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學校教育的基本培養目標是,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幫助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促進學生學會自主發展。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課堂45分鐘,向45分鐘要質量?我們需要打破一下原有的教學平衡狀態,在新課程、新理念、新教材的環境下尋求信息課堂的新境界,創設綠色課堂。
一、創設自由和諧的綠色教學氛圍,為學生發揮聰明才智提供舞臺
我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自由的空間,讓他們大膽設想、勇敢實踐。例如,在網絡中信息下載這一課的教學中,大多數學生都有一定的基礎,我給學生提出了兩個實踐中的思考題:一是如何下載一些Flash動畫;二是網絡中的廣告、不健康圖片很多,影響了我們健康上網,你能想到有什么辦法把他們屏蔽嗎?這些問題一提出,學生就很有共鳴,課堂立刻活躍起來,大家都動起了腦筋,想各種各樣的辦法去試一試。非常有利于學生積極地發揮聰明頭腦。這種自由和諧的課堂氣氛,可以激發師生雙方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為學生自主學習做好鋪墊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的最終目的是不教,只有放手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地學習和探究地學習才是我們教育的最終目標。在實踐中我總結出了以下幾點經驗:
1.生動有效的教學情境,營造主動參與的氛圍
在課堂上為使學生“需之切”,老師就得做到“胸有境,入境始于親”,這話的主旨是要運用一切可能的教學條件,積極創設教學所需要的情境,時時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性。
2.豐富多彩的學習方式,激發主動的參與熱情
課堂里學生感到興趣索然無味,不能主動參與,這個現象有很大程度在于“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單調呆板,如果采用學生樂于參與的學習方式,情況將有很大轉變。
(1)暫停手法的運用。在解決復雜任務時,教師不需要把任務一下子講完,可以先布置前面的一部分,給學生一些自由發揮的余地。下一步學生不一定會按照教師的布置去做,這樣課堂上也會有一些創新的東西,這是極為寶貴的。關鍵點留下了懸念,極大地激發了學生急于知道真實結果的欲望,因而他的參與必定是積極主動的。
(2)討論、辯論方式的恰當運用。對于一些學生認知有矛盾的話題,我們可以采用討論、辯論的學習方式,我們會發現在課堂辯論場上活躍的是學生,其主動參與性是顯而易見的,
如在新教材第一章節合理使用信息技術中《面對網絡成癮癥》這一現實而又敏感的話題。我采用學生課下收集資料,課上討論辯論的形式,使學生在激烈的思想交鋒中形成正確認識,從而正確地把握雙刃劍的內涵。正反雙方為了能夠說服對方,作充分準備,他們利用了自身對社會生活的親身體驗,并查找大量資料,辯論時有的講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故事,有的講自己的親身經歷,有的引經論典,據理力爭。正方始終堅持網絡有助于青少年開闊視野,增長知識,更新觀念,結交朋友,增進友誼;反方認為網絡傳播流毒,耽誤時間,影響學習,誤入歧途。最后評判組總結雙方的觀點,歸納出要提倡文明上網,反對粗俗用語;提倡維護網絡,反對發送病毒;要做網上的學者,不做網上的玩家;要做網絡的主人,不做網絡的奴隸等一系列觀點。
(3)個別輔導方式。每學期開學第一節課我把自己本學期的教學計劃、課時安排都告訴學生,讓他們心中有底。有一些學生電腦知識掌握的比較好,不滿足于課堂教學內容。在完成相應階段教學內容的前提下,他們可以根據各自的情況和愛好,提前向我提出學習要求。在不影響教學的情況下,我們都安排這些學生自學,實施個別輔導。另外我們組織一些對信息技術感興趣的學生成立信息技術課外小組,有計劃的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在實踐課上,主要是學生自學,遇到問題教師進行指導共同解決。這樣可以培養和正確引導學生進行主動自學,發現自身學習的障礙和缺陷。
要使學生在課堂上活躍起來,教師要給予學生表現的機會、思考的機會、選擇的機會。凡是學生能夠動手操作的,盡量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凡是學生能夠討論的,盡量讓學生自己討論;凡是學生能夠動腦思考的,盡量讓學生自己思考。
“春草年年綠”,走進綠色課堂,關注綠芽發展。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如能真正與學生一道走進綠色課堂,在綠色課堂中徜徉,課堂教學的雙邊才能充分互動,師生才能共同營造“活生生”的課堂。只有這樣,才會真正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我們教師也將真正享受到教學的樂趣與真諦!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新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