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面對職高學生數學水平普遍低的現狀,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以學生為主體,改變教學心態,采取適合職高學生的教學方法,提高職高學生的數學水平,改善職高數學教學現狀。
關鍵詞:職高 數學 教學
職業高中數學課作為一門工具課,是為專業課服務的,學生數學基礎差,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毫無興趣,這對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就這些年的教學,我談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職高數學老師在平時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是個不容忽視的環節。數學老師可以先放低要求,從簡單著手,針對不同學生的基礎,設計數學問題的梯度和難度。在舉例題時,最好多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變式題,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讓學生覺得“我也能行”。哪怕是那么一點點進步,教師也要抓住機會對學生取得的成績和進步及時給予鼓勵,以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使他們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有所收獲。要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達到的,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數學教師細心的觀察和引導,在備課和課堂中運用適合職高學生的方法,不斷嘗試并總結經驗。
二、體現職高學生學習數學的主體
地位
由于職高學生的數學基礎較差,若在教學中用同一把尺度,就會讓基礎好的學生吃不飽,基礎差的學生吃不消,因此在教學中不能“一刀切”,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分層教學,力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1.備課中制訂不同程度的教學目標,把學生分成優、中、差三個層次,不同層次的學生作不同的學習要求:基礎差的學生適當降低起點,力求學會最基礎的知識,并逐步掌握基礎知識能靈活運用;對中等學生要求在“熟”字上下工夫,對所學知識具有分析歸納的能力和應用的能力;對優等生要求深刻理解,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知識,啟迪思維,培養創造能力,發展個性特長。有了備課時的準備,對學生分層教學,學生的信心就會增加。
2.在授課過程中有“難、中、易”層次的問題,在提問時,基礎題鼓勵差生回答,中等生補充,讓優等生做適當的評價;中等題讓中等生回答,優等生補充,由教師作評價,再讓差生繼續回答;難題讓大家討論,由優等生回答。這樣全班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各抒己見,互相啟發,互相補充,達到互相推進,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在平時教學中,教師適當引導是有必要的,但更要留有足夠時間讓學生獨自思考并完成一些問題,哪怕是一點也總比“不經思考的接受”來的更有效果。學生只有通過觀察、思考、討論等形式參與知識形成發展的全過程,才能從中提煉出數學思想,形成數學方法,激發學習數學的主觀能動性,真正體現自己的主體地位。
三、創造和諧的師生關系,改變教師教學心態
教師教學水平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作為數學教師,我們不僅教書還要育人,當學生遇到學習困難時,要多與他們溝通,多鼓勵,幫助找原因、找方法,學會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創造和諧的師生關系。“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作為青春期的高職生也自然會理解教師的一番心意,在學習數學上,也會自然而然地接受老師的引導,不論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后,他們會變得非常積極,甚至會主動找老師探討問題。師生關系做好了,對教學效果能有更好的促進作用,因為多數學生對自己喜愛的老師所任教的課相對重視些。
同時,作為職高數學教師應勇于面對現實,不能抱怨我們的學生數學基礎差。學生初中上來的基礎已成定局,要想改變學生數學狀況,唯一先要改變的是教師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從而影響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逐步提高學生數學成績。
四、加強課外輔導,重啟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課外輔導是課堂教學的補充,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通過課堂提問、作業批
閱、學生提問等多種手段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及時給予不同的幫助和指點。根據學生的情況,可采取啟發式、指導式,或是個別輔導,讓他們在較短時間內掌握基礎知識,如對差生出現基礎性的問題,應幫助其復習學過的舊知識舉淺顯易懂的例子,使舊知識自然過渡到新知識;對中上層學生出現一般問題,一般不去直接講解,而是多進行啟發,做到點到為止,盡量讓學生自己領悟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課外練習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必不可少的環節,它既可以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又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外練習布置的如何也直接關系到職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數學成績。我們要讓課外練習發揮出最大的效益,布置課外練習要體現課堂教學應達到的教學目標。
作為職業學校的學生,更多的知識是靠自己自學完成的。在數學教學中,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心理素質,以掌握的數學知識為基礎,給予正確的學習方法的指導,介紹有效的學習經驗,讓學生會思考,善于思考,養成自學習慣,培養自學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靖江職業高級中學