訓,讓他們認識到孩子的學習關乎孩子的未來,讓他們明白即使以后孩子做農活也要有知識,鼓勵他們轉變教育觀念,為孩子的將來主動參與學習,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增加一股必要的輔導力量。
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就是學生基礎弱,缺乏興趣和學習的責任,在情感與價值觀上,我們要激發其興趣,強調其責任,培養其習慣;在教學方法上,要注意概念的教學,注重典型例題的教學,注重基礎的訓練,注重練習的配置,使我們的教學符合農村小學生的特點和能力,使我們的教學能促進農村小學生數學學習的進步;在教學手段上,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爭取他們的配合,充分運用農村學校已配置的電教設備,拓展教學思維。我想通過對農村教育投入的力度不斷加大,通過農村教師的不斷努力,農村學校的數學教學質量一定會穩步提高。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海縣五汛鎮中心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