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小學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聽說讀寫”是中學英語教學目的所在,而其中“寫”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非一日之功可就。因此,必須把“寫”的訓練貫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日積月累,才能有所突破。下面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就英語寫作訓練談筆者的一孔之見,以拋磚引玉。
一、做好“點、線”教學,培養學生正確運用句子的能力
任何語言都有內在聯系。英語也不例外,這種聯系無非就是:詞—詞組—句子。許多學生無從下筆,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詞匯貧乏,詞組不認識,句子不會譯。要攻克這一難點,教師一方面要加強學生對記單詞的監督:另一方面要提高單詞教學的主動性、靈活性、趣味性。激發起學生想學、想記的欲望。
如何才能把詞、詞組恰到好處地運用到句子中呢?漢語中沒有時態的復雜變化,只借助于助詞“著,了,過”即可。而英語則有復雜的時態和語態變化。而時態和語態的變化則成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瓶頸。詞—詞組—句子,這三點中由于時態和語態,而不能成為一線。因此,要突破學生英語書面表達上的這個瓶頸,必須要使學生真正弄明白,掌握時態和語態的用法,做到運用自如。
二、注意英漢差異,使用正確的英語表達法
許多學生寫英文短文,都習慣用漢語去思考。結果寫出來的句子,讀起來很拗口,句意生硬,令人費解。其原因就在于學生不明白英漢兩種語言表達上的差異。
1.忽視英語介詞遠比漢語介詞活躍這一特性,用錯動詞短語、介詞短語等一些固定搭配
2.常忽視漢語中沒有和英語冠詞相對應的詞語這一特性,常常在使用英語冠詞方面缺乏良好的意識和習慣
3.忽視英語中的一致現象
包括動詞與其主語的一致,稱謂的一
致,主從句中時態的一致等。
4.忽視英語中的平行結構現象
平行結構中常借助于并列連詞and,or等。
5.由于文化差異,表達方式不同
漢語說:強壯如牛。而英語說:as strong as a horse。漢語稱妻子“糟糠”而英語中則昵稱“better half”。
這些差異只有通過不斷的積累,才能在實際運用中應用的恰到好處。英語寫作才能更規范,更標準,更符合英美人的表達習慣。
三、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熟悉文體格式,是提高英語寫作的必備條件
習作就像蓋房子一樣,有了材料,要把這些材料以一定的形式堆放在一起才能形成房屋。如何把句子組合到一起,就成了寫作成敗的關鍵所在。要想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
四、運用適當的訓練方法
寫作和任何形式的知識技能一樣都是可以通過課堂訓練加以提高的。筆者在這方面做了如下幾方面的嘗試:
1.消除學生對英語寫作的恐懼感
很多學生由于種種原因,非常怕英文寫作,總覺得自己水平不到,能力不夠,缺乏自信心。為了避免學生的這種恐懼感,在教學中,筆者從來不搞疲勞戰術,始終按照學生的實際能力去安排教學進度,并在寫作題材安排上注意難易適度。
2.訓練方法的有效性、生動性
要克服消除學生寫作的恐懼感,訓練方法的有效性和生動性是非常必要的,筆者在訓練寫作時,很少給學生完整的范文。如果經常給學生范文,很容易讓學生產生依賴性,不愿意自己動手去寫。而是等著老師念范文,自己去背。長此以往學生肯定會背煩的,背煩了就更不愿去寫了。為了避免發生這種現象,筆者要求學生上黑板上去寫,然后加以評改。評改時,一個句子可以多給學生幾種表達方式,使學生有選擇,增加了寫作材料的廣度。
3.多鼓勵,多表揚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要想教學有效果,必須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因此在寫作教學中,老師切忌說:“你寫得不行”,而是應該說:“好,這個句子用得好”。教師對學生的肯定,會使他們更有信心去寫、去練。有了這種主動性,寫作這一教學難題也就迎刃
而解了。
作者單位:遼寧省莊河市第四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