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威信是教師在學生中的聲望和信譽,是教師心血和汗水的結晶。它對于教師、學生和周圍的各種關系起著巨大的激勵、教育和協調作用。
什么才是真正的“威信”?古人云:“君子不重則不威。”故有許多教師“板面孔”“擺威勢”,不敢輕意露出笑容,學生上課
時,正襟危坐,那么所培養出學生將是:唯唯諾諾的“奴才”或瑣瑣碎碎的“蠢材”。他們可能善于服從、聽話、俯首稱臣,但缺乏自信、熱情、勇氣,他們的生命也會缺乏基本的活力與光澤。這樣樹立的威信是不可取的。真正的威信是“無言的召喚,無聲的命令”,能讓你的學生又敬畏又喜歡,你的影響會在某些學生身上永遠留下痕跡。
那么教師的威信從何而來呢?
一、靠高尚品德立威
古語云:智,謀之本也;德,廉之據也;德之不端,其謀拙出,其本損焉。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為規范,甚至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會起典范作用,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
“愛”,這是師德之本,陶行知先生說過:“誰不愛學生,誰就不能教育好學生。”沒有愛的教育不會是成功的教育,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要讓愛滋潤學生的心田。
當然對學生的愛要建立在嚴格的基礎上,“嚴是愛,寬是害,教師松一寸,學生松一尺”。另外在對待學生時,不能戴有色眼鏡,當你重視優等生的同時也就失去了差等生,當你覺得為照顧差等生而對優等生聽之任之的時候,你也就失去了優等生,如果一個老師認為一個成績不好的學生其他方面也差,那樣付出行動的后果就可想而知。所以我們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應時刻關心愛護學生,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隨時注意自身的道德修養,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為人師表,無私奉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這是樹立威信的基礎。
二、靠率先垂范立威
俗話說:“己不正,何以正人”。教師要以身作則、嚴以律己,謙虛謹慎、表里如一、為人楷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比如,看到教室的地上有廢紙,教師如果一聲不吭地彎腰撿起,比對學生講十遍不要亂扔紙屑的話還要好。
不要總把眼光盯在學生的缺點上,而應該時常反思自己是否做得夠不夠?現在的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大部分在情感上的挫折遠遠大于成功,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調查,孩子最怕什么?結果表明;孩子不是怕苦,也不是怕物質條件差,而是怕丟面子、失面子。是的,在中國傳統的教育模式中,學生一直是被動的知識接受器,人格、自尊受到嚴重摧殘,家長教師對學生出現的錯誤很難容忍,對學生的優點卻嚴重忽視,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早把家長、教師看成了監視者,視為自己的“敵對勢力”,哪里還有什么威信,而是威懾,帶來的只能是愈來愈烈的反抗和情感培養上的畸形。
對學生應溫文爾雅、寬嚴適度,既有激情,又很理智。每天上課要對學生、對班級充滿信心和希望,多表揚好的方面,不要一味指責學生。當自己暴跳如雷時,要強迫自己冷靜思考3分鐘后,再去處理,從而贏得學生的愛和敬。
三、靠廣博知識立威
作為一教師,知識的多少直接影響威信的高低。一位教師就是一本最好的教科書。當學生看到自己的老師滿腹經綸、談吐幽默、妙語連珠,沒有人不會不產生敬重之心的。
在教《鯨》一課時,我在黑板上畫出須鯨和齒鯨粗細、高矮不同的水柱。
師:(笑問)假如,我們在海里游泳時,看到又細又長的水柱時,要不要逃跑呀?
生:不用,因為它們不像齒鯨那么兇
猛……
師:嗯?……
生:(會意)要!它們太龐大了!
師:是呀,須鯨一頓就吃2噸的食物,你才幾噸呀?在須鯨的眼里,跟小魚一樣。(學生笑)
師:要是看到又粗又矮的水柱呢?
生:更要跑了……
生:要坐上火箭跑!(全班學生大笑)
……
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生對須鯨和齒鯨水柱特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樣幽默的出場,風趣的啟發提問,受到了學生油然而發的喜歡,心靈彼此接納,進而突現了“傳之以心,受之以意”。
四、靠寬猛相濟立威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要寬猛相濟。寬以猛為后盾,猛以寬為前提。嚴厲的批評教育和春風化雨般的談心交流是教育孩子的兩把利劍,都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寬猛相間,交互而用,賞不虛施,罰不妄加,以寬濟猛,以猛濟寬。這樣就不愁其威不立、其心不敬。
總之,教師威信的樹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千萬不能讓威信變成威懾,作為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應熱愛教育、熱愛學生,在實踐中嚴格要求、與時俱進,不斷完善自己,做一位品格高尚、尊重學生、治學嚴謹、精通專業、教學得法、讓學生愛戴、尊敬的好老師。
作者單位:福建泉州德化尚思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