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須先了解體育教育的“六性”,即:集體性、表現性、競爭性、規范性、實踐性和交往性。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通過貫徹課堂常規和教材的特點,嚴密課的組織教學,處理好突出事件,發揮集體力量等,把思想品德教育貫穿體育教學之中。
一、集體性
體育教學一般在室外,活動范圍廣,內容變化多,受外界干擾大,沒有一個良好的組織規范、紀律約束,就無法進行教育。如集合、整隊、隊形、隊列變換限制在一定時間內完成的動作,以保證教學順利進行,因此要使學生明確,一個思想品德作風良好的整體是校風、班風的窗口,從而引導他們建立必要的制度,維護集體榮譽和利益,對違反集體利益、破壞集體榮譽的不良行為
及時地進行批評教育,啟發、培養學生發揚集體主義思想、精神,提倡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團結協作的共產主義思想。
二、表現性
中學生具有愛表現自己的心理特征,體育教學內容多、廣泛,在活動中一個人的思想品德、作風及內在世界狀態較易全部地體現出來。如活躍、穩健、沉著、急躁、信心、堅定、膽小懦弱、自尊心極強,勇敢頑強,知難而退、不求上進、個人主義、認真負責和敷衍了事,文明禮貌和蠻不講理,作為一個優秀的體育教師,首先要了解每一個
學生實際情況,掌握學生心理特征,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
三、競爭性
為了完成課的任務,教學中經常采用比賽的形式,充分體現出競爭性,它反映一個人的實力、意志品質和心理因素。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心理素質,進行共產主義思想品德教育。
四、規范性
在教學中,規范性可以培養組織紀律性和遵紀守法的自覺性,體育教學形式多種多樣,活動的空間廣闊,如果沒有一定的規范性和必要的限制性,就難以控制教學全過程,如課堂常規,競賽規則、規程等。用這些常規、規則作為教學、訓練的規范,使課順利進行,作為一個體育教師必須掌握多種規則,并且嚴格地執行,以培養學生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的良好習慣,在教學訓練中得到教育。
五、實踐性
體育學科區別其他學科最顯著區別之一就是學生必須使身體承受一定量的運動負荷,在學習掌握一個動作技術都要經過一個復雜的實踐過程,而教學訓練中各個不同的環節必須有相應的各種意志品質的支配才能達到最后動作的準確性、節奏性和協調性,從而達到自如化。作為體育教師應抓住體育運動競技性特征,在教學過程中密切地聯系實際,有目的地誘導學生用模范事跡結合教材特點和組織方法進行教育。
六、交往性
體育教學中,交往性表現較為突出,教學形式常采用的如集體練習、分組練習等,有個人之間,個人與集體之間,我們要求在教學訓練中,要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尊重對方,講文明禮貌,虛心向對方學習,樹立與共產主義理想相適應的上進、好學、友愛的觀念,掌握體育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打下終身體育的基礎,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使學生思想水平進一步地得到發展和提高,交往性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學體育教學應以“育人”的目標出發,堅持站在“育人”的高度備課,將“思想品德”的內容寓于整個體育教學之中,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養成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好習慣,培養獨立從事科學體育鍛煉的能力,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定的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淮安楚州上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