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先是分析了當前詩詞鑒賞教學中存在的一些現實問題和具體解決辦法,比如教師雖然努力教學,但學生學習效果收效甚微;學習與考試的脫節等。
關鍵詞:詩詞鑒賞 閱讀 高考
高中語文大綱中鑒賞的要求是:初步鑒賞文學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啟迪。詩詞鑒賞知識是高中語文教學內容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語文教師比較費勁的教學內容,學生掌握起來也很困難。但是詩詞知識又非常重要,因為我國古代有著數量十分龐大的詩詞作品,而正是由于如此的豐富,以至于當我們面對這座知識寶庫的時候,我們教師往往是力不從心、望洋興嘆、發發感慨。教師尚且如此難以把握,何況學生呢?
從筆者的教學實踐經驗上看,我認為目前詩詞鑒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學生的知識儲備不足,教師無法傳授給學生鑒賞詩詞的一般規律;詩詞鑒賞教學與高考試題脫節,即學習容易考試卻難;教師在詩詞教學過程中,重表象、輕感悟,重解釋、輕鑒賞。下面就如何面對這些問題展開討論。
同一首詩,在不同人看來會有不同的鑒賞。雖然詩詞鑒賞是很自我的行為,但如果我們只注意個人因素而產生的鑒賞差異,就得出詩詞鑒賞沒有共同的規律,也不合適。對于循規蹈矩的學生和年逾古稀的教授專家而言,他們眼前的一首詩詞所傳達的信息是不同的,也因為這種不同的存在所以很多人在解讀詩詞時不過是跟著自己的感覺、依據自己的所知信馬由韁地進行詩詞鑒賞。
目前高考涉及于語言、修辭、表現手法、情感世界、社會生活、民族精神等不同層次的考點。因此得出從語言到情感,再從詩人到社會的一個鑒賞路線。但是涉及面又廣而泛,因此,我們不能僅受助于高考的復習資料百科全書式的總結。就算學生機械式背會了所有的詩詞及知識點,也難以進行鑒賞,因為它太活了。
詩詞教學對于語文教師的知識儲備和能力展示要求頗高。講解詩詞的開端,要介紹一些背景方面的知識,但是往往教師的指導也含糊其辭,無法正確展現。因為教師本身對詩詞鑒賞也不甚了解,錯誤地把詩詞知識當作了詩詞鑒賞方法,教師一味地灌輸給學生詩詞知識,而不是鑒賞知識。
究竟如何鑒賞一首古詩詞呢?鑒賞一首古詩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聯系作者的生活經歷理解詩詞的主旨
這要求我們了解作家的生平經歷,政治主張,人生理想以及個人際遇等。這樣在理解詩詞含義時不至于空穴來風。
二、聯系時代背景理解詩詞的意境
不同時代、社會及不同的社會關系構成詩詞不同的寫作背景。學生只有把詩人及其作品放到詩人時代背景去鑒賞,才可能領會到詩詞的美妙。
三、聯系作者一貫的寫作風格理解詩詞的表現手法和韻味
每個作者的寫作風格不盡相同,理解和鑒賞的結果也將互不相同,詩人的寫作風格也是詩人的社會理想與精神追求的表現。
四、聯系詩詞本身的特點分析領悟詩詞的內蘊
要理解詩句的含義,就要仔細品讀,逐字推敲,字字珠璣,慢慢把握全詩的主旨和寫作特點。教師可以通過把握意象、弄清用典、注意煉字、把握詩眼等手段來剖析詩歌。
總而言之,詩詞鑒賞教學不能一蹴而就,一口吃成胖子,它與寫作教學一樣,需要平時的多練習、多儲備,逐步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通過對中國古典詩詞的大量閱讀,掌握牢固的詩詞鑒賞功底,既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又能提高自己的素質和文學修養。
作者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縣贛馬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