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職業高中因為學生學習沒有了升學的壓力,老師教學沒有了高考的要求,因此語文教學,尤其是作文教學,出現了學生沒興趣,教師沒方法的無奈與尷尬。長期以來,職業高中的作文課形同虛設,作文教學流于形式。在職高作文教學中,老師怎樣才能走出困境,學生怎樣才能主動寫作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下面我談幾點關于職高作文教學方面的看法:
一、聯系學生作文基礎的實際,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職高學生作為高中生的一個特殊群體,文化底子薄,也沒有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善于思考的習慣,當然更沒有下筆如有神的文化積累和寫作技巧。因此作為職高的語文教師,作文教學中必須尊重一個事實,那就是要聯系學生的作文基礎,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對職業學校的學生,老師要找準基礎、因勢利導。
對于職高作文教學,我們一開始要做到短、平、快。在模仿的基礎上進行訓練,然后再鼓勵創作,當然老師適時恰當的贊賞更為重要。克服職高學生在初中階段“沒話寫”“不會寫”“寫不好”的心理障礙,是我們語文老師在作文教學中首先必須解決的問題。為了做到這點,在高一作文教學中,我采取了增加作文訓練的次數,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突出重點,在享受成功中激發學生創作樂趣的方法。
職高新生剛入學,我常常從“自我介紹”“我的理想”“我熟悉的人”等簡單的記敘文入手,讓每個同學都有話說,讓他們覺得職高的語文課不枯燥,作文課也有興趣。結合大綱要求,我開始訓練簡單而常見的文體,例如:日記、書信、讀后感,逐漸培養他們良好的寫作習慣。隨后,我結合學生感受體驗內容的不同特點進行不同體裁的作文訓練,從敘事散文、寫景散文,到一般的議論文、說理性散文,然后運用不同體裁形式寫同一個話題,指導學生張揚個性,結合自己感受體驗進行立意、選材、謀篇布局、提煉主題,力求做到文如其人,“作文與做人”真實結合。當然我在作文批改時,也堅決杜絕流于形式,批改不能千篇一律,即使花費很多時間,也要做到恰當、客觀并且還要有針對性;使學生懂得“好作文是修改出來的”,并在修改提高的過程中樹立寫作的自信心。
二、服務學生專業的需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職高學生不重視作文,在寫作中敷衍了事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沒有認識它的有用性,不了解寫作與將來就業的關系,沒有憂患意識。有一次,當地一大酒店要從我校餐飲業和財會專業錄用學生,約好時間對學生進行面試,分配崗位。于是,我組織學生,告訴他們事先寫好自己的自薦書,根據自己的特長,爭取自己喜歡的崗位。同時,我抓住時機,把作文教學與這次實踐活動結合為一體。經過細致準備,很多學生得到了經理的重用。事后,聽經理說:“我之所以發現你們是金子,全要歸功于你們把自己介紹的好!”另外,我在平時作文課上也給學生強調專業應用文學習的重要性。比如不熟悉合同,而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護;有些單據因為書寫不合規范而失去了它的法律效力。讓他們明白寫作關系到切身利益,甚至關系到自己的前途命運。因此學生漸漸感到寫作的重要性,認識到寫作對自己專業就業的幫助,練習的主動性大大增強。
語文教師在平時教學中也不能閉門造車,要結合學生專業特點,帶領學生要參加專業實習,讓學生深入社會,具體接觸生活生產的各個細節,磨煉專業技能。例如帶領學生搞社會調查、訪問專家、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形成文字。去年我帶的高二計算機和財會兩個班,在講了調查報告后,利用五一長假,我安排學生利用假期到工廠、企業進行調查,了解他們對我們財會、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要求和需求,然后整理寫成調查報告。即將面臨畢業,就業也是學生最關心的問題。帶著我的要求學生紛紛到了自己向往的廠礦或企業,進行實地調查。假期結束后,我收到學生交回來的報告一看,真的令我欣喜:全班普遍寫得條理清楚,語言明白流暢并且內容具體、數字確切,連平時只寫一百多字的學生,也洋洋灑灑地寫了幾頁。這種方法,既能讓學生了解社會實際,從中體會學習作文的重要性,同時能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還能讓學生形成社會作文能力,增加專業知識,具備較強的就業競爭力。在作文教學中根據學生實際,結合專業命題,這樣,學生在訓練中才能有心理顯示的需要,才能寫得好。
三、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增強學生的創作欲望
著名的物理學家楊振寧說:“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貼近。”我想這里的貼近更多的應該是貼近生活。作文如果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那么我們未來的人才最多也只能是紙上談兵。常常聽語文課代表埋怨:作文收不起來。職高學生交作文,那比交錢還難!當然這也和老師布置作文的動機有關系,很多老師只是覺得一段時間了該寫作文了,至于寫什么,有些隨心所欲。報紙上、網上隨便找個熱門點的題目布置下去,不顧及學生是否熟悉這個話題,是否對這個話題敏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本來對作文就不是很感興趣的學生,再加上無話可說,寫作時的心情當然就像掉到冰窟窿一樣,漆黑一團。即使作文能如期交回來,那也得靠老師的“威逼利誘”。但是內容不是嫁接的就是復制的,或者是應付的,真的是慘不忍睹。
從事語文教學的老師都知道,學生的寫作興趣很容易產生,也很容易消失。如何讓學生把興趣保持下去呢?這就要求教師在把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起來后,還要設法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把興趣引向志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變“苦”為“樂”。
職高人才的培養應真正體現新的歷史時期職業教育朝著個性化和自主化方向發展的趨勢,強調對受教育者個性能力與全面素質的培養。突破原有的教學模式,把語文教學中的作文寫作教學和學生專業、情感、生活、就業、繼續發展緊密結合,將知識傳授和能力、素質培養融為一體,才能適應時代需要,才能真正培養與時俱進的人才。相信,只要我們職高的語文教師注重實際,改變方法,那么我們的作文課堂也會煥發生機;只要努力,我們的職高生在今后的創作中也會插上飛翔的翅膀。
作者單位:山西省陽泉市郊區職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